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0861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规划洞口生产生活场地平面布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修建生产用房及设施,配齐并安装好各种生产用设备。

5技术要求

5.1必须按照设计工法进行洞口段开挖作业,以及做好洞口段防护;

5.2必须按照设计洞门型式做好洞门施工。

5.3严格按照设计文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及《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施工;

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1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页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洞门施工工艺流程

6.2.1端墙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

见端墙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

6.2.2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

见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处理危石、地表清理

洞口截排水系统施工

按设计进行地表预加固

分层开挖

喷锚支护边仰坡

不合格

处理

预支护

安装进洞钢架或套模

按正常工序进洞施工

结束

端墙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

截排水沟施工

洞口段及洞门基础开挖

与设计不符

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支立模板

与设计相符

浇筑钢筋砼

拆模

衔接排水设施

施作洞门铭牌

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作截排水沟

地表加固

洞口超前支护

开挖、初期支护

地基处理

浇筑仰拱钢筋砼

施作防排水设施与洞内外衔接

立洞门模板、与洞口衬砌段整体浇筑砼

与浇筑砼同步分层安装坡面模板

拆模

拱墙背后超挖部分回填

施作洞口排水设施、坡面绿化

7施工要求

7.1施工准备

洞口施工前应清理洞顶坡面,做好地表排水,封闭洞顶地表裂隙,夯填整平洞顶低洼、孔洞等。

当洞口山坡局部土石失稳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清刷、支挡等有效防护措施。

洞口段要做好良好的排水系统,以确保边仰坡及隧道的安全,洞口有沟渠等通过时,应采取引排和防渗、防冲淤等措施。

7.2洞口段开挖及防护要求

洞口段工程应结合洞口相邻工程及场地布置统筹规划、及早完成,施工期尽量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

7.2.1洞口段施工注意事项

7.2.1.1洞口段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做好有效防护。

7.2.1.2洞口段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7.2.1.3洞口段边、仰坡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

7.2.1.4洞口段开挖至隧底高程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及出水口,并与洞外排水系统协调连通。

7.2.1.5偏压洞口施工应先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进行开挖;

开挖方法应根据地形情况选定,避免人为因素加剧偏压。

7.2.1.6施工便道的引入和施工场地的平整应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和对洞口岩体稳定的影响。

7.2.2洞口段开挖

7.2.2.1洞口土方采用机械施工时,边、仰坡应预留约30cm的整修层,用人工刷坡并及时夯实整平成型,防止超挖,保证边、仰坡平顺,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7.2.2.2洞口土石方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结合正洞开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形成进洞面(洞脸)及边、仰坡,边、仰坡防护和处理措施应同时考虑防止洞口段产生整体滑动。

7.2.2.3洞口石方开挖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严禁采用洞室爆破,边、仰坡开挖应采用松动控制爆破并预留光爆层,光面爆破成型。

施工中应按批准的爆破施工设计方案组织施工,严禁超量装药。

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

7.2.2.4开挖后坡面应稳定、平整、美观。

7.2.2.5当洞口段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时,提前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并应适当放缓坡率,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边、仰坡的稳定。

7.2.3隧道施工前,洞顶地表水的处理

7.2.3.1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7.2.3.2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

若采用喷锚或砌石护面,坡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

7.2.3.3洞顶天沟及截、排水沟槽宜采用水泥砂浆或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防止下渗,确保排水畅通。

7.2.3.4洞口顶部地表的凹坑须填平并进行地表防渗水处理,洞口段的截、排水系统应与其他工程排水系统顺接,排水接入两侧路基边沟内,并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锥体、农田、房舍。

7.2.4洞口地表加固处理的措施

当洞口位于软弱、松散地层或堆积层时,应按"

先加固、预支护、后开挖"

的原则施工,对永久性防护应按照设计在隧道施工的初期及早完成。

根据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洞口地表可采用下列加固处理的措施:

7.2.4.1地层为堆积层、断层破碎带、砂砾(卵)土、砂土时采用地面注浆措施预加固

7.2.4.2有地下水地段,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浆止水。

7.2.4.3地下水位较高的粉砂土、砂质粉土或淤泥质夹薄层砂性土的富水地层、且不适合于注浆堵水的隧道洞口段首先进行井点降水。

7.2.5洞口浅埋、软弱破碎段支护措施

洞口浅埋、软弱破碎段结合设计方案考虑采用管棚、小导管、锚杆等超前支护措施。

7.3洞门施工要求

隧道洞门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并及早完成。

7.3.1端墙式洞门施工

7.3.1.1端墙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筑,端墙及挡、翼墙的开挖轮廓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7.3.1.2端墙及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可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

7.3.1.3端墙及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设计要求处理外,还要求在软弱地基分界处设沉降缝。

7.3.1.4端墙与洞口衬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7.3.1.5端墙的泄水孔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及时连通。

7.3.1.6隧道洞门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施工缝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7.3.1.7隧道洞门的截、排水设施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顶部水沟置于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填密实,必要时应加以铺砌。

7.3.1.8隧道洞门检查梯、隧道铭牌、号标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7.3.2斜切式洞门施工

7.3.2.1斜切式洞门坡面较平缓的,应尽量与自然地形坡度相一致,为避免开挖边、仰坡时局部坍塌破坏原地貌,采用非爆破方法开挖。

7.3.2.2洞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回填边、仰坡超挖部分,恢复自然地形坡面。

7.3.3浇筑混凝土洞门的模板及拆模

7.3.3.1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洞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设计。

7.3.3.2斜切式洞门斜坡面内外模板和挡头板应专门设计和制作,配套使用。

7.3.3.3模板及支(拱)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施工前应进行计算后方可实施。

7.3.3.4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

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

7.3.3.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7.3.3.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清理干净。

7.3.3.7拆除模板及支(拱)架的条件:

当洞门结构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

当洞门结构跨度小于等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

8劳动组织

8.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8.2施工人员应结合项目部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专职安全员

工班长

1~2人

现场机械设备指挥人员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机械工、钢筋工、普工

20~3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9设备机具配置

为实现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结合隧道施工工期要求,进行施工机具及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如下: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机

2

砂浆搅拌机

喷砼用

3

自卸车

4

插入式振动器

5

湿喷机

边、仰坡处

6

锚杆钻机

7

管棚钻机

10洞口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0.1一般规定

10.1.1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

10.1.2边、仰坡应自上往下开挖,不得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后及时进行防护工程施工。

10.1.3边、仰坡地质条件不良时开挖前应采取稳定措施,当采用抗滑桩、钢管桩、地表注浆等方法对洞口地表进行加固处理时,其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边、仰坡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表及坡面情况,发现开裂、滑动等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10.1.4边、仰坡周围的排水沟、截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修建完成;

隧道洞门的排、截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顶部水沟置于填土上时,必须将填土夯填密实。

隧道洞口及缓冲结构物的排、截水工程应与路基排水系统合理连通。

10.1.5隧道门端墙和缓冲结构物土石方的开挖避开雨季和雪融期,开挖后及时施作端墙、翼墙、缓冲结构和挡护工程。

10.1.6隧道门及洞口段衬砌尽早施工以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

隧道门和缓冲结构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基坑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筑。

10.1.7隧道门端墙和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变形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泄水孔排水通畅。

当设计对泄水孔无要求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7.1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按梅花状各设置一个泄水孔。

10.1.7.2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反滤层。

10.1.8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