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723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 B)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萨丕尔2.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指(C)

A.词的附加意义 B.词的色彩意义 C.词的理性意义 D.词的语法意义3.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C

A.时范畴 B.态范畴 C.体范畴 D.数范畴

4.音素i和u的不同是由(D)决定的

A.音高 B.音重 C.音长 D.音质5.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6.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D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B)

A.[m,n] B.[k,x] C.[p,d] D.[s,v]

8.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B)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

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

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 )

A.席卷耳鸣地震 B.打倒切断推翻

C.发光散热出气 D.天地欢乐爱好

11.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D)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3.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 D)

A.词语搭配问题 B.意义表达问题 C.语音实现问题 D.句法结构问题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 C)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15.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 B)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实词和虚词 C.典型词和兼类词 D.体词和谓词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

“成结构”和“有意义”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17.“汽车”和“卡车”是(A )

A.上下位词 B.同义词 C.等义词 D.近义词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B)A.这样做不值得 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 C)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20.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 A)

A、象形的 B、会意的 C、表音的 D、假借的21.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 B)

A.笔画 B.字符 C.偏旁 D.部首2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D )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2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C )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24.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D )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25.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 C)A.写黑板 B.打篮球 C.织毛衣 D.寄包裹26.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 B)

A.零形式 B.语序 C.外部附加 D.内部屈折

2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 B )

A.语汇意义 B.语法意义 C.语境意义 D.蕴含意义28.从词的构造类型上看,汉语“动人”一词属于( B)A.单纯词 B.复合词 C.派生词 D.简缩词29.“老师鼓励我考大学”是( B)

A.主谓词组 B.兼语词组 C.连动词组 D.复句词组

30.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 C)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修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从声音产生方面分析,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DE )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体振动频率不同C.发音体振动幅度不同 D.发音的方法不同E.共鸣器形状不同32.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E )

A.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意义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 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

E.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

33.汉语“妈妈买的”这个词组属于(ADE)

A.体词词组 B.谓词词组 C.向心词组 D.离心词组 E.特殊词组34.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CD)A.韵律特征包括音质变化 B.韵律特征包括声调语调C.韵律特征是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不能独立存在E.长短音不属于韵律特征35.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 BCE)

A.花儿

女儿

刺儿

B.莲子 学子 男子

C.琵琶

玻璃

休克

D.妈妈 蛐蛐 仅仅

E.崇高

聪明

国家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6.韵律特征

①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②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

③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7.发音方法

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

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

③如[p]发音方法是:

塞音、不送气音、清音。

38.预设

①就话语本身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且句义乙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那么甲以乙为预设。

②预设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甲,乙依然成立。

③如“他哥哥来了”(甲)的预设是“他有个哥哥”(乙),否定了甲,“他哥哥没来”,预设仍是“他有个哥哥”。

39.义素

①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②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

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③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

[同胞][男性][年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0.举例说明什么是语义角色,它和语义指向有何不同。

语义角色是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变元进行的分类。

例如“盘子里的菜吃光了。

”其中“菜”对谓词“吃”来说,其语义角色是“受事”,“光”是

“结果”。

“他把菜洒地上了。

”对谓词“洒”来说,“他”的语义角色是“施事”,“地上”的语义角色是“处所”。

语义指向是说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例如:

“盘子里的菜吃光了。

”其中动词“吃”的补语“光”在语义上指向“菜”

;“盘子里的菜吃完了。

”其补语“完”则在语义上指向“吃”。

41.简述语言符号是一套层级体系。

①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②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

这一层又分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③音位 语素 词 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 成千 成万 无穷,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2.试从词语构造方式(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星星猩猩妈妈刚刚蝈蝈个个试试

大大方方热闹热闹

A1叠音式单纯词A2重叠式合成词A3语法重叠形式B1名词性成分B2动词性成分B3副词性成分

A1叠音式单纯词 猩猩蝈蝈

A2重叠式合成词星星妈妈刚刚大大方方A3语法重叠形式个个试试热闹热闹_B1名词性成分星星猩猩妈妈蝈蝈

B2动词性成分 试试热闹热闹

B3副词性成分 刚刚个个 大大方方

43.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

A想起来了B我们三个人一组

(1)①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

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A2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

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

(2)①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

Bl“我们”是主语,“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

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

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B1中在“我们”后停顿,

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

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

“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