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346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实验资格证书考试题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l、实验动物医学:

研究实验动物微生物的检测及其对实验的干扰;

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病因、症状、病理特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措施;

研究风险性动物实验与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

(√)

2、比较医学:

以实验动物为替身研究人类。

通过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做人与动物的类比研究,探讨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最终战胜人类的疾病。

3、按遗传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近交系、封闭群、清洁动物和SPF动物四大类动物。

(X)

4、按遗传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近交系、突变系、杂交一代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四大类动物。

5、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四个等级的动物。

6、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近交系、封闭群、清洁动物和SPF动物四大类动物。

7、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培育和应用的科学,它涉及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四个方面的容。

8、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挂靠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全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遗传、病理、环境设施、笼器具和饲料营养质量检测工作(√)

9、省实验动物学会办公室挂靠在省预防医学科学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实验动物学术活动日常工作(√)

10、我国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全国实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11、我国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各省(市)实行独立的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12、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负责生产繁殖单位和使用单位实验动物质量的检测。

13、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14、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15、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单位,应采用国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16、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单位,应独立自主,自繁自养,饲养自己的品种、品系(X)。

17、为开发新品种而捕捉的野生动物,必须在当地进行隔离检疫,并取得动物部门出具的证明。

野生动物运抵实验动物处所,需经再次检疫,方可进入实验动物饲育室。

18、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应当把应用合格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

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者安全评价结果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

20、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中华人民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

21、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22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科技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饲育人员。

各类人员都要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

23、对长期从事实验动物饲育管理,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省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将给予表彰与奖励。

24、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

25.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实验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

26、国家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由国家科技部统一制定,全国有效。

27、取得许可证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必须对饲养、繁育的实验动物按有关国家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测。

出售时应提供质量合格证。

28、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可饲养、繁育实验动物供本单位使用,如用于教学等,但不得经营实验动物。

三、填空题

1、“3R”指的是Reduction:

“减少”、Replacement:

“替代”、Refinementt:

“优化”。

2、1988年由国家科技部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我国立法管理实验动物的第一部法规。

3、“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于1997年由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制定。

4、“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于2005年由省政府发布。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当前国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3R”?

答:

国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中出现的“3R”运动,是对实验动物工作在广泛开展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由技术上的严格要求转向人道主义的管理,提倡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

减少:

选用恰当的实验动物进行规化的动物实验,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使用实验动物数量。

替代:

以单细胞生物、微生物、组织、器官甚至计算机模拟替代整体动物实验。

优化:

使用新的有效的镇痛、麻醉或改进实验程序。

优化实验操作,从而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痛苦。

2、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应承担哪些责任?

有责任、有义务自觉遵守与实验动物有关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生产及实验要求。

按相应标准和规对实验动物饲料、饮水、设施、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调控,对动物的行为、表现、反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按要求作好实验记录,保证实验结果有高度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3、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取得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l)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中心,遗传背景清楚,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具有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饲养、繁育环境设施及检测手段;

4)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5)具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

6)具有保证正常生产和保证动物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检测人员,所有人员持证上岗;

7)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4、从事动物实验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取得使用许可证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l)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有合格证;

2)实验动词育环境及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3)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

5)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

6)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5、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国家科技部条件财务司为职能司负责具体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各省(市)科技厅负责本省(市)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家科技部认定若干个单位为全国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和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质量检测、引种、保种、供种工作。

7、怎样看待西方国家的动物保护运动?

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身,是现代生物医药质量的天平与生产的原材料,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反对或不允许用动物做实验是愚昧的。

但动物也有生命,是人类的朋友,他们在为人的健康长寿做出牺牲,所以,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应该关爱这些生灵,西方国家的动物保护运动促使我们实验动物工作者重视动物的生活与实验环境,在动物实验中,精心设计、精心选择动物和少用动物,采用镇痛、麻醉,以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这一切又促进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促进了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环境与设施

1、普通环境:

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一般实验动物

2、屏障环境:

屏障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源体(SpecificPathogenFree,SPF)级实验动物,这类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入,动物来源于无菌、悉生动物或SPF动物种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房、污染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以防止空气逆向形成的污染。

屏障人和动物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工作时应戴消毒手套,穿着灭菌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3、隔离环境:

隔离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器以保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物。

隔离器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是无菌的,为了保证这种无菌状态,人不能和动物直接接触,工作人员通过附着于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隔离器的空气进入要经过超高效过滤0.5um微粒,滤除率99.97%),一切物品包装灭菌后通过灭菌传递舱移入,动物来自无菌动物、或其哺育的剖腹产动物后代。

该系统的设施适用于饲育无菌级(GermFree)及SPF级实验动物。

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

)号)

1、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最大含水量,称之为这一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湿度,(√)

2、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水量称之为绝对湿度,(√)

3、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绝对湿度与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湿度的比值称之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实验动物设施的湿度指标是用相对湿度来恒量的。

4、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最大含水量,称之为这一温度下空气的相对湿度,实验动物设施的湿度指标是用相对湿度来恒量的。

5、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水量称之为绝对湿度,实验动物设施的湿度指标是用绝对湿度来恒量的。

6、喜玛拉雅兔的毛色基因在10℃以下的环境里表现为兔鼻端和四肢未端毛色为黑色,20C以上的环境则表现为白色,说明动物性状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7、研究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时,环境温度不同,动物对毒性的反应的LD50可能不同,急性毒性反应曲线也会不一样。

8、振动与噪音往往有关,过度振动引起小鼠消化呼吸障碍,大鼠摄食和消化道分泌机能障碍。

剧烈振动可引起肝糖原及肾上腺抗坏血酸量的增加。

9、每天光照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生殖腺的成熟与性周期。

10、在SPF饲养设施中因静压不同,室处于正压,空气流动方向是从清洁走廊→动物饲育室→污染走廊→气闸缓冲间→屏障系统外(√)

11、动物室的气体污染物是动物排出的C02、排泄物中的恶臭物质,空气和工作人员带入的灰尘、动物被毛、浮皮屑、饲料、垫料的粉尘。

12、粉尘形成气溶胶,不仅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载体,人类变态反应的变应元。

13、不同品种与级别的动物能饲养在同一房间。

14、不同品种与级别的动物不能饲养在同一房间。

15、实验动物饲育室的地面要求平整、光滑,耐水、耐磨、耐腐蚀,拐角处做成直角。

16、验动物饲育室的地面要求平整而不滑,耐水、耐磨、耐腐蚀,拐角处做成园角、弧面。

17、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应采用自然通风,所以应有足够大的窗子。

18、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应采用机械通风,没有外窗,有良好的气密性,以保证对室外的正压。

19、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的通风应采用四角送风、顶回风的方式。

(x)

20、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的通风应采用顶棚送风、接近地面的四角回风的方式,较大的房间长的侧墙应多设几个回风口。

21、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供水的水质标准是达到国家生活用水标准。

22、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供水的水质应达到无菌标准,且使用不锈钢工程塑料管。

23、屏障设施实验动物饲育室应设开放式排水口,以便冲洗、打扫。

24、屏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