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4010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促进学校宣传知识1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

一、成立、完善学校控烟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

实行校领导责任制,由校长负责学校全面的控烟工作;

实行班主任责任制,由各班主任负责学生控烟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把控烟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及考核内容。

学校规定:

1.任何人都不准在校园教学区和学生生活(活动)区内吸烟。

2.在任何会议上,教职工不准吸烟。

3.教师不准在学生面前吸烟。

三、每年,由学工处和保卫处组织并有计划地对教职工和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两次以上的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培训(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

四、每学年新生入学后,学校都要开展创建无吸烟学校的动员大会。

五、政教处要固定橱窗作控烟宣传专栏,每年有一期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科普宣传,要求内容通俗易懂,有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六、要求学校办公室、图书室、会议室、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区域及烟火可致安全事故的场所有明显、醒目的禁烟标志,不摆放烟具。

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达350万。

如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将增到1000万。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使用烟草导致全球每年净损失200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损失在发展中国家。

预防吸烟在全部卫生干预中效益最好。

 

禁烟控烟宣传材料

(二)

讲座地点:

烟雾对环境的污染

对人的生命来说,新鲜空气、食物、水是最重要的因素。

从大气污染的角度看,在一般通见不良而吸烟者又较多的地方,那里每一亳升烟雾里含有50亿个烟尘颗料,它是平常空气中所含尘埃微粒的5万倍。

那里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工业允许阈值的840倍。

大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使人精神疲惫,劳动效率降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上升到中等中毒程度。

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

据国外分析,烟雾中上述各种物质的浓度远远超过工业许可阈值(表1),而后者是先进工业国家规定工人接触有害气体的最高浓度。

卷烟烟雾对人群的危害超过工业污染的化学气体。

表1卷烟烟雾中某些气体与工业阈值的比较

化学成分

卷烟中浓度(PPM)

工业允许阈值(PPM)

卷烟浓度超过阈值倍数

一氧化碳

42000

50

840

甲醛

30

5

6

乙醛

3200

200

16

丙烯醛

150

0.1

1500

氧化氮

微量

-

氰化物

1600

10

160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身的危害,据北京铁路局中心防疫站报道,长期在火车站从事客运的职工,由于长期在烟雾污染的候车室内工作,不吸烟的职工工作24小时后,唾液溶菌酶、唾液硫氰酸盐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都明显增高。

同时调查21名职工在烟雾污染环境下的20项主观感觉反应,如果90.5%的职工感到不适,66.7%的职工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并有强烈和迫切改善环境的愿望。

通过调查认为:

北京站候车室空气污浊的重要污染源,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有人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被动吸烟者烟碱和一氧化碳的吸收情况,他们选择7名不吸烟的职员,令其在假日前一天尽量避免接触烟草,然后于中午11时30分采集血、尿、唾液作为基础标本,测定烟碱及其代谢产物可铁宁(catinine)的含量。

同时也测定呼气中的一氧化碳。

第二天晚间进入与自然条件基本相似的洒吧间,使之与吸烟者广泛交往,暴露2小时的被动吸烟后,所测定体液中烟碱平均增加7.5%,可铁宁平均增加1.8%,呼气中一氧化碳增加15.7%,三种成分与基础相比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多数材料都指出:

在能气条件极差的环境下,暴露在充满烟草烟雾的房间内仅一小时,被动吸烟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从平均1.6%升到2.6%,大致相当于一支含中等量焦油的卷烟。

暴露在一氧化碳浓度为20ppm的环境下两小时,等于实际吸10支普通卷烟。

这说明被吸烟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暴露的时间和周围气体中烟雾的浓度。

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

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

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

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

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有呼吸道症状。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讲座

一、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

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

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十个方面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

青少年在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由不成熟向成熟性过渡的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出现许多不适应性以及矛盾和冲突性,具体表现为:

1.青少年的认识和学习能力迅速发展,但在学习中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中易产生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

比如,一次学习失利就可能全盘否认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次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可能沾沾自喜,认为学习是件无所谓之事,耍个小聪明是可以过关的。

他们的情感自控性、个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不稳定的。

所以对青少年在过渡期的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成熟。

2.矛盾动荡性。

①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青少年性机能的成熟导致性意识的觉醒。

表现为:

性心理开始发展,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之心,追求异性,要求身体力行地进入“爱情王国”的心理需要与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及青少年整个心理品质,尤其是道德品质规范形成了矛盾,加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别是性道德品质的发展滞后于性生理的发展,导致青少年心理和道德准备不足,因此,在出现异性关系处理、早恋问题的对待上出现困惑与失衡。

②新的独立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由于青少年“成人感”的出现,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所以,要求摆脱成人的管教,希望自己独立支配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交往方式的心理更为强烈,希望父母、老师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来看待,希望得到像成人一样的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但他们经济上的未独立,心理发展上的未成熟,以及现时的学习生活的需要,使他们仍然需要向父母、家庭其他成员以及学校、老师寻求帮助,从而产生了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与痛苦。

自我发展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矛盾。

青少年在寻求独立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追随父母和老师了,对他们过多的呵护、过高的要求、过分的照顾、过多的干预,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逆反行为,表现出难以驾驭和不服管教的趋向。

在心理学上,把这种逆反心理称为“心理上的抗拒”。

3.社会性。

认识方面,青少年注重社会性的评价,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目标,注重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中的各种与己有关的事情。

如人们对高考、中考的认识、评价,人们对考试分数的重视程度,对当今学校教育和教师人格的评价,以及对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的评价等等给予重视的同时,又对社会风气、文化艺术、人际关系、法律道德等社会问题十分关心;

在情感方面,社会性情感越来越丰富和稳定;

在个性方面,青少年开始逐步形成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动机、兴趣、品德、自我意识、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都开始逐渐形成并且稳定。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认知能力的发展,致使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不再盲从他人,开始用怀疑、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在知识的接受方面,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面都表现了一定的思维批判性。

2.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致使青少年常常莫名其妙的烦恼,而且极不愿意向家长吐露,又埋怨家长和老师不理解自己。

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情感上表现出强烈的闭锁性。

他们不再像儿童那样天真、直率、单纯和外露,而是不经意向别人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心理话不愿意向父母、向老师表露,而是寻求同龄人和知己才敞开自己的心扉。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又不愿意轻易把自己的秘密诉给别人。

如果成年人不了解这一特点,对青少年的情感上的细致变化和“反常”的表现,过多的“刨根问底”、“明察暗访”,或者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毫不在乎,从不关心和主动交谈,都会增强子女的情感的障碍,使有些青少年宁愿以失败或惩罚来换取情感上的“平衡”,与成人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意志行为方面,青少年表现出轻率性、冲动性,在排除困难和干扰方面,还缺乏坚定性、坚持性,遇到挫折表现出动摇性。

3.道德品质的发展。

具备了较丰富的道德知识,掌握了部分道德标准,能够较客观地对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价,并对社会上的种种道德现象有了自己的道德观和评价观。

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能做出一定的选择,表现出能排除内外困难并付诸行动。

4.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开始趋于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带有“激进”、“主观”的特色。

三、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

(一)角色理论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是以不同的角色出现的。

角色的不同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现实表现的角色,自我主观理解的角色与社会期望的角色三者一致,心理的矛盾冲突随之逐渐减少,个体的心理表现为健康状态,对社会表现出积极良好的适应。

(二)激励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社会文化对人有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价值体系起一种促进作用,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内在价值,类似于潜能的需要,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

如创造、自觉关心他人、好奇、不断成长、爱别的人和被人爱。

一个人行为不善,乃是因为其基本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