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减排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工业节能减排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节能减排服务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行业发展现状7
(1)环保产业整体高速发展7
(2)大气污染治理重新启动9
(3)余热发电行业潜力巨大11
2、行业的市场规模12
(1)脱硫脱硝12
(2)余热发电14
三、行业风险特征14
1、经济环境风险14
2、政策风险15
3、技术风险15
一、行业管理
1、行业监管体制
工业节能减排服务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目前处于多方联合监管状态。
(1)各级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是烟气脱硫和余热发电行业的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监督检查产业政策执行、提出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拟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业行业规划等;
负责对项目进行立项监督管理,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核准或备案方式进行立项。
(2)国家环境保护部
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拟定大气污染防治方针政策和战略规划、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烟气脱硫达标监测,负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燃煤电厂重大脱硫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资质认定等。
(3)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对烟气脱硫、余热电站的建设单位设
计施工资质和市场准入资质及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建市函
【2003】161号《关于工程总承包市场准入问题说明的函》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具有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
(4)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工业节能减排监察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地方工业节能监察体系建设,制定节能监察工作总体计划,组织部署工业领域全国、异地专项节能减排监察。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当地节能减排监察工作年度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协调节能减排监察机构依法实施节能减排监察工作。
(5)行业自律管理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
该协会主要职责为:
制定环境保护产业行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积极参与制定国家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技术政策、行业技术标准等。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设的锅炉炉窑除尘脱硫委员会,是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专业机构,其业务范围包括:
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各种
窑炉的消烟和脱硫脱硝;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及其相关仪器、设备产品等领域。
中国节能协会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唯一一家经民政部批准的节能行业的一级社团组织。
协会的宗旨是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改善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使我国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走在世界前列。
2、行业相关政策
二、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
1、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环保产业整体起步较晚,市场暂时不太成熟,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推动。
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环保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虽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但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环保产业与新能源开发一道已被普遍认为是重塑经济发展结构的驱动力量。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涵盖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环保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包括空气污染、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能源综合利用等。
(1)环保产业整体高速发展
2012-2013年是我国环保政策密集出台期,有许多重要的环保政策性文件出台,如《“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大气治理行动纲》、《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
保产业的意见》要等,后期还将出台《土壤保护行动计划》、《水处理行动计划》,每个规划或计划涉及的投资都是几千亿,甚至是上万亿。
环保产业已经由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手段,提升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促进结构调整的新抓手。
2012年环保投资额达到8,000多亿元。
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为159%,距发达国家2%以上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若我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230%左右,则环保行业年投资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相比目前的水平有1倍以上的增长空间,环保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上升。
这一投资当量将会促进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足以催生大批优秀的环保产业公司的诞生与成长。
正是由于未来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所以吸引了资本市场持续的关注与热情。
我国近几年环保产业投资额迅速增长。
此外,环保监管的从严已呈现常态的趋势,这驱使企业已经开始真正重视环保投资。
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明确了环境污染罪的界定,环境污染从严处理,政策威慑力逐步加大。
此外,新修订的环保法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以税代费;
企业违法排污按日罚款开征环保税,处罚不设上限。
中国企业生产制造成本中不考虑环保代价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企业成本会逐步核算环保成本,企业会将其在环保领域的投资、付费,即工业污染治理成本固化到产业生产成本中,通过产品价格进行传导。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企业环保付费运营机制的构建、确定,将会最后驱动环保产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真正形成,推动行业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
(2)大气污染治理重新启动
当前,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三大业务板块。
脱硫除尘基本发展成熟,未来增量来自于环保标准的提高,脱硝目前刚刚起步,未来几年将快速发展。
脱硫行业2008年大洗牌后,2012开始重新启动。
2012
年,国内
大气污染治理总产业规模达到9751亿元,其中脱硫产业规模132亿元,脱硝产业规模5445亿元,除尘产业规模2986亿元。
2013年新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3,600万千瓦;
截至2013年底,累计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72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16%,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013年新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2亿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总容量约43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50%。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占环保总投入、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增长率都有显著增长;
2013年大气治理收入在环保板块中占比接近50%,大气治理净利润在环保板块中占比接近30%,大气污染治理进入发展新时期。
(3)余热发电行业潜力巨大
节能环保领域是国家“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工业部门约占全国能源消费的70%,工业节能是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2年初工信部制定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工业节能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在行业目标上,提出了“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改造空间已经不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已经处于较低位置;
但是我国余热余压资源利用率低,剩余可回收率潜力近50%。
余热发电技术最先在发达国家兴起并快速发展,到20世纪70
年
代左右达到顶峰,此后发达国家余热发电技术发展及推广应用都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耗能行业产能已经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耗能行业几乎没有新增投资,余热发电技术革新较为缓慢。
而我国在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支持下、科研机构及专业节能服务公司持续努力下,余热发电事业快速发展,余热发电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包括水泥、玻璃行业、有色金属、化工在内的多个行业余热发电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目前我国工业的现状来看,余热余压可利用空间巨大。
我国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的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工业窑炉被高温烟气、高温炉渣、高温产品等带走的热量达40%-60%。
例如,冶金行业中可利用的余热约占其燃料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建筑材料约占40%。
2、行业的市场规模
(1)脱硫脱硝
“十二五”期间乃至2020年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按照“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的目标来看,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污染防治仍然是我国环境保护目标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电联预测,因“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优化煤电布局、煤电开发将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重点布局开发山西、陕北、宁东、准格尔、鄂尔多斯、锡盟等大型煤电基地,全国规划煤电开工规模3亿千瓦,将在未来形成输煤输电并举的局面,“十二五”末煤电装机将达到93亿千瓦,
2020年达到116亿千瓦。
煤电行业中长期仍将超前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由此带来新增燃煤机组脱硫需求以及“十五”、“十一五”期间现役机组、现役老脱硫设施的脱硫改造翻新等需求,将使得烟气脱硫行业中长期发展势头向好。
同时,为提高环保产业化水平,国家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大力推行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这一市场化机制,并即将启动富煤缺水地区煤电基地的干法脱硫装置建造市场。
根据中国环境报资料,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仅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达6,000多亿元,包括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的环保产业运营服务的规模也将超过6,000多亿元。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公布的资料,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石化等非火电行业脱硫市场空间预计将超过200亿元,直接扩大了烟气脱硫行业的市场空间。
(2)余热发电
余热利用来源主要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类型,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比如水泥、玻璃、钢铁、有色、化工等。
截至2009年末,我国一次能源利用率为30%,仅为日本的1/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浪费。
据统计,各工业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即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燃料消耗总量的102%~402%。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6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
根据可回收利用余热资源占燃料消耗总量的占比测算(2009年末统计数据),仅2012年度我国产生的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高达369~1455亿吨标准煤,节能潜力巨大。
三、行业风险特征
1、经济环境风险
环保业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情况,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均不断上涨,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也不断上升,环保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上涨压力较大,成本上升从上游向下游的
传导效应将不断释放。
同时,由于大量环保设备为外购,国际传导因素也将增加环保业行业输入型通胀压力。
2010年以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资金成本高的问题尤为突出,而我国环保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部分企业可能将陷入生存困境。
此外,恶化的国际环境及结构调整速度放缓也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环保业行业快速发展。
2、政策风险
我国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主导型行业,受到政策面的重大影响,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不仅是公益事业,更是一项经济活动,环保行业的运作方式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我国环保行业正逐步向市场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