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Word下载.docx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人感觉腧穴局部酸、麻、胀、重等,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或传导。
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瑟等。
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好;
得气较慢,疗效差。
针刺补泻手法与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相关。
针刺异常情况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重要器官等,但正规医生临床实践中很少发生上述情况,即使发生,也能及时果断的处理。
针灸治疗作用主要包括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2)温针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
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将艾条切成长约的艾段插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也可用于骨质增生、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胃脘痛、腹痛、腹泻等。
本法兴盛于明代,明·
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
“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
操作过程中要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并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
嘱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灼伤。
(3)头皮针
指用毫针刺激头皮上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按《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头皮施术部位分为4个区、14条标准线:
额中线、额旁1线、额旁2线、额旁3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
头针主要治疗脑源性疾患,如中风偏瘫、皮层性视力障碍、小脑性平衡障碍、遗尿、帕金森病、舞蹈病等。
此外,对某些非脑源性疾患也有作用,如腰腿痛、神经痛、哮喘、呃逆、洱源性眩晕、耳鸣、听力障碍、胃脘痛、子宫脱垂等。
(4)梅花针
也称皮肤针法,指用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叩击人体体表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刺激强度包括弱、中、强刺激。
叩击部位包括局部扣刺、穴位扣刺、循经扣刺。
适应范围较广,如头痛、失眠、口眼歪斜、眩晕、胃痛、呕吐、阳痿、遗精、遗尿、痛经、肩周炎、痿症、痹症、急性腰扭伤、肌肤麻木、牛皮廯、斑秃等。
(5)耳针
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
望耳的形态、色泽可以辅助诊断疾病,刺激耳部可以防治疾病。
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
五邪》篇就有记载: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唐代《干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
总结主要有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
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牙周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流感、腮腺炎、百日咳、急慢性结肠炎、菌痢等;
功能紊乱疾病,如眩晕、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其他有催产、催乳、预防和治疗输液或输血反应等作用,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6)电针
指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
其中连续波用于治疗疼痛,如颈、肩、腰、腿痛;
断续波用于治疗胃肠病,如胃下垂、腹胀等。
凡用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症均可用电针治疗,其中对癫痫、神经官能症、神经痛、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胃肠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疗效较好。
在针刺麻醉手术中,电针更有独特的优点。
一般5~7次为1疗程,每天或隔天1次;
慢性病的疗程可稍长,每10天或10次为1疗程;
急症、新发病疗程可缩短,以治愈为准,每天可电针治疗2次。
两疗程之间可休息3~5天。
注意事项:
①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机输出是否正常。
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电钮等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
②电针感应强,通电后会产生,须事先告诉病人,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配合治疗。
③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治疗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
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以免诱发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④曾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往往氧化,而导电不良;
有的毫针针柄由铝丝绕制,并经氧化处理成金黄色,导电性能也不好。
这类毫针最好不用,如使用时须将输出电极夹在针身上。
⑤治疗时,如遇到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往往是电针机发生故障或导线断损,应修理后再用。
⑥毫针多次使用后,易缺损,在消毒前应加以检查,以防断针。
(7)火针
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枢·
寿夭刚柔》云:
“刺布衣者,以火焠之。
“《灵枢·
官针》云:
“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
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
明代杨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
“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
“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
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
”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
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
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
但要注意:
火针刺激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禁用;
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
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
施行火针后,针孔要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使用火针时,必须细心慎重,动作敏捷、准确,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以防损伤;
火针必须把针烧红,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浅适度;
用本法治疗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后方可进行治疗。
(8)灸法
灸法,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
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灸材料主要为艾叶。
灸法治病在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
“灸,灼也,从火,久声。
”《灵枢·
官能》: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
(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
灸法的作用有:
①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
②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
③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
④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
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
临床上,可治:
用艾灸法可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感冒、鼻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
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脾胃冷痛,病毒性肝炎,胃下垂,术后腹胀,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脱肛,腮腺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及:
用于,遗尿症,血尿,乳糜尿,产后排尿异常,阳痿,膀胱炎,睾丸膜积液等疾病;
治妇科出血等疾病:
用于崩漏,月经不调,产后子宫收缩痛,,产后出血,阴痒,妊娠呕吐,不孕,外阴白斑,盆腔炎等疾病。
孕妇也可使用艾灸疗法纠正臀位;
治心血管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用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炎后遗症,休克,,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减退症等;
治骨伤及类风湿疾病:
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治疗扭、挫伤、外伤滑膜积液、骨髓炎、关节炎、关节痛等;
治皮肤疾病:
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臁疮,褥疮,硬皮病,毛囊炎,,白殿风,银屑病,痔疮,肛裂,疣赘等;
治疟疾、癌症、毒蛇咬伤;
可防治“禽流感”。
(9)挑治法
挑治疗法是在病人一定部位的皮肤上,用粗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常用于痔疮,肛裂,肛瘘,肛门瘙痒,脱肛,急慢性前列腺炎,痧症,甲亢,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痤疮等病症。
挑治的操作方法举例:
暴露腰背部,选定挑治点,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的粗针将选点部位的表皮纵行挑破最好先用1%的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然后深入皮下挑,拉断或割断白色纤维,反复挑割,将皮下白色纤维(如羊毛状)挑尽为度,一般不出血或略有出血。
挑尽后填入生盐一粒或用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
一次不愈者,可于二、三周后再施行挑治,其挑治点可以另选。
注意事项:
①水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注意局部清洗,以防感染;
②针尖应原口进原口出,切忌在创口下乱刺;
③挑治当日创口禁用水洗,并注意休息,少吃刺激性食物;
④孕妇,皮肤病患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脏病,肿瘤,急腹症忌用本法。
(10)火罐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
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
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
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目前有竹筒火罐、陶瓷火罐、玻璃火罐、抽气罐。
火罐法有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
2、传统推拿特色治疗技术
推拿(massage),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具有恢复体力、减轻疲劳、增强人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调节脏腑,美容减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能。
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
推拿按摩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
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
正由于这些优点,推拿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
(1)颈椎病推拿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复杂多变,根据症状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等几种,颈椎按摩也要“因病而施”。
颈型颈椎病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颈项部三线,→、→,以及背部竖脊肌。
推痛点,推按风池、大椎,按揉颈项部两侧大筋,由上而下数遍。
摇颈椎,拔伸颈椎。
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
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颈部肌肉可触及痉挛的肌腹,常配合按揉风池、天鼎、、天宗及颈椎棘突旁压痛点,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以提高镇痛解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