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2662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A.阶级性

B.历史性

C.社会性

D.相对独立性(正确答案)

33.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答案解析:

【答案】

(1)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应对方式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

(2)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应对方式分为两种:

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

(3)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有积极的认知应对、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三种。

34.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

【答案】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35.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

(1)提高助人报酬。

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2)将社会规范内化。

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

八、论述题:

36小题。

36.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方法。

(4)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答案)

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D.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6.我国首次提出“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出自()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答案)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200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教师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以及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的。

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创造性和复杂性

B.连续性和广域性

C.主体性和示范性(正确答案)

D.间接性和直接性

8.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组织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

这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正确答案)

D.学科课程

9.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平时的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10.中小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主要以学习哪种经验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正确答案)

C.生活经验

D.生产经验

11.班主任李老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座右铭用于反思和励志,从而使他们获得教益。

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环境陶冶法

D.自我教育法(正确答案)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学生道德认知的深与浅的矛盾

B.学生道德认知的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己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正确答案)

D.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二、辨析题:

13〜14小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

然后说明理由。

13.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

【答案】错误。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

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4.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三、简答题:

15〜17小题。

15.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4)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16.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上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表现在:

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

其次,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的不断更新。

再次,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

17.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1)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

(2)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3)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加以组织。

(4)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四、论述题小题:

18小题。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刚接班,我就听说班里有四位“女将”,人称“四大金刚”。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个个都是“头儿”一学生会主席、班干部,还兼做语、数、外三门主科课代表,而且她们四人“亲密无间”,组成一个小圈子,同学们对“四大金刚”意见很大。

我问同学们:

“为什么不向她们提意见?

”几位同学瞪大了眼睛说:

“她们手中掌握着大权,个个凶得不得了,谁提意见就没谁的好日子过。

为了解事实,我对她们的表现进行细心的观察,发现“四大金刚”确实有长处:

对班里工作敢管、敢抓,做事泼辣、果断、有点子;

但她们也有许多缺点:

圈子太小,以身作则不够,听不得不同意见,有时还营私舞弊,比如语文课代表,外语跌写常常不能及时完成,全靠其他3个人在早读课上“帮”她堂而皇之地过关。

我意识到,对这个小群体必须加以优化。

我针对“四大金刚”果断地砍了“三斧头”:

第一,抓住语文课代表默写作弊的事实在班级公开批评了她们;

第二,另派一名同学协助语文课代表工作;

第三,分别找这4位同学谈话,肯定她们的成绩,说明批评她们的原因,指出搞小圈子的危害。

“三斧头”在班里引起了很大震动。

同学们议论纷纷,“四大金刚”的心理压力当然很大。

趁大家都在思考这一问题,我对4位同学逐一进行了家访。

一进家门,她们的反应几乎都很紧张,更没想到我在家访中能做这三件事:

一是在家长面前称赞她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班级工作中做出了出色贡献;

二是征求她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请她们谈谈怎样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怎祥加强班集体建设等;

三是对她们如何做好班级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恰当的严格要求。

她们紧绷的脸松弛下来,阻塞的思/者像闸门一样被打开了。

她们不但积极谈建议,而且对自身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

紧接着,我在班级组织了“关于搞好班级人际关系”的主题班会,利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她们。

班会上,不少同学对她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同学们的诚恳和期待使她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她们都分别作了深刻的反省,最终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从此她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了,成了我们班名副其实的核心力量。

案例中的“我〃在班级工作中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答案】案例中的“我”在班级工作中主要贯彻了以下原则:

(1)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通过了解事实,对“四大金刚”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她们的优点和缺点。

⑵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我”分别找四位谈话,肯定成绩,说明批评原因,并开主题班会,利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她们。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我”抓住作弊事实,公开批评,以纪律约束她们的行为,在家长面前表扬她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出色贡献。

(4)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我”肯定她们的优势及为班级做出的贡献,并为她们以后的班级工作及自身发展提出建议,引导她们自省,消除自身问题。

(5)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19〜30小题。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心理学研究有多个目标。

其中,“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一目标属于()

A.陈述

B.解释(正确答案)

C.预测

D.控制

20.把明度相同的灰色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会感到比放在黑色背景上的要暗些。

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正确答案)

C.后像

D.联觉

21.由刺激物的新颖性.运动变化等特点引起的注意属于()

A.不随意注意(正确答案)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前注意

22.T列选项中常常被称作工作记忆的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正确答案)

C.长时记忆

D.永久记忆

23.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正确答案)

B.抽象

C.比较

D.概括

24.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描述的是()

A.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B.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C.激奋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D.学习时间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5.个体追求成就和天赋、潜能的极度发挥的需要属于()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正确答案)

26.按照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对智力活动进行计划和调控的成分是()

A.元成分(正确答案)

B.操作成分

C.知识习得成分

D.内容成分

27.T列选项中属于投射式人格测验的是()

A.明尼苏达多相测验

B.卡特尔人各因素测验

C.爱德华兴趣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正确答案)

28.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且-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A.情绪

B.动机

C.归因

D.态度(正确答案)

29.当他人在场时,如果个体的唤醒水平提高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