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96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保持施工措施Word下载.docx

1、工程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

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中心城区引供水工程以三座店水库为水源,通过建设净水厂、输水管路和配水计量站,向赤峰中心城区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

输水管路总长42.45公里,由三座店水库尾水涵作为取水口,取水头部采用2根1.6m管道,约80m,后接2根直径为1.2米的管道自流引水至水库坝下3公里处的净水厂,经净化处理后,同槽双管输送至红山工业园区配水站,工程设计每年可向中心城区供水4465万m³

,日供水量12.23万m³

项目建成后,可极大改善中心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紧张状况,大幅减少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对保障中心城区长远用水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单体工程概况

1.2.1净水厂工程概况

净水厂工程位于K3+200,是三座店水利枢纽中心城区引供水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用水通过三座店水库用管道引至净水厂,在净水厂净化后水质达到标准后,向赤峰中心城市供水。

净水厂的主要建筑物包括辐流沉淀池、净水间堆场、清水池、锅炉房、变电所、综合楼等构造物。

1.2.2配水站工程概况

西水地配水站建筑物包括2个清水池、调度控制中心、调流阀室、警卫室等。

西水地配水站是城区引供水工程的末端,工程征地约23.5亩,配水站的建筑面积10000㎡,包括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

1.2.3管道工程概况

输水管道工程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与红山区红庙子镇之间,取水头部位于三座店水库坝下左岸,与三座店水库大坝左侧电站出水口相接,末端位于红庙子镇西水地村南侧配水站,全长约42.4km。

地面高程约542~686m,地势由北西向南东逐步降低。

管道主要沿阴河、昭苏河及英金河河岸进行布置,沿线地形较平坦,地势起伏不大;

地貌类型以高漫滩为主,局部为河床、低矮山丘、堆积阶地地貌。

本工程管道吊装安装段全长约42.4km,K0+000-K0+80(取水头部)采用DN1600mm球墨铸铁管,K0+80-K3+200采用DN1200球墨铸铁管,K3+200-K9+431.3采用DN1000球墨铸铁管,K9+431.3-K42+445.9采用DN900球墨铸铁管。

其中穿越河流部位采用相应的管径的钢管,顶管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长2000mm,内径1500mm,外径1800mm。

1.3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输水管道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初头郎镇与红山区红庙子镇之间,取水头部位于三座店水库坝下左岸,与三座店水库大坝左侧电站出水口相接,末端位于红庙子镇西水地村南侧配水站,全长约42.4km。

地面高程约542~686m,地势由北西向南东逐渐降低。

河床与漫滩过渡地带多为陡坎,陡坎高度多为2~3m,最大约6m;

沿昭苏河分布有多个采砂坑,多数已被建筑垃圾回填。

沿线植被发育,以耕地为主,局部为温室大棚及苗圃,蜘蛛山附近山顶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

2.地层岩性

输水管道工程跨越阴河、昭苏河以及两河交汇后的英金河三个流域,管道沿线地层岩性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土及碎石土(Q4al-pl)、第三系上新统(N2)青灰色~暗灰色玄武岩、燕山期花岗岩(γ52-2)等。

根据各流域地层沉积环境及钻探揭露情况,结合可研阶段勘察成果,将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粉砂与细砂层、中砂与粗砂层、砾砂与圆砾层分别合并为粉细砂、中粗砂、圆砾层,并对相应地层的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分别合并进行统计。

各流域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1)阴河流域地层岩性(0+000~29+440m)

表层耕植土,黄褐色~黑褐色,稍湿,松散状态,含植物根系及虫孔等,主要由粉粒组成,层厚0.2~0.4m。

除局部河漫滩外,广泛分布于管道沿线。

1)粉土层,冲洪积形成,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平均厚度1.5~2.0m,最大厚度可达3.3m。

2)粉细砂层,主要为冲洪积形成,局部为风积形成。

风积粉细砂呈浅黄~灰黄色,稍湿,松散状态,分选性好,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层厚1.8~4.1m;

冲洪积粉细砂呈灰黄色~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局部粉粒含量较多,层厚一般1.5~2.5m,最大3.5m,局部以厚度小于1.0m的透镜体形式存在。

3)中粗砂层,冲洪积形成,灰黄色~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局部含少量砾石,层厚2.0~3.0m。

4)圆砾(砾砂)层,冲洪积形成,杂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状态,混粒结构,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及砾石,砾石成分可见有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及少量凝灰岩等,砾石一般粒径3~5cm,最大可达20cm。

该层厚度较大,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揭露厚度10.3m,管道全线均有分布。

5)粉土质砾层,冲洪积形成,黄色~黄褐色,稍湿~湿,中密~密实状态。

砾石成分较复杂,多呈亚圆形,粒径大于2mm砾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0~80%,砾石间隙充填物主要为粘、粉粒,含量约占25~35%,最大可达51%。

本次输水管道勘察仅在净水厂附近揭露该层,最小埋深5.5m,最大揭露厚度6.5m。

6)粉质粘土层,冲洪积形成,黄褐色,湿,可塑状态,局部含少量砾石。

本次勘察最小揭露埋深10.0m,最大揭露厚度7.0m。

7)碎石层,崩坡积形成,松散状态,碎石多呈棱角状,块径5~10cm不等,最大可见27cm,碎石间混有少量粉土,粉土含量约30%。

仅分布于初头郎镇东侧条形山及蜘蛛山附近,碎石成分分别为玄武岩及钾长花岗岩。

(2)昭苏河流域地层岩性(29+440~39+360m)

表层耕植土,黄褐色~黑褐色,稍湿,松散状态,含植物根系及虫孔等,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层厚0.2~0.4m。

1)粉质粘土层,冲洪积形成,黄褐色,稍湿~湿,可塑状态,刀切面稍有光泽,局部夹粉土薄层。

层厚变化较大,一般0.9~2.6m,最大厚度大于8m。

2)粉土层,冲洪积形成,黄褐色~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厚度1.5~2.8m。

3)中粗砂层,冲洪积形成,灰黄色~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局部含少量砾石,层厚0.3~2.0m。

本次勘察仅在桩号37+480~38+526m揭露该层,推测以透镜体形式存在。

4)圆砾层,冲洪积形成,杂色,稍湿,中密~密实状态,混粒结构,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及砾石,砾石成分可见有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等,砾石一般粒径3~5cm,最大可达20cm,粒径大于2mm砾石含量约55~85%。

该层厚度较大,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揭露厚度10.7m。

桩号31+760m、35+654m、36+676m处原为采砂坑,现已用建筑垃圾回填,局部坑底沉积有淤泥层,可见有瓦片及植物根系残留,厚度不大。

5)基岩,本次勘察仅在桩号29+830m附近揭露第三系上新统(N2)青灰色~暗灰色玄武岩,埋深约2.4m。

岩石为坚硬岩,强~弱风化状态,节理较发育。

(3)英金河流域地层岩性(39+360~42+445.9m)

管道沿线均有分布。

1)粉土层,冲洪积形成,黄褐色~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厚度3.3~5.0m,局部厚度较小约1.5m。

2)圆砾层,冲洪积形成,杂色,稍湿,中密~密实状态,混粒结构,物质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及砾石,砾石成分可见有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等,砾石一般粒径3~5cm,最大可达20cm,粒径大于2mm砾石含量约50~80%。

该层厚度较大,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揭露厚度8.5m。

1.4施工总平面布置概况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使现场处于整齐有序的状态,对总平面的分配和使用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

总平面布置与管理应以确保用电、安全防护、消防、交通顺畅为重点,及时做好现场给排水、清理,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场容复核文明施工要求。

本工程平面面积较小,要保证完成施工任务,不仅要求对施工总平面要有一个合理的布置,而且要有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

(1)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队伍进厂后,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来布置现场,如果发现现场的特殊问题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协商解决。

(2)现场道路作好硬化处理,做好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3)现场入口处设门卫室,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方针、管理机构网络等图牌。

所有出入人员凭出入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卫全天候值班,特别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偷盗现场材料,维持良好工作秩序和劳动纪律,禁止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生。

(4)凡进出现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所签发行条,保安进行登记方可,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改动。

(5)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线缆应有醒目标志,所有材料堆场也必须作好标志,并加以保护。

(6)现场设立封闭垃圾池,施工垃圾采用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的方法,并及时运出场外。

2、水土保持施工措施

2.1土方开挖时水土保持措施

本工程土方开挖工艺包括:

测量放样、场地清理、植被与表层腐殖土清理、土方开挖等。

清理与掘除采用挖掘机为主,人工为辅的清理施工方法,自卸汽车运输。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开挖料除用做回填外,所余弃渣全部由自卸汽车运输至弃渣场集中堆放。

边坡开挖按图纸要求从上至下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

边坡成形时应按图纸规范要求设置坡度,根据规范要求按每5m分级,每级设不小于2.0m宽的平台,平台内侧要求设置截水沟,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沟槽、基坑开挖时应做到在沟槽、基坑成形的同时,保证临时排水沟的成形,保护沟槽、基坑的稳定。

2.2回填施工时水土保持措施

结构物处的填土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大小于95%,管道回填时,应从管道两侧均匀下料,管道两侧至管顶的回填土必须对称分层回填,每次铺料厚度为15~30cm,根据土质情况和压实机械、压实方法,经过试验确定。

两侧回填高度差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

管道两侧回填土对称分层夯实。

填筑前结合本标段填方区域选定试验段,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料进行试验,取得试验数据后;

再结合机具配备情况,通过试验段得出填筑数据,然后进行填筑。

填筑材料根据各挖填段开挖和填筑量,合理组织挖填料,填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

2.3挡水墙、坡面防护、排(截)水沟施工措施

工作内容:

坡顶截水沟、挡水墙、坡底排水沟、集水井、坡面支护等。

各工序施工程序:

测量放样→边坡开挖→护坡施工→排水系统施工→挡水墙→截水沟施工。

1、槽顶截水沟、挡水墙施工

在基坑开挖完成后,为防止季节性施工雨季降雨,雨水流入基坑,在距基坑顶部边线1.0米处设置一道宽12cm,高00cm砌砖挡水墙,在挡水墙外侧设置排水沟、集水坑。

排水沟宜距挡水墙不小于20cm,沟宽30cm,沟深30cm,沟中填入3-5cm滤料(碎石),排水沟宜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水能流到集水坑中。

集水坑设置深度要较排水沟稍深,间距以能及时收集排水沟中渗水为宜。

2、槽底排水沟施工

基坑开挖至底后,可根据地下水情况在基底设置排水沟、集水坑。

排水沟宜距边坡不小于30cm,沟宽30cm,沟深30cm,沟中填入3-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