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阳朔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广西桂林阳朔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阳朔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B.1C.D.
6.若函数与的图象有一条相同的对称轴,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同轴函数.下列四个函数中,与互为同轴函数的是()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和侧视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正视图和俯视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B.8C.D.12
8.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A.B.3C.D.4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则输出的()
A.7B.10C.13D.16
10.如图,在菱形中,,,以4个顶点为圆心的扇形的半径均为1,若在该菱形中任意选取一点,该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则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11.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作轴的垂线,与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且直线的斜率大于2,其中为的左顶点,则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12.已知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若函数在上仅有一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向量,则.
14.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5,则.
15.有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相等,圆锥的母线长是底面半径的2倍,若圆柱的表面积是圆锥的侧面积的6倍,则圆柱的高是底面半径的倍.
16.已知曲线在处的切线经过点,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是函数的前项和,.
(1)证明:
当时,;
(2)若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求的前项和.
18.为了了解甲、乙两个工厂生产的轮胎的宽度是否达标,分别从两厂随机各选取了10个轮胎,将每个轮胎的宽度(单位:
mm)记录下来并绘制出如下的折线图:
(1)分别计算甲、乙两厂提供的10个轮胎宽度的平均值;
(2)轮胎的宽度在内,则称这个轮胎是标准轮胎.试比较甲、乙两厂分别提供的10个轮胎中所有标准轮胎宽度的方差的大小,根据两厂的标准轮胎宽度的平均水平及其波动情况,判断这两个工厂哪个厂的轮胎相对更好?
19.如图,在四棱锥中,,,,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平面平面;
(2)过作平面的垂线,垂足为,若四棱锥的体积为4,求线段的长.
20.已知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焦距为4,且椭圆过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直线的方程.
21.已知函数.
(1)若在上递增,求的取值范围;
(2)若,与至少一个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参考数据:
)
选做题: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是曲线在极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
;
(2)求的取值范围.
23.已知函数的一个零点为2.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CBC6-10:
DCBDC11、12:
BD
二、填空题
13.714.615.16.
三、解答题
17.
(1)证明:
当时,
∵
∴.
(2)由
(1)知,∴的公比,
且,∴.
18.解:
(1)甲厂这批轮胎宽度的平均值为
乙厂这批轮胎宽度的平均值为
(2)甲厂这批轮胎宽度都在内的数据为195,194,196,194,196,195,
平均数为195,方差为
乙厂这批轮胎宽度都在内的数据为195,196,195,194,195,195,
平均数为195,方差为,
由于两厂标准轮胎宽度的平均数相等,但乙的方差更小,所以乙厂的轮胎相对更好.
19、
(1)证明:
∵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又,,∴平面
则,又,,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
(2)解:
(1)∵四边形的面积,
且,
过作于,连接,
由平面,得
∵,
∴
在中,由射影定理得,
20、
(1)设椭圆的方程为,
又,解得,
故椭圆的方程为.
(2)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设,则
∴,则,
又,
∴,即,
,∴,
故直线的方程为.
21、
(1),
令,得,
令,得或,
∴在,上递增
∵在上递增,
∴或.
(2)由
(1)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又,,
当,即时,显然成立;
当,即时,或,
∴或
综上,或.
22、
(1)证明:
(为参数),得,
即,
故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即.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
23.解:
(1)由,得
∴或或
解得,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2),
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过定点,
当此直线经过点时,,
当此直线与直线平行时,,
故由图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