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755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3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doc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50篇)专辑

0001、晁错传

000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0003、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二

0004、黄庭坚传

0005、张纲传

0006、余玠传

0007、张巡传

(1)

0008、张巡传

(2)

0009、公孙弘

0010、郑当时传

0011、虞延传

0012、石奋传

0013、王珪传

0014、赵光逢传

0015、王导传

0016、胡建传

0017、张仪传

0018、李崇传

0019、房玄龄传

0020、司马芝传

0021、韩信传

0022、张俭传

0023、赵咨传

0024、汲黯传

0025、曹端传

0026、蔡泽传

0027、季布传

0028、孙膑传

0029、钟离意

0030、李嗣业

0031、卢承庆

0032、李斯

0033、贾黄中

0034、王翦

0035、卫鞅

0036、班超

0037、王羲之

0039、毕士安

0038、徐绩

0039、毕士安

0040、方克勤

0041、郭子仪传

0042、杜袭传

0043、田单传

0044、仓慈传

0045  高登传

0046南公传

0047订鬼

0048杜环传

0049赵逵传

0050萧规曹随

0001、晁错传

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

“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

”对曰:

“不足忧也,今破矣。

”上问曰:

“计安出?

”盎对曰:

“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

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见上。

上问曰:

“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

“何哉?

”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

“公言善。

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相关习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

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

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

欺骗。

D.吾亦恨之       恨:

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参考答案】

1.D “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2.A 两个“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A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B项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另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C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

3.C 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

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错父亲的话。

4.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

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

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

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

由此他升任中大夫。

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

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

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

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

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

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

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

“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

”晁错说:

“本该如此。

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

”晁错的父亲说:

“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

”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

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

皇上问是盎:

“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

”爰盎回答说:

“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

”皇上问道:

“怎样定计呢?

”爰盎回答说:

“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

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

”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

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

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

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

回到京城见皇上。

皇上问他:

“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

”邓公说:

“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

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

”皇上问:

“为什么呢?

”邓公说:

“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

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

”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

“你说得对。

我也感到遗憾了!

000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①。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所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

“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测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数十上,孝文听,然奇其材,迁为大夫。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入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遂饮药死。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上问曰: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上曰:

“何哉?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如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中,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

“公言善,吾亦恨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节)

  赞②曰:

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

悲夫!

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汉书•袁盎晁错传》)

    注:

①峭直刻深:

严峻,刚直,苛刻。

②赞:

用于纪、传的结尾,略等于一个总评

相关习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治:

这里是“研究”的意思。

    B.由此与错有卻  卻:

通“隙”,嫌隙,隔阂。

    C.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道:

从,由。

    D.公言善,吾亦恨之恨:

痛恨,怀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天下无治尚书者  B.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如因善遇以

    C.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D.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王好战,请以战喻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晁错“峭直刻深”的一组是(  )

    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②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

“智囊”

    ③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④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⑥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晁错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时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

担任太常掌故后,又被汉文帝派遣前往“治尚书”的“故秦博士“济南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

    B.晁错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多次进言而未被汉文帝采用;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由于“宠幸倾九卿”,晁错修改了国家的许多法令。

    C.晁错因要削减诸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