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2046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邮政通信发展与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是2000年至2002年三年间,国家财政安排113亿建设资金,帮助邮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三年间保持了邮政储蓄全额转存人民银行的政策。

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经过邮政干部职工四年多来的奋力拼搏,邮政圆满实现了扭亏目标。

2001年全网实现收差6085万元,全国22个省(区、市)邮政企业实现了收大于支。

全国邮政企业三年累计上缴税金52.3亿元。

邮政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三年来,邮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方针,打破邮政业务发展的传统模式,转变经营观念,走出绿色围墙,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业务。

开发了帐单函件、混合函件、邮送广告、企业明信片、电子汇兑、快递包裹、邮政物流、邮储“卡”业务等十几种新业务。

注重联合发展,国家邮政局先后与19个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了合作;

注重围绕国家大事要事,抓住迎接新世纪、申奥成功、建党80周年、加入世贸等机遇,成功策划了业务营销活动。

邮政业务收入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

2001年全国邮政业务收入达到471亿元,比分营前的1998年净增184亿元,业务收入规模三年扩大了近三分之二。

邮递类业务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5.1%,收入规模提高了53%。

邮政储蓄余额由分营初的3200亿元增加到5900亿元,业务收入翻了一番;

邮储余额市场占有率达到8%,比分营初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

集邮业务收入逐年提高。

代办类业务收入比分营初增加了33亿元,三年翻了两番多。

邮政初步形成了邮递类、金融类和集邮类业务“三足鼎立、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财务状况逐年好转

邮政独立运营后,实行了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和新的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

加大了财务集中管理力度,推行了地市核算一体化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对农村支局所实行经营承包;

建立了宏观经济运行监控指标体系和成本费用评价指标体系;

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

严格贷款审批,压缩银行帐户1159个,促进了财务状况的好转。

三年来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入量达到90%以上,现金流入量增长速度与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匹配。

有效缓解了分营初资金严重匮乏的状况。

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2001年全国邮政成本费用支出461亿元,仅比分营前的1998年增加了4亿元,增幅低于业务收入增幅17.22个百分点,实现了收入高增长,成本低扩张。

全国邮政业务费对收入的贡献率提高了45%,管理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下降了3.48个百分点。

成本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可控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业务费对收入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2.03%提高到2001年的2.94%。

在保证正常运营和建设投资的前提下,邮政企业三年共偿还债务18亿元,银行贷款由分营时的95亿元减少到77亿元。

(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固定资产新增230亿元,总值达到797亿元,是“八五”期末的2.9倍。

新增生产用房662万平方米,新建报刊亭2.4万个,信报箱群1560万格口。

全网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实现了邮政专用信息网建设零的突破;

完成了“绿卡”系统改造,实现了全国97%以上县市的通存通取,联网网点达到2.2万个,ATM达到5452台;

建成了电子汇兑系统,覆盖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联网网点达到8320个;

组建了由10架飞机、近500节火车车厢及4.6万辆汽车组成的集散式立体快速运输网络,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304个地市。

全国7.7万个邮政营业网点中,电子化支局近2万个。

邮件运输、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

(四)邮政改革不断深化

三年来,各级邮政部门不断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力度。

在人事制度上,以“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实施了人才工程,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取、任前公示,建立了新的选人用人机制。

在用工制度上,采取灵活有效的用工方式,实行定岗定编、技能考核、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待岗、培训、转岗、下岗。

在分配制度上,国家邮政局制定并不断完善对各省局的工效挂钩办法,全国普遍实施了以岗定薪的工资制度改革。

各地采取经营承包、风险抵押、计件计效、百元收入工资含量等多种分配方式,拉开个人分配差距,较好地发挥了工资分配的激励杠杆作用。

三年邮政部门分流人员5.8万人,其中减少正式职工3.7万人,从业人员由分营初的56.4万人减少到50.6万人。

邮政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2万元,比分营初提高了4万元。

(五)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三年来,邮政部门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切实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通过推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组建航空快速网,优化网路结构,调整作业组织,实现了各类邮件的全面提速。

省会城市之间函件时限平均加快1〜2天,全国21个省会城市与省内地市间互寄的特快专递邮件全面实现次日递;

北京、天津等19个城市互寄的特快专递邮件次日递率平均达到85%以上。

通过深化投递体制改革,实现了县以上城市城区范围内包裹免费投递到户。

邮政营业网点的服务更加规范,全国县以上城市规范化服务窗口达到80%以上。

许多网点延长了营业时间,增加了服务品种,绝大多数省会以上城市开设了24小时营业网点。

全国邮政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监督检查体系,聘请了许多社会监督员。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邮政赢得了用户,拓展了市场,成为社会评价较好的行业之一。

(六)对外开放不断推进

1999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

目前,中国在万国邮政联盟(UPU)担任行政理事会主席的职务和经营理事会理事国,中国邮政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通邮关系,并且与著名的国际快递公司、全球性的汇款公司、国际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中国邮政正在稳步进入更广泛的国际业务领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此外,职工收益也逐年增加。

全国邮政计提工资总额及相关费用,由分营初的85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46亿元,三年增长了72%。

职工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营业场所设施更加完备,减少了手工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劳动保护措施得到较好落实。

职工生活条件明显改观,住房、福利、医疗等方面均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上。

实现了企业效益和职工收益的共同提高,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国家邮政局)

【2002年邮政发展综述】

2002年,是中国邮政巩固和扩大“三年扭亏”成果,奋力推进良性循环的一年;

是全行业干部职工克服各种困难,在邮政事业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胜利前进的一年。

各级邮政部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全员素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效益年”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各级邮政部门扎实开展“效益年”活动,向市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资产要效益,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切实提高全网收入质量和运行效率,保持了邮政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

“效益年”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完成了三大目标。

邮政业务收入完成51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利润达到1.2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36万元,比上年提高12.7%。

三大目标全部超计划实现,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收入增长幅度高于成本增长1.2个百分点;

全行业收支系数为96.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现金流状况也有所改善。

三是各地区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东部地区效益显著增加,中部地区收入稳步提高,西部地区减亏效果明显。

2001年扭亏的21个省没有一个出现返亏;

2002年又有一个省扭亏为盈。

(二)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一是为国家的大事要事提供了优质服务。

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十六大”邮票的发行,再度与香港、澳门邮政合作发行了中国足球队首次进入世界杯的三地邮票小全张,烘托了喜庆的气氛。

二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服务。

通过开展“三进”工程,使邮政服务深入到千家万户,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三是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服务。

通过实施“村邮工程”和拓展种子等生产资料邮购业务,为农村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发挥了作用,邮政成为农民的贴心人。

四是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邮政部门严把收寄和验视关,有效防范了利用邮政渠道制造社会不稳定事件。

与此同时,全面实施“邮政服务形象”工程,使整体服务质量又有新的提高,社会对邮政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

(三)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各级邮政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致力于邮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注重传统业务的深层次开发,保持了邮储、速递、报刊业务稳定增长,促进了函件和包裹业务的较快增长,并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代办电信、代办保险、电子信息类等新的业务增长点。

加快网络结构调整步伐,基本完成了邮区中心局建设,调整了生产作业组织,加快了邮件“三状化”处理和“容器化”运输的推广进程。

调整投资结构,压缩基建规模,加大技改比重,保证了生产经营急需项目的建设和投产。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快实施“邮政人才工程”,邮政三支队伍建设有新进展,全员整体素质有新提高,在岗职工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在岗职工共减员2.4万人。

调整资产结构,盘活了闲置资产和库存集邮品。

全年出租房屋和设备的收入达到4.6亿元,是2001年的3倍。

此外,通过加强大用户工作调整了用户结构,培育了一批大客户;

通过出台特殊政策扶持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邮政信息化迈出新步伐

一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完成了邮政专用信息网建设,广域网全部完成了初验,局域网全国中心和21个省中心完成了初验,绿卡二期工程也基本结束。

邮政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完成了终验,邮政内部电话扩容工程进展顺利,电子邮政示范工程完成了设备安装。

电子化支局数量不断增加。

二是加快了邮政专用信息网的应用。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已上网运行的6个应用系统的功能。

新开发了中心局生产作业、邮运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了邮区中心局物流平台。

推广应用了网络分拣技术、汉字识别码址校验技术等新技术成果。

基本完成了银联卡的改造和上线,绝大部分省开通了银联卡业务。

开发了电子汇兑业务,年初全国范围内取消了沿袭百年的实物汇票传递,10月份又开办了2小时汇款业务。

电子汇兑联网网点年底达到16940个,最高日处理业务量超过160万笔,深受社会好评。

三是加强了信息队伍建设。

着手组建了邮政自己的软件设计与开发队伍,加强了软件开发的介入深度,逐步实现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自主化。

(五)管理创新不断深入

一是加大了行业管理力度。

继续推动邮政立法工作,完成了《邮政法》(修改稿)的上报,扩大了地方立法范围,有10个省出台了新的地方性邮政法规。

到2002年底共有22个省(区、市)颁布了26部邮政法规或规章,争取了地方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过路过桥费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