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1319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第2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

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

毒疮。

③瞀(mà

o)眩:

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

带领。

⑤斫(zhuó

):

砍。

⑥亟(jí

急忙。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卧于榻下

B.世居/晋宁洪洞县

C.拔/白刃吓抑母

D.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蔽(     )

(2)之(     )

(3)语(     )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曰:

4.选文中王敬臣和孙抑的“孝”分别体现在哪几件事情上?

请简要概括。

二、[2017·

舟山改编]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

至能奏曰:

“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

”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

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至虏庭,纳之袖中。

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

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

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

“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

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

”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

至能犹伏地。

再传宣曰:

“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

”至能再拜而退。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至能将回,又奏曰:

“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

”虏主许之。

报书云:

“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

”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

即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A.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

B.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

C.殿上观者/皆失色

D.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1)反(     )

(2)就(     )

(3)许(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

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

请简要分析。

三、[2017·

镇江改编]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

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

上曰:

“先生老矣,明年可无复来。

”濂稽首⑧谢。

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

“宋先生其来乎?

”盖忘前语也。

久之不至,曰:

“其阻风乎?

”使使视之江口,不至。

曰:

“其有疾乎?

”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

已而,入宫。

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

“何为食素?

”曰:

“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⑩。

”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

“不及罪死。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得稍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久之,其孙慎⑪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

后复力救曰:

“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

且濂居家,必不知情。

”乃免。

(选自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释】①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

②宠渥:

皇帝的宠爱与恩泽。

③致仕:

交还官职,即辞官。

④万寿节:

古代君主的生日。

⑤恩数犹洽:

依然蒙受皇恩。

⑥陟:

登。

⑦踬:

跌倒。

⑧稽首:

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⑨孝慈:

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⑩冥福:

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间所享之福。

⑪慎:

人名,指宋慎。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

B.上/与宴

C.闻宋先生/今日赐死

D.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明年(     )

(2)左右(     )

(2)遽(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宋先生其来乎?

(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4.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

四、[2017·

长沙改编]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先府君①。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

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

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

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

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

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③铨:

作者蒋士铨自称。

④愁蹙状:

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

亲戚和乡邻。

⑥吟哦声:

读诗的声调。

⑦少痊:

病体略微好转。

⑧扑之:

责打我。

A.时/府君年四十余

B.历/困苦穷乏

C.母/与铨皆弱而多病

D.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

(1)堪(     )

(2)俟(     )

(3)怠(     )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4.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五、[2017·

广东改编]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

“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A.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B.频立/战功

C.已而/立大功

D.登/辅弼书史策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是时(     )

(2)被(     )

(3)尚(     )

(1)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2)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

4.本文在表现狄青品格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文段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