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218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大学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模板文档格式.docx

文学院优良的师资队伍、深厚的学术积淀、朴实的治学风格、丰富的图书资源、先进的实验设施和广泛的学术交往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学院遵循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原则,紧密结合国家21世纪高等教育方略与我校制定的本科培养战略目标,结合本院特色和实际,从“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强素质”的教学指导方针出发,提出“学术兴院,品格育人”的理念,并将之具化为“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本,以营造浓郁的人文艺术学术氛围为依托,以合理打通不同学科界限、强调学科知识互补的科学培养计划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为保证,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和实践为手段,以党、团、学工部门和专业教师全员参与为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确保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理念顺利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说来,依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xx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学院的办学历史与综合条件,我们对xx文学院的办学做出如下定位:

1.1.1.层次定位:

xx文学院所有专业均应具备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各个学历层次的人才的资质;

1.1.2.类型定位:

xx文学院所培养的,是能够胜任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和传播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与高级应用型人才;

1.1.3.规格定位:

xx文学院应培养专业基础坚牢、综合素质优良、实践技能出众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

对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院里的师生及校友是高度认可的,但在落实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比如院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在国内同专业排名中比较靠前,只是本专业体量略小,实际授课教师不过五十人左右,他们既要忙于课程讲授,又不能放松科研的意识,所以整体上时有疲倦之感;

同时,院里六个专业均各有特点,如何使之平衡、互动地良性发展,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有随着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院内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还有一个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

1.2.培养目标:

目标:

xx大学文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已经成为世所公认的中国语言文学之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Xx大学的艺术学科与传播学科虽然历史不长,规模不大,但是师资精良,教法精严,依靠中文学科深厚的学理滋养,坚守精英教育的理念,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举得了骄人的成绩。

有鉴于此,我们将文学院的办学目标确定为:

具备培养面向21世纪的学术发展和文化进步,以文化传承和创造为职志,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优良的道德情操、健全的身心素质和卓越的实践技能,能够在语言、文学、艺术和传播的研究及应用领域开展创造性工作的一流人才所需的各项条件,成为本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以上述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指针,我们也确定了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面向21世纪的学术发展和文化进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素养,较强的读说写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本专业研究和教学的新型学术人才和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新闻、出版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高校师资,新闻出版部门从业人员和政府机关干部。

传播学系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胜任平面媒体(书刊、报纸等)和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采写、编播、摄录、主持、评论、策划等业务的高层次编辑出版、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各大传播媒体,部分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工作。

中国绘画专业的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以高水平绘画专门人才为宗旨,要求毕业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强烈的创作意识,有宽博的文化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能独立地进行绘画创作及理论研究。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高校师资、画院专业人才、美术编辑、广告企业从业人员。

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科学精神,具有丰富的设计思想和超前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胜任各类高层次设计创作的设计艺术工作者。

文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均高度认同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贯彻执行。

这方面的信息通过教学研讨、师生座谈会以及各种征求意见的途径可以得到反馈。

可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方面也不无困难。

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宽口径”与“厚基础”之间感到两难困惑,在“研究型”与“应用型”之间也有所犹疑。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已经初步找到了解决之道。

我们在加强了专业基础课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学院共同课的建设;

在强化学生人文修养的同时,也大胆尝试将科学实验引入文科教学;

在提升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辟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和第二课堂。

这些实践和探索都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坚定了我们对上述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信心。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院领导对教学工作非常重视。

在文学院,“教学无小事”、“教学神圣”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学院领导集体到每一位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都是雷打不动。

例如,xx教授无论在任校领导时还是离任之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议都是每次必到。

其他学院领导也是如此。

学院领导还积极组织和参与教学改革,陈洪教授在这方面也堪称典范。

学院领导还积极开展教改研究,发表了相关论文多篇。

院长、副院长及各系部负责人每学期都要听课不少于3门。

学院还将本科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称晋升与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学院还自自设了教改资助项目,鼓励各专业教师对本科教学中的瓶颈性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攻关,并将研究成果在本专业和学院内交流推广。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保证教学中心地位的制度和措施:

制定了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并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

建立了完善的教指委会议制度、教指委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坚持不懈;

建立了教学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的有效机制,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将教学效果和业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更重要的是,xx大学素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已经牢牢扎根在每位教师的心里。

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院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但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堪忧的意识或行为上的问题。

比如如何建立更加合理而权威的评价体系,使教学工作业绩能够像科研业绩那样得到应有的尊重,并将教学工作的业绩作为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的积极因子,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有些领导在观念上时时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也制定了一些向教学倾斜的制度和措施,可是平时却经常不自觉地淡化、忽视教学,无形中形成了对教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评职时不要”的尴尬局面;

学校的政策也是一直强调重视教学,可评职时却主要看科研方面的表现,这样容易导致老师向科研“一边倒”的倾向,觉得科研是主要的,教学则是次要的,教学过得去就行,而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科研,久而久之,也就颠倒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其实,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学才是第一位的,教好书是天经地义的,也是立身之本,学校更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学校和学院以后应该采用经济政策导向,确立本科教学的地位,不但本科教学经费专款专用,而且通过各种渠道自筹资金用于扩大和改造本科教学条件,鼓励在本科教学中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在评优、聘岗时予以倾斜。

文学院师资队伍体量偏小,即使人数最多的中文系在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同学科参评的85个单位中,排名仅列第20。

这意味着同样的教学任务只能由更少的人来完成,在科研工作相同甚至更为繁重的情况下,文学院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文学院拥有一支规模不大但师德严谨、学术精良的师资队伍。

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级名师1人,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xx大学讲席教授1人、杰出教授2人、英才教授1人。

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教育部艺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校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

在教育部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第5。

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文学院有本科生749人,专任教师103人,全院生师比为13.7︰1,全院本科生与教师比为:

7.3︰1。

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职称分布:

教授45人,占总人数44%;

副教授36人,占总人数35%;

讲师22人,占总人数21%。

各系分布:

中文系教师:

53人,其中教授:

28人;

副教授:

20人;

讲师:

5人。

传播系教师:

15人,其中教授:

3人;

9人。

东艺系教师:

9人,其中教授7人;

副教授2人。

艺术设计系教师:

14人,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5人;

讲师4人。

文化素质教学部12人,其中教授2人;

副教授6人;

年龄分布:

35岁(含35岁)以下教师19人,占总人数19%。

36-45岁(含45岁)教师27人,占总人数26%。

46-60岁(含60岁)教师48人,占总人数46%。

61岁以上教师9人,占总人数9%。

学历(学位)、学缘分布:

博士学位63人,占总人数61%。

中文:

43人。

本校毕业27人;

内地外校毕业15人;

境外高校毕业1人。

传播:

11人。

本校毕业8人;

内地外校毕业3人。

东艺:

2人。

本校毕业2人。

艺术设计:

4人。

本校毕业1人;

文化素质教学:

3人。

本校毕业3人。

硕士学位22人,占总人数21%。

8人。

本校毕业6人;

内地外校毕业2人。

内地外校毕业2人;

3人,内地外校毕业4人。

6人。

本校毕业4人;

内地外校毕业1人;

学士学位17人,占总人数17%。

内地外校毕业1人。

内地外校毕业4人。

7人。

内地外校毕业7人。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结合学校定编定岗,愿景是到2020年,在现有学科专业设置不变前提下,专任师资发展到150人,其中引进有海外学术背景的约15人;

壮大传播学系和艺术设计系师资人数各到25人左右;

建设母语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人员稳定在10人左右;

百分之六十的教授担负本科教学。

发展态势尚好,但受制约于学校大的发展环境和对我院的定位,尚无法自主决定。

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数量还是偏少,师资储备不足,现有的教学业绩是教师尤其是较青年教师奋发努力得来的,如果不能从体制机制上改进师资制度,则很难持久。

一有教师进修、出国、培训,往往遇到人员不足教学任务无人替代的困扰,教师发展遇到阻滞;

长期以往,难免学术水平提升停滞、职业倦怠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