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227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

是中国与盟军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事例,但是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时,由于中英美三方在指挥体系,作战方式,后勤保障上没有完全的协调,虽然取得了相当的佳绩,如:

被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将军领导的新编三十八师取得奇迹般的仁安羌大捷,戴安澜将军率领全机械化的200师在同古同日军进行了殊死阻击,中英两军集结赢得了时间。

但最后也难逃失败的结局,中国军队败走野人山。

损失惨重,另一部分中国军队撤入印度进行休整。

这次远征的失败导致滇缅公路被切断,由于驼峰航线的代价过高,于是又组织第二次远征军,在印度兰姆伽的中国军队在美国的援助下组建了全副美式装备的新编第1军和第6军,他们和国内的远征军先后在缅甸实行战略大反攻,打通了中印公路,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大战经历三年零三个月,公投入兵力40万,伤亡20万,中国军队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关键词:

中国远征军史迪威公路同古战役世界影响

一、前言

60多年前的8月是一段令全体中国人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岁月,经过无数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终于迎来这一历史行的时刻——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广播投降诏书,9月9日日本方面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这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弱走向振兴的起点。

第一,中国抗战改变了近代西方列强联手制华的不利局面,创造了与世界大国联手制日的有利国际环境,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与进步势力崛起开辟了道路,是中国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的开端

(1)。

因此抗日战争是中国学术界极为重视的研究领域,现今为止有关抗日战争的通史和专题层出不穷,从抗日战争的层面而论,滇缅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着关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军队与盟军进行合作的光辉典范,它阻止了德日的会师,保护了英殖民地的安全,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重要影响,其作用不亚于诺曼底登陆,研究它可以缅怀先烈们的英灵,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和谐的处理国际环境,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某些原因国内外著名学者都没有在他们的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通史以及专史的著作中,一般都没有对中国远征军的史事和影响意义作以长篇的论述,普通的历史读者更是对这段本该令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知之甚少。

所以,当六十年后的今天,亲身经历战争的战争与伤痛的人越来越少,当和平与发展的成为时代主题的时候,对那段历史回顾与反思尤为重要。

沉着应战,顽强抵抗,戴安澜立下遗嘱,誓与同古城共存亡,后来日本第五十六师团赶到,合力迅速攻破200师防线,杜聿明火速令新22师增援,新二十二师奋勇杀出一条血路后,此时,200师已伤亡过半,元气大伤,历时12天的同古保卫战以中国军队的主动撤出而宣告结束,中日双方都在各自首都发布战报,双方舆论更是沸沸扬扬,国人更是欢欣鼓舞,事实上双方损失基本相等。

200师主动撤出并没有影响缅甸整体战局,反而为后续部队集结赢得了时间,中英军队完全完成了布防,当时联军的兵力超过20万,日本三个师团近十万兵力,联军完全有可能反败为胜,但到紧要关头,西线英军又出了问题,四月中旬日军第33师团一万多人迅速包围了西线仁安羌七千多英军和大量家属和随军记者,当时这支军队的统帅是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中统帅英军的亚历山大,这位擅长指挥撤退的将军多次组织撤退均无效果,并且伤亡惨重滋生了投降心理,四月十六日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率领一个团一千三百多人赶往仁安羌解围,孙将军大施障眼法用八十多辆军车,在远远的地方拖着树枝到处跑,弄得尘土飞扬,又把汽油洒在地上烧成火光,日本人一看这么大阵势吓坏了,孙将军率人在装甲车的掩护下,突然向日本人的征地发起猛攻,防线很快被撕开一条口子,英军很快撤出,去的著名的仁安羌大捷,仁安羌战役后联军已毫无斗志,尤其是英军在与日本人的战斗中,一败再败,英国人的逃跑最终使蒋介石精心拟定的曼德勒会战化为泡影,中国军队也被迫撤退,准备退向靠近中国的腊戌,在此重点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后退中远征军屡遭伏击,200师师长戴安澜被子弹打穿胸膛,身负重伤,整个部队出征时的意气风发当然无存,一种悲凉情怀开始蔓延。

就在远征军冲忙奔向腊戌时,日寇第56师团的坦克部队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长途奔袭,几个小时便攻占腊戌,当时腊戌的中国守军蜂拥逃向国内,在腊戌堆积如山的美国援华物质远不落入敌手,这时,英军则不顾一切向印缅边境撤退,自此中英联军彻底瓦解。

密支那是缅北最大的城市,向东100多公里就可以进入中国,向南有铁路与曼德勒相连,可谓是中国军队最后逃亡之地,腊戌被攻占半个月后,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坦克部队再次赶在中国军队的前面,一举拿下防守空虚的密支那,等中国军队赶到时,远征军彻底绝望了,但以蜂拥而至的六万多将士与一万多密支那日军尚有一拼,肯定有突围回国的希望,但接二连三的失败使毫无斗志的远征军统帅杜聿明,做出了致命的决定,翻越野人山,野人山是连绵几千公里的崇山峻岭,此地瘴气重生,毒虫猛兽更是横行,除了些土著居民,那更是寥无人烟,杜聿明率领几万大军进入野人山后,因找不到合适的向导很快失去方向,不久军粮吃完后,部队马上陷入饥荒,而且还有很多人因饥饿和疾病死去。

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资料,中国远征军入缅参展有十万多人,伤亡六万一千多人,其中5万多人死在野人山(4)。

幸运的是,后来有一架美军巡逻机发现了这只绝望的中国军队,于是派运输机投下大量的药品,食物和服装,还空投了几个联络官,使这些历经苦难的远征军将士,终于走出了噩梦般的野人山。

与远征军大部队不同的是,孙立人领导的新38师否定了翻越野人山的计划,在征得史迪威的同意后,撤往印度从而避免了大量伤亡,保存了反攻实力。

第二个阶段滇缅大反攻和滇缅印公路的打通

第一次远征军的失败并没有挫伤中国人民的信心,鉴于缅甸的战略地位和驼峰航线的大量伤亡,盟军决定尽快实行反攻,重新打通滇缅公路,1943年2月设立远征军司令部严阵以待,同时从国内空运三个师的兵力到印度加强中国驻印军的力量,经过半年的集训,中国驻印军整训完毕,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部队,其攻防能力和机动能力首次超过日军。

1944年我驻印军猛虎出山,拉开盟军反攻序幕,剑锋指处,所向披靡,轻取新平洋,速占太柏加,孟关等据点。

接着突破监布班山口,攻入猛拱河谷,夺取沙杜渚和猛拱等重镇,八月初密支那被攻破。

自从驻印军开出兰姆加训练营后,连续作战,屡克强敌,这是日军做梦也没想到的,同时中国国内的远征军从怒江沿线发起了反攻,发起了较为惨烈的腾龙大会战,在付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胜利攻克腾冲,龙陵,松山,1944年底,夺取缅北密支那的驻印军和取得腾龙会战的国内远征军分头向畹町推进,这年十二月中旬,驻印军攻占八莫,一个月后占领南坎,同时国内远征军沿着滇缅路猛攻,终于于1945年1月28日两支中国劲旅在缅甸的芒友会师,整个缅北滇西反攻取得全面胜利。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于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于人

三、中国人民坚韧耐劳的完美展示——滇缅公路

3.1六十多年前的抗战能坚持到胜利的一天,无疑与每一个中国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分不开。

人们无法想像,没有滇缅公路,中国的抗战会走向何方,铁血的远征军将士正式为了这条公抛头颅,洒热血,有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这条路的畅通,日本人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路修通的那天。

更不会相信在这个路况最复杂的山区,在严重缺乏机械和施工技术的情况下,20万中国劳工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的双手开凿出了一条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公路。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部的工业区,几乎全部海港落入敌手,1937年11月20日后占领,接着攻占苏杭,首都南京危在旦夕,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消息一经传出,举国悲痛,全国人民发誓永不屈服,抗战到底,此时仅剩的滇越铁路被日军占领,滇缅公路一时成为全国的重点。

1938年滇缅公路总工程处成立,随后进行紧急的测绘工作,据当年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谭伯英回忆“勘测工作始终是由不到三十个人进行并完成的,仅有的测量工具是普通的酒精水准仪,由于时间紧迫,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做详细的地形图,或返回办公室去研究和核对,白天工作完后,晚上加班测绘图的描绘常常是在老百姓的茅房里,在油灯微弱的,时隐时现的灯光下完成的”(5)。

由于公路要经过的地方百分之八十都是崇山峻岭,勘测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没有人知道他们一路上跌倒过多少次,多少次遭到猛兽的袭击

3.2勘测的辛苦远不及修路人的艰辛,对于他们只能用一个“前仆后继”来形容,云南边境湿热多瘴气。

修路人一旦经过这些瘴气就容易被带疟疾的蚊虫叮咬,叮咬后人们就容易出现发抖发烧,贫血的症状,然后就死掉了,一批人倒下,另一批人又顶上,这样修路群众不断更替,而公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原滇缅公路工程师娄性回忆“怒江,芒市这些低洼的地方都有瘴气……,一批人倒下,又换另一批人,死的人太多了,我们测量的容易死,民工更容易死”(6)。

尽管死亡率很高,但工程从未停息过在云南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青壮年大都已开赴中原抗战,能替补的只能是那些老弱妇孺,彝族老人字朝选曾是这只劳动大军的一员,那年他才八岁,一天寨子里的头人说政府要在山那头修路,每一家都要出一个劳动力去帮忙,他家就让他和他哥哥去了,按照当时的规定两个小孩就可以顶一个壮年(7)。

就这帮20万的老弱大军用他们的双手代替了许多大型机械,在当年妇女和孩子捶石头的场面是极其普遍。

石头捶出来后,铺在地上需要用压路机压平,在1938年的上半年,滇缅公路上是绝大部分没有压路机的,就只有用大石碾子来代替,这石碾子有三四吨重还要到高山采石场去采,然后把他运到公路上,上坡好办,下坡时石碾子容易冲下坡去,有些劳工因躲闪不及而被压死(8)。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20万各族劳工用他们的鲜血铺成了一条抗战的输血管,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两三千劳工长眠与此地,在各族劳工的紧要关头,在那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的默默牺牲与奉献应永远被我们所铭记。

四、远征军的顽强战斗,扬威异域

为了滇缅公路,为了保卫大后方,中国派出了但是最精锐的部队两次入缅。

在异邦打败了侵略者,胜利归国,在当时积贫积弱的国情下,中国军队在世界各大国面前展现了其英勇的雄风,这代中国近代史上是空前的,它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9)。

1942年3月的同古会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当时,与同古中国守军对垒的是日本第55师团,拥有两万三千多人和强大的重火力,而200师只有八千多人,重装备还在腊戌(10)。

就在此力量悬殊的情况下,200师师长戴安澜临危不乱,沉着指挥迎战,200师全体官兵更是没有丝毫的胆怯,团结一致顽强抵抗,特别是在28日的激战中,尤为惨烈,敌人在同古以北的要点构筑工事企图一部对叶达西方面采取守势,自己我援军新22师,集中主力消灭200师并放射糜烂性毒气,敌我反复冲杀,我军伤虽重,但士气旺盛,是夜11时,戴师长坐镇桥东司令部,恰逢由同古东南迂回的敌军越过色当何来袭,与第599团第三营特务连发生混战,激战至29日拂晓后,即与城内部队通讯中断,同古城内我守军步兵指挥官郑庭听到桥东战斗激烈,立即派589团一部对敌东西夹攻,午后,即与特务连取得联系(11),至29日,新22师仍与敌人鏖战与南阳车站,第96师被阻击于彬文那附近,为了避免大量伤亡,杜聿明果断令200师撤退,自此200师与敌激战十二天,使敌55师团毫无推进,这种以少胜多的阻击在中国抗战以来十分罕见

同古保卫战,中国军队以一师之数,孤军深入缅南与由空军支援且数倍于己的敌人,激烈较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