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061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工建筑物实训报告Word下载.docx

第三节五莲山潮白河

第五章实习体会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现场参观和技术人员的讲解,了解我国及省治水的历史;

了解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了解传统水利与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含义;

了解已建和在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

了解水利工程的运用情况和除险加固情况;

熟悉土石坝、水闸、渡槽、渠道、倒虹吸、堤防等水工建筑物工程的作用、布置、组成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工程施工及组织管理情况和招、投标的情况。

使同学们增加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领会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下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习,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水利事业、乐于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二、实习地点

水利学院水轴工程、日照水库、五莲山潮白河

三、实习容

⑴观看录像,了解我国及治水的历史及水利发展的情况,以及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情况。

⑵学习中央一号文,了解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

⑶实习工程概况

①学院水轴工程:

工程建设的意义;

工程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日照水库:

枢纽工程的建设背景、工程的作用、水工建筑物的组成情况,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除险加固情况和工程的综合运用管理情况,了解该工程对日照当地经济的影响,了解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解工程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

③五莲山潮白河:

工程领导人员及导师讲解,观看鸟瞰图,到施工现场参观

第二章录像部分

一、我国及水利建设成就及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差异大,水旱灾害频繁。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受利于水,受害于水,与水灾干旱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综观五千年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水斗争的历史,但在这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万顷良田被淹没,千百万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广大水利建设职工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5年,跨世纪特大型水利枢纽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开工,水利立法的不断完善,水利投入的不断增长,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水患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一时期是党中央、国务院最重视水利的时期,也是水利发展最快的时期。

当前世界多数国家出现人口增长过快,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城镇供水紧,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都与水有密切联系。

水灾防治、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1、防治水灾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进一步结合,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占重要地位;

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向综合性、多目标发展;

3、水利工程的作用,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更多地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服务;

4、大区域、大围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如跨流域引水工程,将进一步发展;

5、由于新的勘探技术、新的分析计算和监测试验手段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复杂地基和高水头水工建筑物将随之得到发展,当地材料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水工建筑物的造价将会进一步降低;

6、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将逐步加强。

治水的历史悠久,人民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齐鲁上构绘了一幅史无前例的、宏伟的治水蓝图。

50年代,水利工程的建设者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创了治水奇迹:

为沂沭河流域的洪水出路开山辟岭;

在百余万亩盐碱荒地上,建立起了科学的引黄灌溉、排水系统;

在全省各主要河道上,修建了百余座大中型水库群和多种多样的群众性小型工程。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由干部、技术人员和千百万民工组成的治水大军,为这些伟大事业,夜以继日,忘我劳动,常年战斗在工地上,以青春甚至生命,在构绘的这幅治水蓝图上,实现了他们人生的自我价值。

这是艰苦奋斗的年代,是创业的年代,也是为水利奠定基础的年代。

60年代初,海河、淮河流域平原,连续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最大受灾面积达全部耕地的80%;

涝碱相随,盐碱地突增1倍。

在治水上,由于只蓄不排,对洪水不是疏导而是截堵,结果造成水灾面积扩大,省、地、县、乡之间,堵水扒水矛盾迭起。

特别对引黄灌溉,社会上提出很多质疑、批评。

广大水利工作者在困难中,分析、探索,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挫折使人进一步认识到在黄淮海平原治水中,包括大规模发展引黄灌溉,都必须从排水入手。

当时,把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引黄灌溉暂时停下来,虽然是一副苦药,但对以后积极慎重发展引黄灌溉起了重要作用。

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就是从防洪除涝开始的。

70年代前后,在治理淮河、海河平原中,齐鲁儿女再振雄风。

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工程搞得扎实有效。

治理后,在历次抗洪斗争中都取得了巨大效益。

在山区,已建水库虽在历次抗洪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遗留了大量尾工,其中不少险象丛生,个别水库甚至面临跨坝危险,亟待除险加固。

实践使人们认识到,50年代建成的大批水库和引黄涵闸,虽然具备了蓄水、引水条件,但真正能达到灌溉增产,还需要大量的灌排渠系配套和完善的管理。

否则,只能大水漫灌。

在易涝易碱的黄泛平原,大水漫灌不仅不能增产,还造成了大面积土地盐碱化并加重洪涝灾害:

已经建成的大批水库,没有灌溉工程配套,同样不能增产。

例如,东平湖水库曾经蓄水20余亿m3,由于灌区没有开发,只得把水白白放掉,还因泥沙淤积减少数千万立方米的库容。

60—70年代,是水利事业经受挫折及考验的年代,是曲折前进的年代,是黄淮海平原洪涝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的年代。

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水利必须为包括农业在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全社会服务。

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为社会所公认。

1989年建成的引黄济青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就是以工业、城市供水为主兼顾沿途农业和人畜饮水的综合性基础设施。

90年代,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水利投入的增加及水利经济的发展,都为水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水利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污染严重和地下水大面积超采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水利工程老化、退化;

病险水库加固和已建工程的续建配套任务仍然艰巨;

特别是水利事业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等重大问题,仍有待于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

二、红旗渠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位于省市(原林县),市处于、、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

红旗渠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底宽6.5米,渠墙高3.5米,纵坡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35.2万亩;

第二干渠向东南,经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6公里,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

灌溉面积11.6万亩;

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0.9公里,渠底宽2.5米,渠墙高2.2米,纵坡1/3000,设计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4.6万亩。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

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

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

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

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

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成龙配套的大型体系。

三、黄河小浪底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省市孟津县小浪底,在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市40公里。

上距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省花园口128公里。

是黄河干流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

总装机容量为15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

防洪标准由目前的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

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

四、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至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年入海水量近10,000亿立方米,总落差5800多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8亿千瓦。

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全面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展开了大规模的勘测、规划、科研和论证工作。

通过全面规划和反复论证认为:

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

长江自奉节至近200公里的江段,穿越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三段大峡谷,长江三峡为该三段大峡谷的总称。

位于西陵峡中段的省市境的三斗坪(距下游的洲坝水利枢纽38公里),江谷开阔,花岗岩岩基坚硬、完整,并可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近5000亿立方米。

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勘测、规划、论证、审定后,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特选址于该地─三斗坪。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

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9亿度。

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

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

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约10,260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约293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约2715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约28.1吨。

准备期2年。

主体工程总工期15年,第9年开始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第一批机组发电。

水库最终将淹没耕地43.13万亩;

最终将动迁113.18万人。

按1993年物价水平计算,静态总投资954.6亿元,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

移民安置300.7元;

输变电工程153亿元。

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第三章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2011年新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令全社会更为关注水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和新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小型水利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