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0711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锈钢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镍矿/NPI15

1、全球不锈钢镍矿来源15

2、中国不锈钢原料变迁:

红土镍矿替代硫化镍;

印尼NPI替代中国NPI17

3、镍矿:

印尼出口政策变动引领镍价变化18

四、不锈钢下游:

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需求维持两位数增长22

1、不锈钢需求分散,日用家电等占比较高22

2、市场渗透率提升,医疗、化工为新的需求增长点25

五、国内上市不锈钢企业对比25

YQ促发不锈钢下游渗透率提高,不锈钢表需4月份以来双位数增长。

3月份YQ恢复后,国内有色、黑色等工业品价格和需求多呈现V型反转。

国内不锈钢需求二季度以来持续双位数增长,表观需求增速位居所有工业品首位。

微观调研显示,后YQ时代,医药、石化、建筑等领域的不锈钢需求出现新增亮点。

需求渗透,叠加上游供应洗牌,不锈钢行业个股值得关注。

我国不锈钢产能世界第一,但短板在于镍矿稀缺和高端成品工艺空白。

2019年,全球不锈钢产量5222万吨,中国产量占比56%。

但我国镍矿资源仅占全球3%。

且国内镍矿多以硫化镍为主,多用于生产纯镍。

受制于国内资源限制,我国镍矿资源基本来自菲律宾和印尼的进口。

2014年以来,为发展其国内工业,印尼镍矿出口政策频繁变动,促发国内不锈钢供应洗牌。

另一面,我国大量不锈钢高端材仍依赖于进口。

尽管我国已经在压力容器行业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核电用挤压不锈钢等刚实现了进口替代,但仍有大量高端新材料领域属于空白。

印尼仍为镍价重要扰动因素,贸易流通形式由镍矿过度至NPI。

铁水、镍、铬铁合金等原料成本占不锈钢生产成本70%左右。

镍金属(镍铁、金属镍、废不锈钢)占不锈钢生产成本55%,铬金属占总成本17%。

全球镍价波动幅度较大,铬价整体价格比较平稳。

因此,市场对不锈钢成本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镍矿。

印尼作为全球第一大镍矿生产国,其红土镍矿占全球比例40%。

2013年之前,全球镍矿出口贸易以印尼和菲律宾为主,两国出口量占全球贸易总量80%以上。

2014年以来,印尼开始限制镍矿原矿出口。

印尼原矿出口禁令倒逼印尼出口形式由原矿转为镍铁(NPI)和不锈钢成品。

自2014年青山、德龙、新兴铸管、万向集团等中国企业纷纷在印尼投资不锈钢产业链,印尼镍铁(NPI)和不锈钢产能迅速增加回流至中国。

需求高增长,看好镍矿资源优势或工艺领先的不锈钢企业。

经历2013年以来印尼镍矿出口政策反复波动后,产业链利润更多被上游镍矿资源垄断,下游冶炼企业盈利空间收窄。

对于不锈钢产业链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无非两个方向:

占有镍矿资源/轧制工艺精进,前者靠量,后者靠质。

不锈钢需求端渗透率持续提升,供应端成本梯度高,建议关注成本处于优势或产品工艺存在差异化的不锈钢个股。

一、不锈钢定义和分类

1、不锈钢定义和分类

不锈钢是铬含量≥10.5%、碳含量≤1.2%的钢,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

由于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环境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高强度、高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军事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电工行业、航空航天、船舶等还是在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从外型上区分,不锈钢可以分为板材、长材和型材。

板材是不锈钢产品中最大品类(占比80%),长材其次(占比18%),型材占比最少(占比2%);

按照不锈钢成分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Cr系(400系列)、Cr-Ni系(300系列)、Cr-Mn-Ni(200系列)、耐热铬合金钢(500系列)及析出硬化系(600系列)。

目前国内不锈钢产品主要以300、400、200、三个系列为主。

其中,300牌号占所有不锈钢产量约一半,常见牌号为304。

除此之外,按照金相组织,不锈钢分为:

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等。

产业链环节上,不锈钢冶炼企业通过采购铁矿石、镍矿石、铬矿石、废不锈钢等,通过电炉或高炉冶炼成板材、棒材和型材。

中游深加工企业再通过深加工将不锈钢初级产品制作成各种最终产品,流向石化、电力、家电、建筑等各类终端应用领域。

与普碳钢不同的是,不锈钢下游分散,定制化程度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加工流向终端。

生产加工环节过多决定了对该行业需求跟踪相对困难。

2、不锈钢冶炼工艺

不锈钢冶炼设备主要为初炼炉+精炼炉。

初炼炉只起熔化初炼作用,负责向精炼炉提供初炼钢水,包括感应炉、电弧炉或转炉等;

精炼炉的功能主要是降碳保铬同时伴随脱硫,以AOD(氩氧精炼炉)为主。

石彩霞等在《不锈钢冶炼流程分析与比较》中,根据工艺设备的不同,将不锈钢冶炼工艺主要分为一步法、二步法和三步法,以及新型一体化生产方法。

早期一步法是指在一座电炉内完成废钢融化、脱碳、还原和精炼等工序,目前已经被市场淘汰。

新型一体化法,采用部分低磷或脱磷铁水代替废钢,将铁水和合金作为原料进入AOD炉进行不锈钢的冶炼,由此形成了新型一步法冶炼工艺(多为RKEF一体化模式,下文将单独阐述)。

二步法工艺代表为:

EAF(电弧炉)+AOD。

不锈钢冶炼企业通过外购镍铁块、废钢及镍板作为原料,由电炉熔化后得到钢水,兑入精炼炉进行成分调整,然后由连铸机浇铸成板坯,送到热轧进行轧制并经热酸退作业后生成不锈钢等钢材产品。

二步法可生产除超低碳氮以外的所有不锈钢品种,该工艺较为主流,占比70%。

三步法为:

EAF(电弧炉)+AOD+VOD(真空精炼炉)。

三步法是在二步法的基础上,增加了VOD。

三步法有良好的脱氮效果,产品范围广、质量高,可生产超低C、N钢,气体及夹杂物含量低,多用来生产超低碳、超低氮的不锈钢。

伴随红土镍矿对硫化镍原料的取代,2010年以来,新型的RKEF一体化模式逐渐兴起,目前采用这一冶炼工艺的产能占比10%左右。

所谓的RKEF,指的是利用红土镍矿炼精制镍铁的回转窑-矿热炉工艺技术,其工艺主流程为:

红土镍矿+RKEF(回转窑+矿热炉)+AOD+浇铸+轧制。

该工艺由于生产成本低,能耗低,2013年以来被广泛追捧。

RKEF工艺传统上为镍矿冶炼环节,2010年青山集团旗下鼎信实业首创RKEF与不锈钢冶炼结合直接结合,从而实现了不锈钢冶炼技术革新,也奠定了青山集团不锈钢行业的领先地位。

经历2013年以来印尼镍矿出口政策反复波动后,全球镍矿资源溢价持续凸显。

对于无镍矿资源的冶炼企业,依据其工艺不同采购镍板或者镍铁。

产业链利润更多被上游镍矿资源垄断,下游冶炼企业盈利空间收窄。

二、国内外不锈钢供应及成本

1、全球不锈钢供应分布

截止2019年,根据ISSF统计,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达到5222万吨,同比增长2.9%。

其中,中国不锈钢产量2940万吨,同比增长10.1%,全球除中国外不锈钢产量2282万吨,同比下降5%。

2000年以来,中国不锈钢产能产量快速扩张,2000年,中国不锈钢产量占全球比例仅3.8%,2014年中国占比首次突破50%,2019年中国产量占比56%。

除中国外,其他主要生产不锈钢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

欧洲(13%)、印度(7.5%)、日本(5.7%)和美国(5%)。

单位:

%单位:

万吨

我国不锈钢产能稳居世界第一,随着镍矿资源国印尼对下游不锈钢产业的积极布局,印尼不锈钢产能至2025年有望跃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9年,印尼已建成不锈钢粗钢产能300万吨,在建产能150万吨,拟建产能150万吨。

预计2025年,印尼不锈钢产能或将突破800万吨。

我们后面镍矿部分也会提及,为鼓励国内投资,印尼2014年开始禁止镍矿原矿出口后,中国投资方大量涌入当地不锈钢产业链投资。

目前,已经建成的不锈钢产能全部为青山集团,德龙系年内即将投产,而其他新兴铸管、金川等更多集中于镍铁产能建设。

考虑中国已经对印尼不锈钢产品进行反倾销,短期来看,上游镍铁产能建设和投放的确定性更高,不锈钢产能投放慢于预期。

产能结构有待优化,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2019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能增长7.5%至4300万吨,未来1-2年仍有540万吨左右不锈钢产能等待投产。

综合来看,国内不锈钢产能总体过剩,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多维持在70%以内。

万吨,%

中国不锈钢生产竞争激烈,领先企业优势领先,高成本产能面临持续洗牌。

2019年全国不锈钢总产量2940万吨,前10家产能集中度超80%。

其中,青山集团一家2019年国内产量就达到114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比例30%以上。

且青山集团产品以300系为主,300系市场中,青山份额占比近60%。

青山、德龙、太钢等领先不锈钢企业在成本、技术上具备核心优势,随着印尼低成本NPI回流国内,国内不锈钢产能将经历新一轮洗牌。

区域方面,我国形成了福建、广东、广西和无锡四大集群。

其中,福建围绕青山集团为全国第一大不锈钢产业集群;

广东地区集中日用不锈钢制品生产,广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年不锈钢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无锡周边则以不锈钢板材等工业材深加工为主,企业以江苏德龙等为主;

另山西地区围绕太钢不锈打造太钢不锈钢产业园,是国内主要的不锈钢出口基地。

不锈钢供应呈现较大的结构性分化,根据不锈钢行业协会公布的分牌号产量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民营企业产能快速投放,中低端(200系和400系)产量不降反增:

2015年200系和400系产量共占47.6%,2019年共占53.5%。

与此同时,高端双相不锈钢产能同样在积极推进,双相不锈钢产量占比自2015年0.26%提升至2019年0.62%。

目前国内双相不锈钢产品主要在油气输送、化学品船制造、核电、建筑等领域拓展。

技术分化,工艺之间存在明显梯度差

成本方面,不锈钢行业成本主要包括铁水、镍、铬铁合金等,原料成本占不锈钢生产成本70%左右。

根据2019年数据测算,镍金属(镍铁、金属镍、废不锈钢)占不锈钢生产成本55%,铬金属占总成本17%,电费等占比20%,其他成本仅占8%。

从2011年以来,全球镍、铬市场价格来看,镍价波动幅度较大,铬价除了2017国内供给侧导致阶段性缺口外,整体价格比较平稳。

由于镍、铬等合金金属价格波动极大,为规避原料价格风险,行业通常采用“合金附加费制度”进行定价。

即,不锈钢价格=基础价+合金附加费。

整体来看,不锈钢行业利润仍随原料和供需波动,且中低端产品利润随着产能持续投放中枢下移,呈现明显周期性。

2016-2017年,以304不锈钢冷轧为代表的行业平均毛利中枢为1100元/吨,2018下半年至今这一中枢下移至500元/吨。

利润中枢下移印证不锈钢行业整体竞争激烈,供应端相对过剩。

%单位:

美元/吨

%

但不锈钢冶炼和原料配比工艺分化极大,不同冶炼企业成本之间存在明显的梯度差。

根据51bxg等资讯统计,国内不锈钢产能根据工艺和原料的差异可划分为四类配比:

其中,我国采用普通配比的不锈钢产量约占30%-40%,代表企业为宝钢、太钢;

采用高镍铁配比的包含RKEF一体化模式,产量占比30%以上,代表企业为青山、德龙。

这个两种工艺配比对镍铁的镍含量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10%-12%以上的高镍铁。

低镍铁和纯镍配比模式由于长期不具备成本优势,目前采用的企业比例较低。

RKEF一体化模式获取了上游镍矿部分溢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