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224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

(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

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5.机会成本:

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序数效用论: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7.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实际成交的价格与其愿意生产的价格之差,是生产者从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最大收益。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他们所要求的最小利益的数量。

从图形分析的角度看,它等于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之下的那块三角形的面积。

8.准租金:

准租金是指供给数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收益。

租金:

租金是指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简答

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1)消费者偏好程度。

偏好越大,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2)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可替代程度越大,则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的用途越广泛,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越重要弹性越小。

(5)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比重越大,则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6)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时间越短,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2.请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经济意义、特征及凸向原点的原因。

答: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是负值。

它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相应地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2)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同一条曲线上的所有点具有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3)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否则,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是由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3.请结合图形分析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正常商品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低档商品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3)吉芬物品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

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

4.请结合图形简述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并在图中标注短期生产的三个不同生产阶段。

MP与TP之间关系:

MP>

0,TP↑MP=0,TP最大MP<

0,TP↓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

AP,AP↑当MP<

AP,AP↓

当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5.请简述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且有P=AR=MR?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数目很多,并且彼此间产品是同质的,每个厂商的产量并不影响行业的供给曲线,厂商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每个厂商可以根据市场决定的价格销售任何数量的产品,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和横轴之间的距离等于商品的销售价格P。

厂商的平均收益AR是总收益同销量的商,在厂商的需求曲线为水平线的条件下,正好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即AR=P。

厂商的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增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也等于产品的价格,即MR=P。

因此必有P=AR=MR。

6.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分别说明其优势、劣势。

举例说明在现实中哪些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存在条件:

(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收者,竞争地位平等

(2)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自由流动。

(4)市场信息畅通。

完全竞争市场的优势:

完全竞争市场最理想,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1)供给与需求相等,不会有生产不足或过剩,需求得到满足。

(2)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最低,要素作用最有效。

(3)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价格最低,对消费者有利。

完全竞争市场的劣势:

(1)厂商平均成本最低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

(2)产品无差别,消费者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生产者规模可能都很小,无力去实现重大科技突破。

(4)实际中完全竞争很少,且竞争一般必然引起垄断。

举例:

农产品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存在条件:

(1)市场上只有唯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2)该厂商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

(3)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完全垄断市场的优势:

(1)具有促进资源效率提高的可能性

(2)具有刺激创新的作业

完全垄断市场的劣势:

(1)会造成市场竞争的损失

(2)会造成生产效率的损失

(3)会造成社会产量的损失

(4)会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

公共事业部门、军工厂

7.简述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和联系?

答:

区别:

(1)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即在图形上的表示方法不同。

(2)需求量的变动由物品本身的价格所引起,需求变动由除物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引起,即引起原因不同。

在概念上:

具体数量和一种关系的不同;

在图像上:

线上一点与一条需求曲线的不同;

变动的原因不同:

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的不同;

变动的几何表现不同:

点沿着线运动与整条需求曲线移动的不同。

联系:

不同价格下需求量的总和即需求。

8.用无差异曲线说明:

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食品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折算的这些食物的现金,哪种方法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更大。

(98·

4)长

发放现金好。

因为在同样的支出水平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使自己能够达到最大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

在右图中,X2表示食品需求量,X1表示其他商品需求量。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切点表示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所能实现的最大效用(如U1);

如果给消费者发放一定数量的食品,则对食品的需求量可以减少,进而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效用水平提高(如U2);

如果给消费者发放相等量的现金,则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用(如U3)。

9.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因为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到最后递减,于是平均成本便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

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企业开始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叫做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叫做规模不经济),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形成U形。

10.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打不下去了‖原题书164第2题答案在148页9.2.1开始。

11.简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规模报酬变动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加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得产量增加超过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产量的增加会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出现产量的绝对减少。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规模扩大使得产量的增加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产量增加的比率超过投入增加的比率;

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即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投入增加的比率;

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即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投入增加的比率。

之所以出现这三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得厂商的生产由内在经济逐渐转向内在不经济。

在规模扩大的初期,厂商可以购置到大型的先进机器设备,这是小规模生产所无法解决的。

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在内部进一步实行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发挥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大规模的生产有利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另一方面,大厂商在购买生产要素方面往往具有某些谈判优势,从而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因此,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收益的增加量会超过投入的增加量,从而出现规模报酬增加。

但是,厂商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管理机构越来越大,信息不畅,从而出现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

此外,一方面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得信息处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增加,可能抵消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

另一方面,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只有提高价格才能购买到足够的生产要素时,厂商的成本势必增加。

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生产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当然,在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阶段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在不同生产过程中表现不同。

计算:

(Equation,Mathtype工具)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的商品2的收入为108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20元和=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

解:

由题知预算线方程20+30=1080

U=3

边际效用函数M=3,M=6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可得

由解得:

=18=24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18,商品2的数量为24。

2.假定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

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200,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3000.5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

=50,=100。

求:

(1)A,B两厂商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