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634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力中考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100首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赏析名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

3.【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乙】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②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登金陵凤凰台》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②浮云:

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

③日:

帝王的象征。

【乙】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诗两首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剑外:

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

②蓟北:

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杂草丛生,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氛围;

乙诗是一首__________(诗歌体裁),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首诗按照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依次是:

卖炭翁()炭、 

卖炭翁运炭、 

卖炭翁()炭。

6.古诗鉴赏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______”一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

(2)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

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

7.阅读下边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 

杜甫

(1)首联描写国都沦陷后诗人逃离长安前的望中所见。

“______”和“______”分别隐指国破后“无余物”“无人”的现状。

此联虽为写景,实则传达出了诗人浓浓的忧国伤时的情感。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名句,历来易引人共鸣。

其中“抵万金”最为传神,试赏析其妙处。

8.逢入京使 

岑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

(要求:

不少于30字)

9.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两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的场面。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望岳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本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试作具体分析

诗中"

钟"

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

割"

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1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

A.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故园之思,是描写乡愁的绝妙之作。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表明了不断向前发展的总趋势。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悬”“年”“边“是押韵的字,都是平声韵。

展开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不少于30字)​ 

13.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阕一个“倦”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

下阕作者通过“_____”“______”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14.阅读《竹里馆》,完成下面各题。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该诗所展现的画面。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1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边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名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

17.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试任选角度赏析“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二句。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

1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请简要分析。

19.望岳(杜甫)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本诗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自经丧乱少睡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