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975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精选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案Word下载.docx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陈桥兵变形势图》、《黄袍加身图》,教师讲述: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

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学生观看图片,理解史实。

让学生了解陈桥兵变的史实,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展示史实,学生填空。

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________随即回师夺取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都城,史称________。

赵匡胤建立北宋,第一任务就是要统一中原,播放《宋朝统一中原和南方》动画,提出问题:

观看动画,宋太祖和后继者是如何统一中原?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展示《北宋形势图》,提出问题:

观看《北宋形势图》,在中国疆域,除了北宋的政权,还有哪些政权?

教师讲解:

北宋建立时只占有后周政权控制的黄河流域,南方和北方仍然存在多个割据政权。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展示宋太祖、赵普的图片和对话的内容。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设问: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为了“稍夺其权”,首先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

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

”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

“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

”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

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

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效果如何?

材料二 范祖禹:

“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上下相维,不得专制”。

——《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

上述反映禁军对军队掌握什么权力?

材料三 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

——《宋史·

兵志》

材料四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为什么禁军要轮流驻防京师?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宋太祖通过这些措施,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那宋太祖是如何削弱宰相的权力?

(展示宋朝的二府三司)

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政和财政大权,这样就可以防止宰相一人专权。

在军事、政治方面,宋太祖已采取各种措施削弱权力,那地方上是如何削弱地方权力?

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

同时派遣中央政府的文臣出任知州、知县,“列郡各得自达于京师,以京官权知”。

这一制度逐步推行后,到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州郡也都换上了文官。

……即使如此,宋太祖仍恐州郡长官专权,一面采取三年一易的办法,使州郡长官频频调动,一面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政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中国大百科全书》

(1)宋太祖通过什么措施削弱地方的行政权?

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诸州度支经费”外,全部运输至宋统治中心开封。

前此藩镇以“留州”“留使”等名目而截留的财物,一律收归中央。

——《中国大百科全书》

(2)宋太祖通过什么措施削弱地方的财政权?

通过种种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学生填写有关史实。

观看动画,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杯酒释兵权”的史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理解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学生梳理北宋建立的史实。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了解北宋统一中原的史实。

让学生了解北宋统一中原后,北方和南方仍然存在了许多割据政权。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了“杯酒释兵权”的史实。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宋太祖削弱军队的权力的史实。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了解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权力。

通过材料,层层分析宋太祖如何削弱地方的权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还采取哪些措施?

我们现在看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

近侍之臣,文士也;

钱谷之司,文士也;

边防大帅,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文士也;

知州郡,文士也。

宋朝为什么要实施文官担任要职的政策?

这政策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实施,使文官的地位大大提升,当时有人感叹“恢复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要及矣。

重文轻武的政策促使科举制度发展,如《登科记考》的数据告诉我们,北宋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汪洙《神童诗》提到“天子重英豪,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你怎么看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展示枢密院正职和副职的人数与出身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图表、提出问题: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何影响?

朱熹说:

“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想一想,宋军为什么会被金军击败?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理解重文轻武的政策促使科举取士的发展。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重文轻武的政策产生的背景,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影响。

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让学生理解重文轻武的影响。

课堂总结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巩固练习

1.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保障皇权稳固

D.镇压人民反抗

2.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

C.征发国家徭役

D.负责监督知州

3.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从最初目的看,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割除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

4.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为22万人,到真宗时为91.2万人,这说明()

A.军人地位上升

B.边患日趋严重

C.立国政策改变

D.藩镇拥兵自重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回答问题。

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作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你是如何看待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建立: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统一: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方面:

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在中央:

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和地方官的权力

在地方:

任用文官并通过分化事权的方法制约地方官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地位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