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20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7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考点题组训练新课标版专题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③项,斯多亚学派对于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民主法制的思想基础,故③项正确;

④项,智者学派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没有节制的个人利益主张与题干中的“全面发展”“有益于人类”不符。

★3.(2019·

浙江文综,38,10分)(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分)

3.

(1)孔子:

仁、礼、中庸;

老子:

道、无为、小国寡民。

苏格拉底: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研究领域:

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3.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4.主要观点

(1)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3)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二、“美德即知识”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即“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著作:

《理想国》。

(2)主张:

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贤人”统治国家。

(3)评价:

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孔子

苏格拉底

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都关注人、人类社会。

都重视教育、强调品德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都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否定神的存在。

(×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否定神的权威,但并不否定神的存在。

他们认为神虽然存在,但人或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从本质上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征。

一、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比较

1.相同点:

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2.不同点:

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

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二、从横向角度比较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主义

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背景

信奉多神教,相信神;

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人的地位提高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重大变革

条件

工商业经济发达,有利于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希腊的辩论则促进了人对知识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发挥

农业经济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强调统治者实施“仁政”;

春秋战国的社会巨变中,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观点

内容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舍生取义

柏拉图

批判雅典民主制;

提出“理想国”

荀子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

评价

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经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审题思路】

(1)审题干:

题干关键词是“功利”。

(2)看选项:

结合所学可知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

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可见①③体现了功利主义。

【答案】A

导学导考对东西方思想的考查,一般会采取对比的方式,即将东西方思想放在一起,考查考生对其差异和相同点的认识,以及产生这些异同的背景。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最后的复习阶段,均要有意识地注意不同思想的共同点和差异。

一定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所以在研究某一思想时,一定要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

1.(2019·

湖北荆门高二期末,5)柏拉图曾说:

“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理念

1.A题干中的材料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符合该观点,故A项正确;

美德即知识与材料观点无关,故B项错误;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与材料观点无关,故C项错误;

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理念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

山东淄博二模,32)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系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

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2.C“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展现的是人的力与美,歌颂的是人性,不是效仿神灵,故A项错误,C项正确;

《掷铁饼者》等表现力与美的艺术品无法看出古风浓厚,世情淳朴,故B项错误;

图片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3.(2019·

湖北华中师大附中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31)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

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3.C据材料“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可知他们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观众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故C项正确。

4.(2019·

福建宁德一模,21)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忠于城邦的男子B.掌握权力的贵族

C.新兴的工商业者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

4.D“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权威,A、B、C项表述的特定的人群和阶层,体现不出对人的作用的肯定,故A、B、C项错误;

D项是肯定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5.(2019·

山东潍坊二模,11)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

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即哲学为王)。

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弟子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5.D柏拉图没有面对社会转型,也不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更不是为了教育更多的弟子,A、B、C三项都是错误的;

两个人都对当时的社会失望,力图通过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和“哲学王”,改善统治,构建和谐社会。

6.(2019·

朝阳高考模拟,20)苏格拉底认为:

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6.B根据题干中“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句话,可知苏格拉底的观点为重视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能够体现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

北京文综,20,4分)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

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1.A根据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耶稣基督在地上为门徒洗脚的画面反映的是耶稣基督对门徒的仁慈,而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则反映了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

这一鲜明的对比,意在讽刺教皇的“高高在上”,是对教皇的抨击。

而且,“1521年”处于宗教改革时期,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实质分析,也能够判断A项正确。

江苏单科,13,3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

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