《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286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前沿》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指导教师

张所信(教授)

2011年10月

论文中文摘要

摘要:

讨论了萃取精馏技术及其在分离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介绍了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与操作类型、溶剂的物理特性与筛选方法,同时列举了萃取精馏技术在一些物系分离中的应用前沿研究。

关键词:

萃取精馏;

溶剂筛选;

前沿

期末论文外文摘要

Abstract:

Extractivedistillationandit’sapplicationinseparationprocessarereviewed.Thebasicprinciples,solventpropertiesandsolventscreeningofextractivedistillationareintroduced.Somemixturesseparatedbyextractivedistillationarelisted.

Keywords:

extractivedistillation;

solventscreening;

applicationinfront

1、萃取精馏原理

在基本有机化工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比较接近,组分之间也存在形成共沸物的可能性。

若采用普通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将很困难,或者不可能。

对于这类物系,可以采用特殊精馏方法,向被分离物系中加入第三种组分,改变被分离组分的活度系数,增加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果加入的溶剂与原系统中的一些轻组分形成最低共沸物,溶剂与轻组分将以共沸物形式从塔顶蒸出,塔底得到重组分,这种操作称为共沸精馏;

如果加入的溶剂不与原系统中的任一组分形成共沸物,其沸点又较任一组分的沸点高,溶剂与重组分将随釜液离开精馏塔,塔顶得到轻组分,这种操作称为萃取精馏[1]。

本文着重介绍萃取精馏及其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2、萃取精馏的分类

萃取精馏按照其操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即连续萃取精馏和间歇萃取精馏。

2.1连续萃取精馏

连续萃取精溜过程中,进料、溶剂的加入及回收都是连续的。

连续萃取精馏一般采用双塔操作,第一个塔是萃取精馏塔,被分离的物料由塔的中部连续进入塔内,而溶剂则在靠近塔顶的部位连续加人。

在萃取精馏塔内易挥发组分由塔顶馏出,而难挥发组分和溶剂由塔底馏出并进入溶剂回收塔。

在溶剂回收塔内,可使难挥发组分与溶剂得到分离,难挥发组分由塔顶馏出,而溶剂由塔底馏出并循环回送至萃取精馏塔。

2.2间歇萃取精馏

间歇萃取精馏[2]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方向,由于间歇萃取精馏具有间歇精馏和萃取精馏的优点,近年来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

间歇萃取精馏比连续萃取精馏复杂得多,其流程及操作方法与连续萃取精馏不同。

间歇萃取精馏的操作步骤如下:

不加溶剂进行全回流操作;

加溶剂进行全回流操作;

加溶剂进行有限回流比操作;

有限回流操作,停止向萃取精馏塔加溶剂。

恒塔顶组成操作包括3种方法:

(1)溶剂的进料速率保持不变,改变回流比;

(2)保持回流比恒定,改变溶剂的进料速率,此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

(3)同时改变回流比和溶剂进料速率。

3、萃取精馏溶剂筛选

3.1、溶剂筛选原理及物理特性

溶剂的选择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首要的当然是溶剂的选择性,使组分1和2间的相对挥发度按希望的方向改变,并尽可能大;

其次必须考虑溶剂易于再生,即与原料液中的组分具有一定的沸点差,不形成恒沸物,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塔中不会发生分解或聚合等;

此外,溶剂的价格、来源、粘度、毒性、腐蚀性以及原料液中各组分在其中的溶解度等均需全面考虑。

其中,尤厄尔(Ewell)等的液体分类法、从同系物选择等一些定性考虑法则,对初步筛选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

3.2、溶剂筛选方法

目前萃取精馏溶剂筛选的方法有实验法、数据库查询法、经验值方法、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法(CAMD)等[4]。

用实验法筛选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但是实验耗费较大,实验周期较长。

实验法有直接法、沸点仪法、色谱法、气提法等。

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结合使用,以缩短接近目标溶剂的时间。

溶剂筛选的一般过程为:

经验分析、理论指导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验证等。

若文献资料和数据不全,则只有采取最基本的实验方法,或者采取颇具应用前景的计算机优化方法以寻求最佳溶剂。

4、萃取精馏的应用及分离前沿实例

萃取精馏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芳烃及其衍生物[5];

(2)烷烃和烯烃[6];

(3)醇和酯;

(4)有机酸;

(5)有机化合物和水;

(6)无机酸和水。

4.1、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乙酸乙酯(EA)纯物质为有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快干性,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作为溶剂用于人造革、涂料、油漆和合成橡胶等产品中;

也作为调香剂组分成为水果香精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

目前我国EA生产均采用传统的乙酸乙醇酯化法,但企业规模偏小,原料单耗高,且存在硫酸的强腐蚀、副反应多、副产物处理困难等缺点。

对于EA和乙醇的萃取精馏分离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萃取分离方法有液液萃取、加盐萃取、复合萃取精馏(不同萃取剂在不同位置进料)及超临界萃取技术等。

沈阳化工大学的张志刚等[7]通过减压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装置,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萃取剂,对乙酸乙酯和乙醇二元共沸物系的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了操作参数中操作压强、回流比(体积比)、溶剂比(体积比)对分离过程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减小压强、提高回流比和溶剂比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强分离效果,实验得出减压操作情况下的间歇萃取精馏的较佳分离条件:

操作压力为10kPa,回流比为3,溶剂比为1,产品中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97%以上。

通过分析超重力精馏过程和流体在超重力装置内的流动状态,提出了超重力精馏过程的传质机理;

提出了超重力精馏过程的传质单元是液膜;

超重力精馏过程强化的主要原因是超重力精馏过程克服了双膜理论、渗透理论与表面更新理论中的瓶颈,传质过程得到强化。

4.2、萃取精馏分离苯-环己烷

苯和环己烷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且作为重要溶剂被广泛应用。

但它们沸点接近(相差仅0.61℃),相对挥发度小,它们的混合物用一般精馏方法难以分离。

工业中常用恒沸精馏等方式进行分离。

但萃取剂的加入,使体系变量增多,物系间的平衡关系更加复杂化,且多数体系严重偏离理想物系,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较为困难。

化工过程模拟以工艺过程的机理模型为基础,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手段,对化工过程进行热量、物料衡算、能量分析、装置尺寸和费用计算,比实验研究更为方便且结果可靠。

师源等[8]使用化工过程模拟系统PRO/Ⅱ对苯-环己烷萃取精馏分离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研究。

采用双塔联用工艺,对萃取剂(以糠醛为萃取剂)种类、萃取剂用量、温度、加入位置,原料液进料温度、进料位置,两塔的总理论板数分别进行了优化。

模拟所得萃取塔(塔1)操作参数为:

塔顶压力101.33kPa、理论塔板数35块、进料板为第25块塔板(从塔顶计数,下同)、糠醛进料板为第7块塔板;

精馏塔(塔2)操作参数为:

塔顶压力101.33kPa、理论塔板数10块、进料板为第6块塔板。

环己烷产品纯度(摩尔分率)可达0.9953、苯产品纯度(摩尔分率)可达0.9890、循环萃取剂中糠醛的摩尔分率为0.9985,可在较少补充糠醛的情况下,达到理想分离的效果。

4.3、萃取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与甲醇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无色、带有芳香气味的可燃性液体,沸点为90.1℃,熔点为4℃,密度为1.0718g/mL,闪点为18℃,相对分子质量为90.07,折光率为1.366,微溶于水,可与醇、醚、酮等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混溶,对金属无腐蚀性。

甲醇(ME)与尿素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具有原料价廉、易得的优点,特别是反应中无水生成,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合成方法。

但是,该过程由于使用了过量的甲醇,在合成中形成了碳酸二甲酯和甲醇的共沸物(其质量比是30∶70),共沸温度为63.15℃,分离困难。

萃取精馏法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在操作、安全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对萃取精馏的实现有重要影响,报道较多的萃取剂有氯苯、邻二甲苯、水、糠醛、草酸二甲酯等。

南京工业大学李杨等[9]采用过程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选用碳酸乙烯酯作萃取剂,采取间歇萃取精馏的方法研究回流比、萃取剂进料温度等对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恒沸物的影响。

萃取精馏段回流比为0.8~1.2;

最佳溶剂进料温度为64.5℃,溶剂进料量与共沸物的最佳摩尔比在1.85~1.95。

西安交通大学翟小伟等[10]在对三塔萃取精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邻二甲苯为萃取剂,两塔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萃取精馏新流程。

考察了进料配比、回流比等操作参数对萃取精馏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共沸和非共沸两种进料方式,考察了三塔体系和两塔体系在操作条件和分离性能上的差异。

而张立庆等[11]根据萃取精馏原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乙苯为萃取剂,单圈玻璃为填料,回流比控制在7

∶1,萃取剂滴加速率为6ml/min,萃取剂配比为5∶1。

以此工艺路线分离所得的碳酸二甲酯纯度为99.99%。

由此可见,对待同一组恒沸物系,要根据各自的操作方式,选取的萃取剂,确定相应的操作温度、回流比、物系摩尔比,最终实现分离过程优化,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4.4、萃取精馏分离四氢呋喃-水

四氢呋喃(THF)[12]是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由于具有溶解速度快、对树脂表面和内部的渗透扩散性能快等特性得到广泛的应用,在Grignard反应、LiAIH4还原缩合反应、酯化反应中均是可用溶剂。

THF还是制造丁二烯、锦纶、聚丁二醇醚、C丁内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氢噻吩等的中间体。

现在国内外生产THF的工艺一般是呋喃加氢、Reppe法(即乙炔加氢法)、马来酸酐加氢法、丁二烯乙酰氧化法和丁二烯氮化法。

但反应产物经过精馏之后的粗产品中存有少量的水等杂质,但由于THF与水能形成恒沸物,其组成为81.7%,沸点为65℃,所以用普通精馏很难达到进一步纯化的目的。

张光旭等[13]用Wang和Henke泡点法对宽沸点体系的萃取精馏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在塔板数为12块、泡点进料并满足塔顶产品含量大于99.5%的情况下,进料位置为第8块、溶剂比为1、回流比为1.5塔顶产品的采出量为0.5mol/s时,该萃取精馏的状况较好。

4.5、萃取精馏分离甲乙酮-水

甲乙酮(简称MEK)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对各种纤维素、合成树脂、油脂的溶解能力均很强,常用作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的溶剂。

甲乙酮在酮苯脱蜡、涂料、粘接剂、磁带、印刷油墨、化工等领域用途也非常广泛。

在甲乙酮生产提纯过程中,水是主要的杂质,必须分离除去。

但由于甲乙酮与水低温下部分互溶,蒸馏时又形成恒沸物,给甲乙酮-水体系的分离带来了困难。

目前工业上对其分离一般采用共沸精馏的方法,即利用甲乙酮-水共沸组成和部分互溶物中含水量的差别,先共沸精馏脱水,再冷凝分层后有机相回流,要达到分离目的往往需要的回流量很大,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