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285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百色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用2B铅笔答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全对的一项是()

上海世博会的广西馆位于中国馆第19号展位。

进入馆内,眼前巨大的LED屏幕上,桂林阳朔群山秀美,天空清澈(),白云飘飞;美丽的漓江波光línlín(),红色小舟翩翩()而过,象鼻山xǔxǔ()如生。

A.chè鳞鳞piānpiān栩栩

B.chè粼粼piānpiān栩栩

C.zhè粼粼biānbiān诩诩

D.zhè嶙嶙biānbiān诩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百色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城。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小学生编”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10%左右。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4.下列广告词有歧义的一项是()

A.某门业广告词:

我们只做好门。

B.公益广告词:

沟通,从心开始。

C.公益广告词: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D.公益广告词:

大雪无痕,大爱无疆。

5.下面是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

该作品讲述了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

C.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伟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D.《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它塑造的凡尔纳是一个具有反抗压迫精神的战士形象。

6.对下面材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针对近日发生的几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

教育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准入登记制度,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内。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继续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内,配合公安机关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制定专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值班和信息通报制度,切实维护中小学校安全稳定。

A.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

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

B.这则消息的导语是“配合公安机关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

C.教育部是针对近日发生的几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而发出通知的。

D.画线句子的句号应为逗号。

二、阅读理解(Ⅰ)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7~10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①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着的。

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

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

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③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⑤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

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

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

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

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

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

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⑥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⑦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有删改)

7.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

8.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

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9.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

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

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

10.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第①段加点的词语“可怜”,重在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中的“都”字表示全部。

C.第⑤段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

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过去)

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贤于材人远矣

1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第14~26题,共94分)

阅读第I卷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4~15题。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分)

译文: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分)

译文:

1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每空1分,共9分。

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均不得分)

16.在答题卷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

①,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②,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⑦子曰:

“岁寒,。

”(《论语》)

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⑨螳螂捕蝉,。

(课外积累)

四、阅读理解(Ⅱ)(共22分)

(一)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17~18题。

(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7.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

(3分)

18.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1分)

②美的具体表现:

(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9~24题。

(16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

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

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温暖、清亮、宁静。

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

”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

”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

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

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

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

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

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

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

他连声说道:

“您真是大好人啊!

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

小男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