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372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小四升五数学衔接Word格式.docx

2.除法

示例2

列式计算:

12÷

3=12÷

4=

与示例1进行比较。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

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关于0的运算

1.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一定给不能做除数。

2.计算

(1)36+0=

(2)0+68=(3)0×

68=

(4)54-0=(5)0÷

28=(6)128-0=

(7)0÷

36=(8)25+0=(9)99-0=

(10)49-49=(11)0+39=(12)0×

9=

四.四则运算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5、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练习:

125÷

15368÷

26

452÷

35657÷

28

578÷

67687÷

27

693÷

45326÷

64

987÷

66÷

987

22×

2+22÷

2210-135÷

9

120×

12+731080-3500÷

250+346

2010÷

15-11×

12

(487+2884÷

28)×

506

200×

73÷

(543-178)

(96×

3+100)÷

3

96×

2+100÷

2

4

250×

4-560÷

7

5847-4×

(470+530)

35×

8+350÷

50

195-(45+45÷

9)

43×

(324-298)

(79+21)×

(96÷

12)

(68+72)÷

(4+3)

80+(46-0)×

0

答案;

15=15368÷

26=14…452÷

35=12…657÷

28=23…578÷

67=8…687÷

27=25…693÷

45=15…326÷

64=5…555÷

45=12…624÷

38=16…542÷

54=10…987÷

6=19746÷

987=1974

2=56

210-135÷

9=195

12+73=1513

1080-3500÷

250+346=1412

2010÷

12=2

506=298540

(543-178)=365

3+102)÷

3=130

2=194

7=920

(470+530)=1000

35×

50=287

9)=50

43×

(324-298)=1118

(79+21)×

12)=800

(4+3)=20

800-600÷

(25×

4)=794

50-(24+26)÷

25=48

360÷

(60-54)=60

32+32÷

4=8

200-(76+40×

3)=4

80-60÷

5=148

0=0

175+5×

5-(37+63)=100

1800-400÷

25×

100=200

第二单元

运算法则与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定律

1.加法交换定律

实例1

(1)27+73=

(2)37+58=

73+27=58+37=

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

2.减法的简便运算

实例2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

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

还剩多少页没看?

第一种解法:

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第二种解法:

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

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

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

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

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

621-82-18=

560-178-22=

756-189-156=

3.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用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_____)

二、乘除法定律

1.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仿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实例1

50*70=125*8=40*5=11+7=4+25=70*50=8*125=5*40=7+11=25+4=

小结: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B=B*A

思考:

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

示例2

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方法一:

(25*5)*2=125*2

方法二:

25*(5*2)=25*10

比较:

(25*5)*2=25*(5*2)

实例3

(15*6)*10()15*(6*10)

(125*80)*3()125*(80*3)

(12*25)*4()12*(25*4)

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A*B)*C=A*(B*C)

注:

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总结: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

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2、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

25

=6×

=150(人)

问:

为什么要将(4+2)打上括号呢?

25+2×

=100+50

=150(人)

比较:

25=4×

2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率。

字母表示:

(a+b)×

c=×

(b+c)=×

3.除法的简便运算

(仿照减法的简便运算)

540÷

(9×

4)=620÷

2=

420÷

(14×

6)=270÷

45÷

2=

实例2

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副羽

毛球拍,花了330元。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330÷

2=66÷

2=33(元) 

(5x2)=330÷

10=33(元) 

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2=330÷

(5×

2)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式: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减法运算性质:

除法运算性质: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874-(874+1000)

329-38-62

58×

58+58×

42

125×

32

87×

53-87+87×

48

3、一本相册有32页,每页可以插5张照片,小红家有700张照片,几本相册才够用?

第三单元

小数的混合四则运算

一、小数的加、减法

1.复习准备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2=            13.4600

2.填空

3.375千克=(   )克       

7.81千克=(   )克

4.075千克=(   )克           

3.4千克=(   )克

3.口算

0.4+0.3=           2.5-1.4=      1.28+1.21=      4.6-3.2=

8.75-3.74=         4.5+5.5=      456+344=       125-25=

4.归纳计算法则

a、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

位对齐。

b、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c、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5.巩固计算(列出竖式)

3.89+0.41=12.65+5.37=

12+3.4=7.64—1.79=

16.2—8.88=6—0.83=

二、小数的乘法、除法

1.小数的乘法

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到了乘法的意义,那么小数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呢?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

1.5×

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