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1337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16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1.2.1项目范围

**市沙坡头区2014年度镇罗镇东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区隶属沙坡头区黄河左岸的河北灌区,项目区位于**市沙坡头区镇罗镇东部,第一片区刘庄生产路以东、一排水沟以西、卫青路以南、滨河路以北范围;

第二片区万亩果园东路以东、凯歌七队生产路以西、沙坡头北干渠以南、一排水沟以北范围。

涉及镇罗镇胜金、凯歌、刘庄、九塘、镇罗林场4个行政村、1个农林场。

1.2.2项目区规模

项目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1.00万亩。

其中项目区第一片区0.65万亩,第二片区0.35万亩。

1.2.3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区建设主要涉及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推广措施和田间道路建设。

水利措施主要进行各级排水沟道的宽劈深挖、支斗农渠防渗砌护及水工建筑物配套;

农业措施主要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

林业措施主要是营造农田防护林;

科技推广措施主要是绿色生态高值农业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和秸秆生物配套技术综合改良设施盐渍化土壤以及温室气体环境推广应用及人员培训;

田间道路建设主要是硬化田间生产干道和生产力的铺垫整修。

1、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支斗渠砌护43条,长29.07km,农渠砌护336条,长45.46km;

新建各类水工配套建筑物9776座,其中:

畦田口9411座。

(2)排水工程:

支斗沟开挖整修19条,长14.05km;

农沟开挖整修172条,长61.92km;

沟道治理5条,长9.9km;

2、农业措施

(1)平田整地400亩;

(2)增施有机肥1500亩。

3、林业措施

造林面积230亩,其中:

第一片区新植林带70条,造林面积150亩,第二片区新植林带26条,造林面积80亩,共植树20470株。

4、科技措施(项目区以外东园镇、柔远镇等乡镇采取的科技措施)

表1-1科技推广措施及技术培训

编号

示范推广

面积(亩)

技术培训(人)

技术人员培训

农民集中培训

田间培训

合计

16200

50

300

100

(一)

中国科学院

16000

42

240

80

1

绿色生态高值农业集成技术示范推广

其中:

水稻

5000

12

70

20

蔬菜

500

10

60

西砂瓜

10000

韭菜

(二)

宁夏大学

200

8

2

秸秆生物配套技术综合改良设施盐渍化土壤以及温室气体环境

5、田间道路工程

(1)铺垫整修及硬化生产路10条,长11.78km,

(2)铺垫整修生产路13条,长18.2km

1.2.4建设工期

项目区从2014年3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4月20日竣工,工期13个月。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

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293万元。

水利措施1076万元,道路工程49万元,农业措施42万元,林业措施36万元,科技推广措施57万元,其它费用33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22万元,工程管护费11万元)。

1.3.2资金筹措

项目区总投资1293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62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276万元,市配套资金69万元,自筹资金86万元。

1.4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0.8万亩耕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可节约水量123.96万m3,按每立方米水0.0305元计,每年共可节约水费开支3.78万元;

亩均增产粮食100kg,年净增效益204.8万元,按0.65分摊,总效益133.12万元;

亩均节省化肥投入25元;

年节省化肥投入20万元;

亩均节省渠道清淤劳动力0.5个,可节约劳工费用32万元。

项目区实施后总的年均增收188.9万元。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水务局、农牧林业局、发改委、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农业银行等各有关业务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发办)。

项目建设在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由市农发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方案落实、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各受益镇村分别成立以镇长和村长挂帅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各项目的实施工作。

在项目管理上,以市财政局农发办为中心,以各业务部门为主体,在市财政局农发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部门、单位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作用,形成从上到下层层抓落实促管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项目区概括

2.1自然状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00万亩。

项目区内农业人口0.53万人,其中劳动力0.25万人。

2.1.2水文及气象

根据**市水文测量数据显示,项目区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179.6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故冬季特别干燥。

项目区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干旱带气候,风多沙大,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烈。

根据**市气象局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冬季干冷时间长,夏季炎热时间短。

项目区蒸发量大,多年平均蒸发量2200mm以上,以6、7、8三个月蒸发量最大。

年平均气温8.4C,一月份气温-8.3C,七月份平均气温23.8C,最高气温37.6C,最低气温-29.2C.土壤冻结期在120天以上,冻土深度50-100cm,最深1200cm(1968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846h,年平均无霜期159d。

冬春两季多风,主要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6m/s,最大风力11级,大部分出现在春季和初夏。

四季分明,春季气候温暖,升温较快,降水稀少,风大沙多;

夏季炎热,光照充足,蒸发强烈;

秋季凉爽,降温快,降水多于其它三季;

冬季寒冷,干旱少雨雪,且多西北风。

2.1.3工程地质

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可归属为同一地质单元,主要含水层为古黄河自北向南搬动过程中,随着地质历史变迁、构造演化在**盆地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砂砾石。

黄河经黑山峡由沙坡头流入相对宽阔的**断陷盆地,使得黄河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物聚积,在漫长的地质变迁和演化中形成了**平原。

受其地质、构造控制,平原区除地表1.4~4.6m的粘砂土外,其下是大厚度的卵砾石层,孔隙由粉砂或细砂充填,无稳定隔水层。

含水层结构具有松散、孔隙发育、厚度巨大的特点。

同时具有含水层稳定、地下水水位埋深浅、水质好、富水性强等特点,枯水期一般水位埋深3~4米,存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危险。

2.1.4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地处**市沙坡头区镇罗镇东部,海拔高程在1216m~1197m之间,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势较平坦。

土壤主要为粘壤土、砂壤土,地下水位较高,盐渍化严重。

自然地形坡降在1/1000~1/2000之间,排水条件较好,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灌淤熟化土,土质均匀,分布适中,是较好的农业耕作区。

但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影响,现场潮土、灌淤土等,土壤肥力属中下。

2.1.5水资源

1、沙坡头地表水资源量

(1)过境水量

黄河自西向东经南长滩入沙坡头区境内,根据宁夏入境下河沿水文站和出境石嘴山水文站1919~2010年系列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以1956~2000年45年系列计算,下河沿水文站实测入境水量306.8亿m3。

(2)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根据还原后的单站径流深绘制逐年径流深等值线图量算(1956~2000年系列)。

沙坡头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154亿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0.251亿m3,径流深4.8mm,年径流系数0.02。

沙坡头区当地水资源量少,年内、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

2、沙坡头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水均衡法计算,评价内容主要为与大气降水有直接联系的浅层地下水。

计算沙坡头区近期条件下各项补给量、排泄量,补给项包括渠系渗漏补给、田间入渗补给、降水入渗补给、井灌回归补给;

排泄项包括潜水蒸发、河道排泄、侧向排泄以及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沙坡头区引黄灌区由于大量引黄水量进行渠系渗漏补给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根据《宁夏县(区)水资源详查报告》成果,沙坡头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82亿m3。

3、项目区水资源情况

项目区水资源主要是过境水、降雨及地下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179.6mm,年平均蒸发量2200mm;

地下水水位埋深浅、水质好、富水性强等特点,枯水期一般水位埋深3~4米,80%是来自灌溉水渗透补给。

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依靠北干渠和马场沟南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通过北干渠和马场沟南渠引水自流灌溉,根据镇罗镇水利工作站的统计数据,近三年项目区年总引水量平均值为987.6万m3。

2.1.6耕地种类、数量级开发潜力

项目区属于水浇地自流灌溉区,现有耕地面积0.8万亩。

水稻种植4800亩占耕地面积的60%,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