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7558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检修安全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了解工作过程中各阶段风险

清楚现场环境或相关设备的状态(如关键点)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采取必须的特别安全措施建立并保持工作组成员之间及其主控的联系

5.1.4分类及具体要求

5.1.4.1特种运输作业特种运输作业主要指大件运输,危险品运输,重要设备运输要求:

特种运输作业只有特种作业持证人员才能操作,并使用专项技术程序。

工作负责人应向起重、装卸、运输人员提供一切相关的信息,包括物料的重量、尺寸、外形、性质、装卸地点等等。

专业持证人员负责物料的起重、装卸、固定、运输。

工作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和协调,包括现场物料清理和人员的控制、警示标志的设立等。

5.1.4.2特种起重作业特种起重作业主要指大型非对称设备的起重,要求:

起重作业只有特种作业持证人员才能操作,并使用专项技术程序。

工作负责人应向起重指挥提供一切相关的信息,包括被吊设备的尺寸、重量、形状、吊起后摆放的位置和姿态等等。

工作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和协调,包括现场物料和人员的清理,警示标志的设立等。

5.1.4.3脚手架搭制脚手架搭制是指为配合现场运行、检修工作而搭制脚手架的工作,要求:

脚手架必须由特种作业持证人员搭制,并使用专项技术程序。

使用人员应向搭制人员讲清楚各项要求,包括位置、高度、作业面大小、承载等。

脚手架搭制完毕,搭制人员应悬挂信息牌。

使用前,作业人员应检查脚手架是否符合要求。

作业人员应遵守使用脚手架的一般规定和搭制人员提出的特殊规定。

作业结束后,使用人员立即通知搭制人员拆除脚手架。

5.1.4.4潜水作业

要求:

潜水作业必须由专业授权人员执行,并使用专项技术程序。

工作负责人必须取得适当的工作许可证。

工作负责人必须向潜水人员提供一切相关的信息,包括作业的要求和内容、水下设施、设备的情况、作业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工况、附近水域的情况等等。

潜水专业人员负责准备和使用潜水设备,负责设置监护人员和救生设备,负责水上水下的通讯联络。

工作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协调,包括与运行人员的联络、现场物料和人员的清理及控制、

警示标志的设立等,并按照潜水负责人的要求作好其他相关工作。

5.1.4.5压力容器打压试验压力容器打压试验是指只能在现场实施的打压试验,要求:

取得适当的许可证,建立作业现场,封闭进入打压设备区域的所有通道。

打压区域内禁止任何无关项目的工作。

严格按专项技术程序试验。

压力源必须处于连续的监控状态。

保持试验压力阶段,禁止一切检查和维修活动。

应待压力降到人员工作压力后,才可进行检查活动。

打压试验装置必须设有安全阀或超压保护装置。

5.1.4.6带压拆保温材料取得适当工作许可证,建立现场作业区,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同运行人员、检修人员一同确认拆除保温层的具体位置。

必要时搭制工作平台,保证作业人员有足够的退让空间。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汽水喷溅的隔热防护用品。

必须设置专人监护。

拆除保温时,应先拆背离人员的一面或先打开背离人员的一侧。

若要扩大拆除范围,则应先建立工作平台。

如果发现泄漏严重,应立即停止作业,通知运行人员。

5.1.4.7带压堵漏

取得特殊作业许可证(PX),编制安全指令和工作方案。

建立作业现场和作业平台。

指定专职安全监护人员。

检查堵漏工具,确保可用。

穿戴隔热防护用品。

5.1.4.8带能源、介质的品质鉴定试验取得试验许可证(PT)。

建立、验证试验边界。

试验开始前,必须保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恢复牢靠。

设备启动前,应通知主控室运行人员,或直接由运行人员根据试验负责人的指令操作。

转动设备试验前,必须先手动盘动检查无问题。

启动前,作业人员应站在设备的轴向位置,防止飞射物。

设备运转时,禁止在设备上进行其他任何工作。

5.1.4.9PX许可证控制的作业工作负责人必须明确下列各点:

能量来源及运行方面的安全措施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工业安全/辐射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持相关各方的联络、协调。

运行人员从系统方面进行风险分析,落实安全措施,与作业现场保持联络。

保健物理安全专业人员评审、补充安全措施,必要时予以监护。

电站经理审批特殊作业许可证。

(见附录1)5.1.4.10引入外源(电、气)的作业

取得外源许可证(PR),建立作业区,封闭作业区通道,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与运行人员共同验证外源运行的边界。

根据专业技术程序,检查外源本身的安全条件(如安全阀,电气绝缘,接头等等)。

指定专职外源操作/监控人员。

这些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培训授权。

保持与运行人员的联系按专项技术程序进行工作。

5.1.4.11交叉作业-不同专业同一地点必须指定一名作业协调人,明确现场边界、作业顺序、联络手段。

禁止同时进行安全上不相容的作业,如使用易燃液体的作业和动火作业,脚手架搭制与试验作业等等。

不同专业使用一张工作许可证时,许可证签字的工作负责人为整个作业的负责人,任何其他专业的人员均应视为他的作业组成员,听从其安排、调度,而不得擅自作业。

5.1.4.12高温环境作业

加装临时通风。

组织人员轮流作业。

设立监护人,禁止2人以下作业。

工作环境温度超过500C时,禁止工作。

若确有必要,则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如:

使用冰背心、医务人员驻现场等。

5.1.4.13地井、密室、容器内作业取得隔离许可证,建立作业现场。

验证关键点,尤其是泄压、排放。

对储存危险品的容器,必须进行吹扫和检测(请工业安全专业人员指导、协助)。

测量容器内温度(<4000、含氧量(>19%)o

必要时建立强制临时通风(抽风机).设置两个通风口(进出风道)。

金属容器内只能使用加强绝缘的II类电动工具,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电源联结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

金属容器内,行灯电压不超过24伏,行灯变压器放在容器外。

在高大容器内部构件上作业时或在梯子上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绳。

在容器内交叉作业或高处作业时,所有手动工具都应采取防落物措施。

必须始终设有专职监护人。

监护人必须留在容器外,并能与容器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危险作业场所(可能有危害流体侵入),则必须设置两个监护人,并配备救生设备。

容器内若要焊接、打磨、使用化学危险品,必须通知工业安全专职人员,制定专门安全措施。

容器内作业,穿戴连体服、软底鞋或其他适当的劳动保护。

作业中断时,必须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具/材料,并临时封闭人孔,悬挂警示标志。

作业结束时,必须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具/材料,并封闭人孔。

5.2、进入有窒息风险区域工作的规定

5.2.0规定

5.2.1在有氮气风险区域工作的规定

5.2.1.1区域划分

核电站有氮气风险的区域根据其风险程度,将划分为限制进入区域与非限制进入区域,具

体见附件。

非限制进入区域的大门可不必上锁,但进入该区域人员必须携带氧表并连续测其氧含量。

限制进入区域的控制

•正常运行期间,关闭门并锁定,不许随意进入。

•确因工作需要进入这些区域,必须两人以上,一人监护,其他人工作。

•进入这些区域前必须测量区域内的氧含量,进入区域内必须连续测量氧含量。

并注意氧含量的变化趋势,当明显下降并低于19%时应立即撤出并报告主控室。

•在这些区域工作时,氧含量明显偏低并不能中断工作,工作人员必须佩带由压缩气瓶供气的呼吸保护器。

•发生意外立即撤出该区域并报告主控请求救援。

•必要时对受害人进行人工呼吸。

运行人员

•进入该区域巡查时,必须至少两人。

•携带氧表并连续测量,注意氧含量的指示变化,当变化降至报警(19%)时,立即撤出。

•进行隔离操作时,操作单上应标明有窒息风险信息。

•对氮气源的隔离应分段进行。

•检验该场所的通风装置工作良好,如无通风设备应在许可证上标明要求设置临时通风装置。

•当发现现场氧含量明显降低并低于19%时应立即报告值长和通知工业安全科。

维修人员

•在工作指令中应标明有窒息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进入现场检查或工作时,至少两人以上。

•携带氧表并连续测量,注意氧含量的指示变化,当变化降至报警(19%)时立即撤出。

•工作前检查该区域的通风装置的工作良好,如无通风装置应设置临时通风装置。

•应将现场的出入门置于开启位置以便通风,如该门属于防火门应办理“防火屏障打开许可证”。

当现场的氧含量明显降低并低于19%时,应立即通知主控室和工业安全科,人员撤出现场,如果工作不能中断,必须佩带由压缩空气瓶供应的呼吸保护器。

•必要时,需告知在同一场所工作的其他作业人员。

工业安全人员

•凡是有氮气窒息风险的区域应在其出入口处贴上窒息风险的警示标志及注意事项。

•对有窒息风险的区域分成自由进出场所和限制进出场所,其限制进出场所的出入口门应关闭加锁。

•应不定期对有关重点窒息区域进行氧含量的检测。

5.2.2在容器内工作的规定

•在工作指令中要明确作出容器内作业的风险分析。

•打开人孔前必须检查所有隔离点、疏水阀、排气阀的状态正常。

•进入容器作业前必须测量内部的氧含量,处于正常时方可进入。

•进入容器作业人员至少两人以上,并指定一人在人孔外进行监护。

•容器有固定通风设施的必须使用,否则设置临时通风装置进行通风。

•容器内如存在残留有害及有毒物质,人员进入前必须先进行清洗。

•作业人员需带入容器内的工器具必须进行登记,撤出容器时必须核实,以免遗留在容器内。

•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准超过12伏,行灯变压器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准使用自耦变压器,其变压器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

•在容器内工作时,应连续监测氧含量,当氧含量有明显降低并低于19%时,人员应立即撤出容器。

•当暂时中止作业时,应封闭容器的人孔门。

在密闭廊道及井下工作的规定

•进入密闭廊道工作至少两人以上。

•必须携带氧表并连续监测氧含量。

•井下工作时除测氧含量外,井上必须有人监护。

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一旦在第2条所述的区域内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

•报告主控室——报警电话:

1、0、9号机为“81”,2号机为“82”。

•将受害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区域。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5.3厂区个人防护规定

5.3.0规定

5.3.1对作业人员的规定

凡在核岛(非控制区部分)、常规岛、BOP工业厂房、户外作业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