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093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在市教育局业务主导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要求按时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

即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培养人才,才能适应企业需求。

一般来讲,中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

但是,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企业、学校、政府在如何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和各自的优势上还存在着许多困境和困惑。

2、国家对中职教育空前重视,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而针对中职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少。

河南省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落后于其他省份。

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因此研究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研究。

5、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队伍壮大,我们肩负着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及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沉积了多年的职教经验,我们有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有责任和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与河南省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事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实施方案》等,这些成果为本课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构建起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

课题组将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的深入调查,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实际,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互相联系的4个方面: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多所中职院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2)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中的原因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政府、学校和企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4)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探讨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目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对校企合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如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家教委、教育部及劳动部相关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从图书馆、电子期刊及互联网上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数值上的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3、比较研究法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参考有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

为本课题研究的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4、案例研究法以许昌工商管理学校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总结归纳,从而进行模式构建。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6月)

自2012年12月份承担课题后,学校建立课题领导机构,成立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了专家指导组、课题实施组,并对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人人负其责,个个有任务,事事有人干,从而为实验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下发的专门文件,及时传达了总课题组召开的专门会议精神,学习相关理论,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上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论证工作等。

学校请高校教授、名师到学校给课题组教师做专题培训。

专家们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了教师的认知领域,启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0月)

这一阶段,先后分别围绕中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内涵、功能和作用、特质和特点,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模式和途径等问题,组织了多次研讨会。

并邀请了专家来我校作课题指导专题讲座。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先由课题组集体研讨,分工到人撰写出相应的研究论文,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课题组召开了研讨会,在认真总结前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课题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进行了分工。

在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

为了解目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课题组成员做了广泛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目前校企合作基本现状,找出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案。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这些学校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密切关系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办学理念

在办学理念方面,我校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手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理念;

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通过对于学校有关领导和师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显示:

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部分受访者对学校的重要意义比较了解,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职校企合作更能给高职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利益。

2、专业建设

我校适应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且依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形成以财经管理为主,工、管、经、文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依托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质资源,优化整合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中职专业结构,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库。

4、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对此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资料查阅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课题组了解到几所院校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

院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专业都推行了“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企业出资用于学生的学费补贴、奖学金等,并参与课程的共同开发和教学管理,多家企业出资设立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

5、实训基地建设

对几所学校的调查显示,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这些院校成果丰硕,形成了校企投资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调查发现,由于不同的中职院校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各自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也不相同。

有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又有学校主导的实训基地和企业主导的实训基地及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

不同形式的培训基地优势互补,不可替代。

(二)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虽然我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

现将存在的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被调研的中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合作教学,有的学院校企合作的企业数目达数百家,但是这些合作大多处于较浅层次。

一些院校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意识淡薄,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学校办学模式的高度来认识,合作的意识不强,合作的诚意不足,合作的力度不够。

常见的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

2、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

(1)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

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并未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订具体实施条例,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

(2)政府宏观调控不力。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宏观调控(包括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方面)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3)校企合作缺少组织和领导保障。

大多数中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没有建立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没有成立由学校和企业领导共同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

由于缺乏组织上的保障机制,各系部、各处室就不能按照学校统一布署,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从建立符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