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350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枢纽土建工程Word格式.docx

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1%;

风速、风向:

多年平均风速1.9m/s,风向多为NE向,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5m/s,实测瞬时最大风速19.0m/s;

蒸发:

多年平均蒸发量1405.4mm。

本工程洪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每年4月上旬开始,流域进入汛期,5月~9月为主汛期,降雨量最丰沛,暴雨频繁,洪水也大,年最大流量基本上发生在该期。

10月~11月上旬为汛后过渡期,随着降雨减少,洪水也小,11月中旬到次年3月是稳定退水期。

梅溪河流域暴雨多发生在5月~9月。

一次大暴雨过程多为1d~3d,其中大部分雨量集中在24h以内。

坝址处分期洪水设计计算成果见表1,坝址及坝址下游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见表2及表3。

表1 

 

渡口坝水电站上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项目

分期

各频率设计值(m3/s)

P=2.0%

P=3.33%

P=5%

P=10%

P=20%

P=50%

2月

65.9

55.2

45.9

30.9

17.7

5.15

3月

231

182

144

87.5

41.8

9.34

4月

732

625

538

396

263

106

5月~9月

3179

2879

2632

2205

1766

1139

10月

941

801

685

498

323

124

11月

541

427

338

205

98.3

21.9

12月~次年1月

61.3

50.8

42.2

28.8

17.0

11月~次年3月

553

450

368

243

134

35.7

11月~次年4月

923

783

670

488

316

121

10月~次年4月

1021

899

794

624

455

表2 

坝址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水位(m)

481.88

482.00

483.00

484.00

485.00

486.00

487.00

488.00

流量(m3/s)

3.56

12.7

68.1

171

521

808

489.00

490.00

491.00

492.00

493.00

494.00

495.00

496.00

1150

1520

1960

2460

3000

3580

4230

4880

表3 

坝址下游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成果表

481.00

8.58

58.2

155

301

490

768

1100

1470

1900

2390

2930

3500

4150

4790

5460

2.1.2工程地质

水库位于梅溪河中上游,设计正常蓄水位575.00m;

坝址位于龙王庙(新政乡)以北两坝桥,库尾位于奉节县天平乡关门山上游约1.5Km处,即与巫溪县交界的茅湾附近。

库区属喀斯特——侵蚀中~低山地貌的中~深切峡谷地形,地貌受岩性构造控制,成层性明显。

库内碳酸盐岩分布区,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山高谷深,峡谷众多,喀斯特发育,为喀斯特深切峡谷地貌。

库首碎屑岩分布区为中切单斜中低山地貌。

软岩区河谷较宽阔,漫滩、一级阶地局部较发育;

坚硬岩区河谷较狭窄,岸坡较陡峻,漫滩、阶地不发育。

库区地势总体北东高,南西低,两岸山顶高程一般在800~1500m之间,河床标高一般在430~575m之间,相对高差500~1000m。

两岸坡地形陡峻,地形坡角一般在45~60°

之间。

河流两岸冲沟较发育,呈不对称树枝状展布;

冲沟多沟深源长,长年有流水。

水库干流以横向谷为主,河谷剖面形态多为“V”型;

支流冲沟多为纵谷,河谷剖面形态多为不对称“V”型。

水库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嘉陵江组(T1j)、中统巴东组(T2b)、上统须家河组(T3xj),在洼地、两岸斜坡及沟谷底部零星分布有第四系残坡积、崩积、河流冲积层。

库区主要褶皱构造为XX—官阳背斜、鞍子山向斜、大木垭背斜,在背斜南翼发育次级小褶皱。

褶皱走向近东西,北部较紧密,南部变疏缓。

背斜南翼陡、局部倒转,北翼较缓;

向斜则南翼较缓、北翼较陡;

库区未见大断层,局部见与构造线走向近一致的陡倾角小断层。

库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除层面裂隙外,主要发育六组优势节理,其中,以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X扭性节理最发育,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节理。

浅部节理平均间距0.3~0.5m。

库区X围内地下水与河水的补排关系为地下水补给河水,梅溪河属补给型河谷。

各喀斯特系统的洼地、落水洞与对应的喀斯特泉大体顺构造线呈串珠状排列,喀斯特水主要在同一地层内沿层间喀斯特管道、裂隙运移,在库内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两岸地下水水力坡降1.3~15%。

库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危岩、崩塌、滚石,在巴东组软岩库岸局部见小规模松弛、变形。

危岩、崩塌:

主要发育于地形陡峻的坚硬岩区,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经风化、卸荷与松弛作用,后缘岩体逐渐脱离,变成不稳定松动危岩,在外力影响下从高处崩落,堆积于缓坡地段。

库区大的崩塌堆积体见有二处,危岩1处。

滚石:

库区处中~深切峡谷地形区,陡峻岸坡已松动岩块在重力与降雨冲刷下易坠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岸坡松弛、变形:

主要位于库内左岸由巴东组第二段紫红色粘土岩构成的岸坡。

岸坡为切向坡,地形较陡峻;

边坡岩体节理发育,沿裂隙风化卸荷较强烈。

因风化卸荷作用,岸坡形成厚10~20m、宽约30m的松弛、蠕变带,其边坡局部稳定性较差。

蓄水后,因库水长期浸泡,松弛变形带易失稳坍滑库内,由于变形带规模较小,方量有限,对坝首无影响。

2.2设计度汛要求

2008年2月XX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XX市梅溪河渡口坝水电站工程2008年度渡汛设计报告》,其中关于渡口坝水电站大坝施工防洪度汛设计要求如下:

2.2.1大坝设计防洪标准

渡口坝水电站工程为三等Ⅲ级混凝土拱坝,汛期拦洪库容小于0.1亿m3,坝体施工临时度汛洪水重现期为2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2632m3/s。

根据梅溪河洪水及工程特点,为保证2008年安全度汛,围堰必须具备挡水条件。

为实现2008年汛后大坝开挖和砼浇筑继续施工的要求,2008年4月底前围堰高程应达到设计高程。

分期洪水设计计算成果见表4,坝址及坝址下游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见表5及表6。

表4渡口坝水电站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项目

表5坝址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6坝址下游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成果表

2.2.2大坝设计围堰机构及下泄流量

大坝汛期导流方式为导流洞+过水围堰导流。

其中导流洞为圆拱直墙型,断面尺寸5.0m×

7.5m(b×

h)。

围堰型式上游为过水围堰,下游为不过水围堰。

上游围堰迎水面抛填块石护坡,背水面钢筋块石笼压坡结合C20砼面板防渗的结构型式。

下游围堰采用土石填筑,复合土工膜防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