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它们立足冰雪,身处严寒,却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
它们叶片全无,却挺立雪原,历经风刀霜剑却爱心依旧,⑤还有什么树木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呢?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将句③中的“拥着、吻着”换成‘遮着、挡着”________(好/不好),因为________。
(3)下面对句子的赏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将白桦树与苍松、垂柳对比,写出了它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
B.句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白桦高洁、挺拔的特点。
C.句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桦树在微风中摇曳的样子。
D.句⑤是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白桦树的喜爱之情。
(4)这个神奇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说说你对“至极之美”的理解。
解析:
(1)无论;
都
(2)不好;
“拥着、吻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让白桦树有了人的感情,将白桦树写得生动形象,饱含了作者对白桦树的喜爱之情
(3)C
(4)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
“至极之美”不仅表现了白桦林的景色之美,更展现出白桦林的精神之美。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都……”。
(2)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句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4)①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②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1)无论;
都;
(2)1、不好2、“拥着、吻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让白桦树有了人的感情,将白桦树写得生动形象,饱含了作者对白桦树的喜爱之情;
(3)C;
(4)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①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②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
真是舒服。
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
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
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
我们看了真喜欢。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
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
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
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
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
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
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第②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诱骗
B.迷惑
C.吸引
D.疑惑
(2)下列对第②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
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
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③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A.赶鸭羊
B.编草帽
C.捆青草
D.烧午饭
(4)第⑦段写道:
“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
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作者在结尾写道:
“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
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请简单概括。
(7)第①段写道: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C
(2)D
(3)A
(4)B
(5)C
(6)“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
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在结合选项判断。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C
(2)D(3)A(4)B(5)C
(6)“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点评】
(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
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他想:
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
③在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
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
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
“野败”。
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④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
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
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千克;
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
2019年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
”
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第①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
A.一觉睡了非常久
B.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
C.梦想一直没实现
D.50多年经常梦见水稻
(2)关于袁隆平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A.拯救饥饿奖
B.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C.世界粮食奖
D.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第③段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说
明(
A.实验条件恶劣
B.实验方法错误
C.实验过程艰辛
D.实验结果喜人
(4)“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这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5)有人认为:
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改为“让祖国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