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8124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化学教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文档格式.docx

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

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

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

……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

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

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

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不能。

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

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

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

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

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

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

回答:

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补充实验:

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

说明:

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步骤:

实验1: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

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

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

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假设实验3:

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

没有必要。

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提问:

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

我想问:

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

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

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

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

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

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

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讨论:

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阅读实验: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

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水+50mL水2.50mL酒精+50mL酒精3.50mL水+50mL酒精

结果:

等于100mL等于100mL小于100mL

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

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

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

有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解释:

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

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

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

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

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

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

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就下降了。

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注意:

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发现体积被压得越小,所需的力要越大,空气不能被压缩到体积为零,为什么?

说明什么问题?

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

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

讲述:

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例题解析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

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

答案:

B。

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

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

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分子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

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

交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

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

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

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

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