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9795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Word下载.docx

全镇60岁以下党员597名,占84.8%,60岁以上党员107名,占15.2%;

初中以下文化党员485名,占68.9%;

高中及以上文化党员219名,占31.1%。

目前,全镇建立了4个党员远程教育点。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强组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调整充实领导班子。

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XX镇党委充分利用村党组织书记换届的契机,及时对XX村、勐啊村、芒海村和腊福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下派了1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镇机关干部担任芒海村党支部书记。

同时,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履职能力较弱的4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换岗。

  2、抓好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制定下发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建立完善《党支部委员会分工负责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党支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党支部党员考评制度》和《XX镇干部职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机关站所按制度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坚持做好“三会一课”制度,多次组织开展镇党委领导深入基层党支部讲党课教育活动,抓好基层党组织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严格执行《乡镇干部民情恳谈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农村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村组干部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农户,解民忧、办实事,领导干部结对帮扶16对,农村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191人。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学习培训,抓好发展新党员工作。

采取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由镇党委联系领导负责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认真做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把非党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全部纳入XX年镇党委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把具备条件的非党村、组干部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XX年上半年,全镇共有95名入党积极分子接受了培训,24名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组织,19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按规定累计发放流动党员证12本,共接转党组织关系11人。

按照“抓党建、促工建、带团建”的思路,加强工会、青年、妇女、民兵等基层组织建设,做到“三带”、“四同步”,实现党建目标管理与群团建设目标相衔接,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群团工作有机结合。

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我镇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建阵地,铸牢党员活动平台

  1、抓好活动场所建设。

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和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建设了一批基层活动场所。

截止目前,全镇已累计投入248.1万元资金建设活动场所3506平方米,党员10人以上村民小组7个,建有活动场所7个;

全镇8个村全部建设了活动场所,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

118村民小组有活动场所87个,尚有31个小组未建设活动场所。

针对勐啊村委会办公活动场所狭窄,交通不便,不能满足办公需求的实际,XX镇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通过多方努力,共筹集资金50万元,实现了勐啊村委会的搬迁。

镇机关建立了一个干部职工书屋,帕亮村、勐啊村分别建立了党员书屋。

通过基层活动场所的建设,为基层党员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活动平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筑牢思想道德建设。

在全镇广大党员群众中认真开展“八荣八耻”、解放思想大讨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实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坚持用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各族群众,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党在边疆的思想阵地。

以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及时成立组织机构,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布置活动有任务,落实活动有措施。

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作风等方面开展调研;

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制定强有力措施进行认真整改。

使党员干部职工深受教育,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3、增强国家意识。

在镇、村、组党组织活动室、办公室等活动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党旗党徽,在学校、机关事企业单位和村等地方悬挂国旗。

目前,XX镇8个村委会、13所学校、镇政府都悬挂了国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镇长、副书记、武装部长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办公室都悬挂了党旗,设立了3个党员示范窗口。

在镇机关、勐啊口岸设立了大型边疆党建长廊宣传专栏,进一步增强边疆党员群众的国家意识,树立国家形象。

  聚人心,主动为民排难解困

  1、推行“一线工作法”。

首先是按照“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情感在一线培养,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要求,沉下身子,用身影和汗水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其次是认真组织实施“助村帮组促和谐”工程。

以镇领导包村,干部职工包组帮组的方式,协助村“两委”,帮助“村民小组”,认真履行好村、组两级管理职责,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如帕亮村“助村帮组促和谐”工程指导员蒋洪彪,积极争取资金为帕亮村委会建起了一间农村党员书屋,为全村党员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第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分别以行政村和自然村为单位,划分为8个二级民情责任区和107个三级民情责任区,落实民情责任人310人,制作民情信箱9个,民情联系卡1590张,发放民情日记170本,落实民心电话1部。

自实施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以来,共走访农户2234户,办好事实事68件,投入资金80.1万元,建设项目12个,化解矛盾纠纷21起。

  2、建立三级服务网。

积极争取现代教育网络建设项目实施,现已在帕亮村、XX村、勐啊村和镇机关建设了远程教育网络。

极大地推进了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进程。

  3、大批民心工程有效实施。

以“三农”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XX年6月,相继争取到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进行了田间道路改造、灌溉沟渠修建、农村道路硬化、村组文化活动室建设、贫困户旧房改造、公厕、垃圾池等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4、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调动全村村民共建新农村的积极性,加强从政策宣传、说服教育、带头示范三方面入手,通过请民愿、聚民心、集民智,激发村民建设热情,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目前,我镇已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5个,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00多万元。

  5、扎实开展关爱农村贫困党员活动。

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领导干部联系制度。

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1个村委会,机关干部职工每人挂钩5户群众,村干部每人挂钩联系1个村民小组、联系2名贫困党员,每年为联系村、组困难党员办1-2件实事;

制定年度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制度,规定每年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要组织1次慰问贫困党员和残障党员,镇党委每年慰问贫困党员不得少于25户,村党支部每年慰问贫困党员不得少于6户。

XX年上半年,共组织慰问农村老党员和困难老党员92人,发放慰问金46000元,发放棉被10床。

  固边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推动经济发展。

按照“低出橡胶、中出咖啡、高出茶叶”的经济发展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了“村村有企业、组组有项目、户户有利润、人人有收入”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镇共有橡胶11万亩,咖啡1.5万亩,茶叶2万亩,甘蔗0.5万亩。

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36亿元,有力推动了全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镇党委政府在县政府每年安排每村2万元业务经费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支持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如XX村建成了XX宾馆,将原勐溪组闲置农田进行出租,每年可创收入12万元;

双相村将原来闲置的1宗30亩土地进行流转,收取流转金35万元,并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开垦种植了400亩橡胶,每年可增创2万余元;

XX村蔬菜协会,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10万元,用于发展蔬菜种植。

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还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对村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维护边疆稳定。

在此次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我镇结合实际,全面加强维稳工作。

选派部分干警到全镇8个行政村任村党支部委员,实行在职不在编,“一岗两职”;

全镇8个行政村及部分企业组建了社会治安联防队;

在勐啊设立公安执勤点,派驻公安民警8名,并实行划片包干制。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地工作,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社会稳定。

  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做好村级党员干部培训规划。

党员干部培训是提高党员素质的主要渠道,为此,镇党委非常重视,及时成立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镇组织办积极制定了村级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并对培训时间、内容作了具体要求。

上半年,我镇共开展了9期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受训党员干部人数达408人。

二是多形式、多层次地抓好理论学习教育,利用党员“三会一课”的时机,运用远程教育和农业示范基地等阵地,加强对村干部的政策理论、工作方法和市场经济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我镇将远程教育网点与农民科技培训相结合,发挥一网多能的作用,定期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培训。

同时对每一届新上任的村干部组织开展集中培训3天;

各党支部每年均对村组干部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会计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和法制知识培训等。

  取得的成效。

通过深入调查表明,基层党组织围绕发展稳定大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范和完善基础性工作,创新和实践建设性工作”思路,基层党的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地位和作用、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XX镇基层党建工作和其它先进党基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尽管日益受到重视、成效越来越显著,但发展仍然不平衡,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没有很好地履行“教育、管理、协助、监督”职能,尽管党务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结构依然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队伍缺乏稳定性。

  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党员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足、关心不够、支持不力、思考不深,淡化和忽视基层党的建设,在落实党建责任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

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工作作风低下,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部分老党员本身无经济来源,同时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不到位,党员干部过组织生活的制度不完善,致使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薄,不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党费收缴工作难度大;

另一方面,部分年轻党员外出务工,党员流动性大,不便于基层党组织的统一管理,很少为当地群众服务,解决实际困难,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能力较弱,致使党的农村政策在村民中贯彻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职能不能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