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2604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温作业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

37.5C,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1.2.2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

38.5C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

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

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

内可恢复正常;

1.2.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

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C以上。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2.1可能发生的季节夏季、秋季或高温作业间。

1.2.2造成的危害程度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是黄色、橙色、红色,级别依次增加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

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C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C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C以上。

1.3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

1.3.1先兆中暑:

为H级应急预案

1.3.2轻度中暑:

1.3.3重度中暑:

为I级应急预案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

车间主任

副组长:

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

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并对装置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检修。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

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

3应急处置

3.1预防与预警

3.1.I各科室、车间根据气象预报信息,按照早预想、早通报、早布置的原则,开展好高温中暑人身伤害相关风险的分析、评估,适时启动预警。

3.1.2高温预警分三个标准,35C以上为三级黄色预警,37C以上为二级橙色预警,40C以上为一级红色预警。

3.1.3预警命令由厂生产调度发布,报请公司领导批准后发布。

提醒企业职工做好个人防护

3.2预警行动

3.2.1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3.2.2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

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预案。

启动现场处置预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3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

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

救援预案。

图二:

事故报告流程

3.3应急响应

331H级应急预案

3.3.1.1迅速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3.3.1.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若中暑者能饮水时,可给中暑者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

3.3.1.3中暑者呼吸困难时,应进行人工口对口呼吸。

3.3.1.4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331.5危急状态消除由组长或副组长宣布H级应急行动结束。

3.3.1.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现场工作是否继续。

3.3.2I级应急预案

3.3.2.1将所有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医护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开展施救。

3.3.2.2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确保设备机组安全运行。

3.3.2.3通知有关科室、车间、班组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3.3.2.4病情严重者立即安排或联系车辆,并由医护人员边抢救

边护送至医院。

必要时可拨打XXX急救。

3.3.2.5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决定是否组织对该工作场所的人员进行疏散。

3.3.2.6必要时汇报集团公司要求进行协调处理。

3.3.2.7危急状态消除,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3.3.2.8做好事故后的善后工作.

3.4应急处置措施

3.4.1应在高温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

3.4.2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应及时购置和发放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等物品。

3.4.3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对各有关工作场所通风降温设施的配置和完善。

3.4.4车间负责人通知所有现场人员,无特殊紧急情况尽量减少外出。

3.4.5.内外操加强对话,以防出现意外。

3.5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3.5.1报警内容

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如下情况: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受伤情况、波及范围、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

3.5.2报警电话

生产部调度室:

XXX车间主任:

XXX

车间安全员:

XXX急救电话:

XXX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

4注意事项

4.1监控与预防

4.1.1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职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

4.1.2夏季前做好各生产场所、值班室、办公室空调、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4.1.3在夏季高温作业中,调整作业时间,提供合适的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发放要及时到位,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4.1.4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

4.1.5在夏季高温期间,有关科室管理人员定期到生产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关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附件1:

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姓名

职务

电话

XX车间

XXX年1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