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1357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氧化碳的性质Word文档格式.docx

学生对各种气体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引导探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通过质疑、实验、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教学,培养学生化学综合实践能力。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

给学生创设大量发散思维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问题引导探究策略:

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逐步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

问题和实验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死狗洞之谜

了解

课件

死狗洞由来

B

F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分钟

收集

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A

E

没有二氧化碳,也就没有地球上一切的生命活动了

2

自制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掌握

演示实验直观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D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析任务,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分钟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利用图片直观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小组合作共同分析人物,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分钟

二氧化碳的用途

理解

二氧化碳的各种用途

G

性质决定用途

2分钟

总结和联系

重点内容及习题

J

延伸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其它.

六、教学过程

(师)经过近半学期的学习,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吧?

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

比如说,节日里我们放飞氢气球,它可以飞上高空,就是因为()?

城市的夜晚,绚丽多彩,让我们看大屏幕,这些灯光效果就是利用了()的特殊性质?

嗯,前不久呀,我小外甥问我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

死狗洞之迷

一、〈探究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师):

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既然二氧化碳能使我们心爱的小狗死亡,那么干脆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除掉好了,行吗?

为什么?

(师)那么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让我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

(师)小结:

其实,没有二氧化碳,也就没有地球上一切的生命活动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板书]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师)根据前面的故事你对二氧化碳有哪些认识?

(师)随学生所说内容板书。

(师)那这些(无色、无味等内容)是描述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师)那么二氧化碳还有哪些物理性质?

与氢气、氧气相比有哪些不同?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结果?

有不同意见的?

(师)这里请同学们特别注意一下,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但它是不是冰?

(师)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有了干冰,人工降雨就成为可能。

(师)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那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呢?

(师)让我们看演示实验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师)那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探究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师)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那如果我向这样一个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演示[图5-11]

(师)解释一下原因?

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小结: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2、探究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

(师)生物课上,我们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而一些深井、地窖、深洞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如果进入这些地方就会?

(师)那怎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师)你根据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做出这一决定的?

3、〈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师)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手里现在拿着的这一瓶试剂是石蕊试液,它是化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发现的。

话说波义耳非常喜欢花,尤其是紫罗兰花,可有一次他的助手不小心将一些盐酸洒在了他的花上,花一下变成了红色,波义耳没有放弃这瞬间变化里的奥妙,最终发现了这种物质-------石蕊。

它遇到酸性物质就会变红,下面让我们看这个实验.

(师)演示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盐酸.

(师)那么向石蕊试液中吹入二氧化碳,会有什么现象?

想知道?

完成[图5-12]

(师)同学们的实验分两步完成:

吹入二氧化碳之后,再将试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师)谁来说一下你的结果?

不同结果?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么?

(师)让我们看下面的实验:

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观察石蕊试纸是否变色。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加热后,碳酸分解,石蕊又由红变紫。

CO2+H2O=H2CO3H2CO3=CO2↑+H2O

4、〈探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要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只需将它?

(师)有什么现象发生?

下面同学们根据学案提示,完成[图5-13]

(师)说一下你的实验结果,有不同意见的?

(师)发生的具体反应请同学们特别注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就是与其中的成份氢气化钙反应,氢气化钙溶于水就得到石灰水,当然,氢氧化钙再多,就是石灰浆了。

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就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

1、CO2+Ca(OH)2=CaCO3↓+H2O

这一反应可以用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用石灰浆抹墙,墙会变硬也是这个道理.

(师)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有什么用途?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

(师)那么二氧化碳还有哪些用途?

(学生讨论)灭火,人工降雨,制冷剂,工业原料,光合作用

教学过程结构: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

1. 

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3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20)+小组成果汇报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

班别______ 

姓名: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等级(权重)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识与技能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10

8

5

3

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6

4

操作技能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能制作ppt,将搜集到的材料用ppt清楚的展现出来,而且比较有创新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

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

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

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保意识。

课堂调查:

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

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

表二:

小组协作互评表(20分)

编号

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表三:

小组成果汇报评价表(折合成30分)

汇报组别:

汇报主题:

汇报人:

评价者:

评价者组别:

一级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