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2372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教案2Word下载.docx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

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

(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小讨论:

小数点重要吗?

(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

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

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

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货比三家

课本P4—P5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挂图。

一、情境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

二、玩中学。

1.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

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

2.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

(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2)自主探究比较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

(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

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元小数点前是5……

(3)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

(1)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

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反馈评价时说说如何比较0.05元与0.50元、6.00元与6.0元的方法,说说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五、总结。

买书

课本P6—P7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投影仪。

一、旧知迁移导入。

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

<

十万个为什么>

>

,花了125元,还剩下1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一起订正。

二、玩中学。

1.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

童话故事>

,花了3.2元。

他又买了一本<

数学世界>

,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题,列出算式。

2.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

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

哪一种你没有想到?

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

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数做竖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交流,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3.试一试。

(1)完成第1题。

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

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强调算理及算法。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完成第3题。

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加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力。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进行纠错。

2.森林医生。

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

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

(1)、

(2)小题,再汇报交流。

第(3)小题要关注哪些学生用了估算解决问题。

寄书

课本P8——P9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1)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

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2)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3.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3)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完成“试一试”第2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

”让学生进行计算。

1.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一练”第5题。

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

森林旅游

教学内容:

课本P10---P11

1.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

1.森林食品店。

(1)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2)明确游戏规则。

(3)根据游戏规则,同桌之间开始游戏。

学生可以先解决“我要买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

”和“30元能买哪些商品?

”这两个问题加以解决。

教师在游戏中起到裁判员的作用。

2.纪念品商店。

同桌互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1.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2.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小数,可以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的独特的发现。

1.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

2.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可以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节省开支的建议。

3.数学活动,从5元、2元、1元、1元、5角、2角、2角、2角、1角的人民币里拿出7.6元,有几种拿法?

对称、平移、旋转

单元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力目标

1、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能够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在设计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单元重点

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单元难点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教具准备

方格纸、欣赏图案。

课时安排共9课时。

对称图形-----3课时;

镜子中的数学-1课时;

平移和旋转---2课时;

欣赏与设计---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及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

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1、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