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Word下载.docx
《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离辐射是指能量高,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
电离辐射又区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如γ(伽玛)射线,X射线等为电磁辐射,α(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质子、重离子、裂变碎片等为粒子辐射。
3.什么是非电离辐射?
指能量低无法使物质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雷达波等。
4.什么是天然放射性?
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
1896年法国贝可勒尔(H.Becquerel)观察到硫酸铀酰钾可以使用黑纸包裹的照相底片感光,推断是因硫酸铀酰钾自发地放出能穿透黑纸的射线所致,从而发现了天然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可分为3类:
(1)铀系、钍系和锕系3个天然放射系,共49种放射性核素;
(2)不成系列的长寿命核素,如钾-40、铷-87等,半衰期一般在108~1012年之间;
(3)宇宙射线作用于地球大气层产生的核素,如氢-3、碳-14、铍-7、钠-22等。
5.什么是人工放射性?
人工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
1934年法国约里奥(F.Joliot)与居里夫人(M.Curie)使用钋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铝,通过核反应生成了放射性核素磷-30,并用放射化学方法将磷-30分离出来,首次获得人工放射性核素。
目前使用核反应堆、加速器等设施或装置生产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约有2000多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地质和科研等领域。
6.什么是环境放射性?
环境中存在的放射性,包括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
7.什么是外照射?
存在于体外的电离辐射源对机体的照射。
外照射有X、γ射线照射,β射线照射,高能α粒子照射,中子照射;
还有浸没照射,如放射性气溶胶或惰性气体的β、γ混合照射和污染的水体的β、γ混合照射等。
8.什么是内照射?
在体内沉积的放射性核素构成内照射源所致的照射。
放射性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经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
经由空气和水两种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不同环境介质(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对人体照射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当氚污染环境时,对人体内照射最重要的环境介质是空气、牛奶、蔬菜和地表水;
环境污染物是碘-131时,则可能是牛奶、蔬菜;
混合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污染环境时,最重要的环境介质可能是空气、蔬菜、鱼和水生贝壳类动物;
超铀元素污染环境时,最重要的环境介质可能是空气、鱼和水生贝壳类动物。
9.对外照射如何进行防护?
一是远离放射源。
二是缩短与放射源接触时间。
三是有效利用屏蔽物削弱射线作用于人体的强度。
隐蔽在单层砖土房内所受剂量仅为户外的1/5至1/16,在地窖内约为1/12。
在房屋内不同位置的屏蔽性能是:
里间>外间,墙角处>屋正中>门后。
乘坐车辆通过污染区比徒步通过受照剂量减少30%~60%,还可缩短在污染区的通过时间。
处理单个放射源时也应利用有良好屏蔽性能的物体,如铅砖、铁板、混凝土板。
10.对内照射如何进行防护?
采用隐蔽、佩戴口罩、避免皮肤暴露和避免食用被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和水等方法,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在已被放射性污染的场所,首先应避免扬尘,例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扬尘。
还可以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
车辆和房屋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密闭性能,可以大大减少车内或房屋内空气污染程度。
对于放射性微尘,除非在一些空气污染很严重的地区应利用防毒面具外,通常用口罩就可以有较满意的效果,但是要正确佩带口罩,防止侧漏。
11.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哪些电离辐射?
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
这种辐射来自于空间(宇宙射线),也来自土壤、水和空气中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氡气就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源。
人们也可以接触到人工辐射,最为常见的人工辐射是放射诊疗设备,比如X射线机。
人们摄入的空气、食品、水中都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沃特;
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沃特;
平均一次胸片约0.36毫戈瑞(体表入射剂量)等等。
辐射剂量可以用希沃特(Sv)和戈瑞(Gy)单位来表示。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希沃特,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希沃特,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希沃特,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希沃特,食入为0.3毫希沃特。
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
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12.α、β、γ三种射线各有何特性?
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物质的能力不同,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纸就可以全部把它挡住。
γ或X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力最强,需要适当厚度的混凝土或铅板才能有效地阻挡。
β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介于α射线和γ射线之间,它能穿透普通的纸张,但无法穿透铝板。
13.α射线如何防护?
由于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和食入,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防止皮肤和伤口被污染。
14.β射线如何防护?
β射线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
因此其防护就复杂得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15.γ射线如何防护?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采取屏蔽措施。
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
16.中子射线有什么特点?
中子是质量与氢原子相近的中性粒子,是构成原子核的重要组分。
由中子组成的中子射线是中性的粒子流,不带电,穿透能力强。
中子射线因不带电,故不具有直接的电离能力,但也像γ射线一样可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间接地使物质电离。
通常将中子按其能量由低到高分类为热中子、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高能中子。
高能中子能量在10兆电子伏(MeV)以上,而热中子与慢中子的能量分界限为0.5电子伏(eV)。
17.X射线有什么特点?
X射线和γ射线一样,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且只有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使物质间接地产生电离效应。
X射线与γ射线的不同之处在于:
(1)其能量低于γ射线;
(2)产生的机制不同,γ射线由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释放出,而X射线通常是高速电子轰击金属靶产生的。
18.放射性可以测量吗?
放射性是可以测量的。
自发现放射性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和放射性测量仪表,不仅强放射性可以测量,弱放射性也可以测量。
19.个人受照剂量怎么测量?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量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
对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片、胶片及带报警装置的各种个人剂量计,既可测量剂量率,也可测定所接受的累积剂量。
其中,热释光片和胶片需要送实验室用相关仪器测量,而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在现场就可以直接读数。
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
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再通过内照射剂量估算模式确定内照射剂量,还可直接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含量。
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如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测定方法)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目前已开发出快速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
20.防护服有几种,能防辐射吗?
防护服有三类。
第一类,是用于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服,如孕妇防辐射服,可屏蔽一定电磁辐射,但不能防护电离辐射。
第二类是X射线防护服,主要用于防护诊断X射线,不能屏蔽高能γ射线。
第三类是放射性污染防护服,用于核事故处理中防止放射性物质沾染,不能起到外照射防护作用。
二、
21.什么是核电站?
核电站是用铀或钚做燃料,在核反应堆内发生可控裂变反应,释放热能,使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动力设施。
22.什么是“核事故”?
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属于较高级别的4~7级事件。
23.核事故(核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几个等级?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为便于核工业界、媒体和公众相互之间对核事件的信息沟通而联合制定的国际核事件分级管理办法。
分级表将核事件分类为7级:
较高的级别(4~7)被定为“事故”,较低的级别(1~3)为“事件”。
不具有安全意义的事件被归类为分级表以下的0级,定为“偏离”。
与安全无关的事件被定为“分级表以外”。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用于安全重要性的迅速沟通)
级别/名称
事件性质
实例
7
特大事故
∙大型装置(如动力堆的堆芯)中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
一般涉及短寿命放射性裂变产物的混合物(从放射学上看,其数量相当于超过几万TBq(太贝克,即1012Bq)的碘-131)。
这类释放可能有急性健康效应;
在可能涉及一个以上国家的大范围地区有慢性健康效应;
有长期环境后果。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现属乌克兰)事故
6
重大事故
∙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从放射学上看,其数量相当于几千到几万TBq的碘-131)。
这类释放将可能需要全面实施当地应急计划中包括的相应措施以限制严重的健康效应。
1957年苏联基斯迪姆后处理厂(现属俄罗斯联邦)事故
5
具有厂外风险的事故
∙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从放射学上看,其数量相当于几百到几千TBq的碘-131)。
这类释放将可能需要部分实施当地应急计划中包括的相应措施以减少造成健康效应的可能性。
∙设施严重损坏。
这可能涉及动力堆堆芯大部分严重损坏、重大临界事故或者是在设施内释放大量放射性的重大火灾或爆炸。
1957年英国温茨凯尔反应堆事故;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
4
无明显厂外
风险的事故
∙放射性向外释放,使关键人群受到几毫希沃特级别剂量的照射。
对于这种释放,除当地可能需要进行食品管制外,一般不需要厂外保护行动。
∙设施明显损坏。
这类事故可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