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9137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书法》倪瓒Word格式.docx

倪瓒小像

倪瓒的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居家读书、畅游交友时期(1352年以前)和弃家隐遁、游荡江湖时期(1352年以后至1374年去世)。

青壮年时代,倪氏家资巨富,他随名儒读书修习,受到较为系统的儒家传统文化教育。

倪家建有清閟阁,“藏书数千卷,皆手自勘定。

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

这些书画中有许多为晋唐宋名画法帖,倪云林广习博览,并常外出写景,为其后的书画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28岁那年,其兄及母亲相继去世,倪瓒颇受打击。

他在应付俗事之余,依旧过着“闭户读书史,出门求友生。

放笔作辞赋,览时多论评”的生活。

其后,洪水、地震、瘟疫等天灾和农民起义频发,倪氏家道衰落,经济拮据,陷于内外交困之中。

其间几次避难太湖,又时回家中。

元至正十二年(1352)前后,他开始弃家隐遁,后携家避兵笠泽(今江苏吴江一带)。

漂泊、动荡、艰辛的生活,使倪云林跌落到社会的底层,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而以达观心态和隐逸文化精神,勤奋创作,画风、书风和诗风也随之大变,而更为成熟,高逸天真,留下许多书画精品。

元倪瓒楷书跋张雨自书诗册(之一)吉林省博物馆藏

元倪瓒楷书跋张雨自书诗册吉林省博物馆藏

倪云林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

他常在画上题诗,诗画相映成趣,时人以唐代王维比拟之。

其画风疏远萧散,诗风简淡秀雅,画中所表现的意境与情思,在题画诗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

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诗画合一,题画书法也熠熠生辉。

他的字古雅隽逸,题诗和款跋于画上,达到诗、书、画生发映带、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他的款题书法,为我们体悟其简远高洁之情志和创作时的心态意绪,认识、研析其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路径。

倪瓒在绘画上的款题书法,大概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在自作画上题写诗句、年代款、名款、跋文等;

二是同时或后来的书画家、鉴藏家在他的画作上题诗、题跋;

三是倪瓒在别人画作上题诗,如上海博物馆所藏元代画家张中《吴淞春水图》左上角倪瓒的题诗。

后二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本文着重梳理、赏析倪瓒绘画上的自作款题书法(数量较多且呈系列),由此探讨他的书法演进历程及早、中、晚期书法风格,探析其书学渊源和书法艺术成就。

元倪瓒紫芝山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倪瓒书法的分期,有论者将其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即早期,自青少年至1349年;

中年,大致从1350至1367年;

晚年,1368至1374年,即进入明代以后的几年。

但从他的绘画上的款题书法来看,这个分期似有不妥。

笔者也将其书法分为三期,但起讫年代与之不同。

早期:

大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以前,即青少年时代至49岁以前,其书法为稚拙期,这个时期的款题书法以《梧竹秀石图》《水竹居图》为代表。

其特点为:

字形多瘦长,纵向取势,笔画硬拙有力,顿按不明显,线条平匀。

晚期书法的某些特点已现,如主横画末端顿按回锋,或回钩,或轻挑出锋,瘦长字外杂以扁方和方形字(有的画如《水竹居图》款题扁方字更多些),但总的说,行气不畅,技法不够圆熟,风貌生拙。

中期:

至正十五年至至正二十三年(1355—1363),即50岁后至58岁之间,以《竹石乔柯图》《江岸望山图》等款题为代表。

字形由瘦长向扁方字过渡,扁方字已占主流;

主横画末端顿按加重,或起明显的圭角,左轻右重的态势已现,笔力清劲,笔法渐趋圆熟,行气较为流畅。

晚期:

至正二十四年至明洪武七年(1360—1374),即59岁至他去世(69岁)。

这一时期其款题书法精品较多,以《溪山图》《竹梢图卷》《渔庄秋霁图》等款题为代表。

撇、捺画展逸多姿,主横画末端和有的点、捺画,或顿按回锋,或顺势回钩,或轻挑出锋,或起圭角,变化甚富,楷中带行,兼存隶意。

字形宽扁,横向取势;

结体宽博,略呈左轻右重、上紧下松之态势,并有正欹、疏密、跌宕、错落、照应等变化,笔力韧健,行笔流利,技法娴熟,神完气足,高逸冲淡,似嫩而苍,已形成成熟的书法风格。

去世前几年,有的款题行笔从容,火气褪尽,平淡天真,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元倪瓒行楷书淡室诗轴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稚拙期

《梧竹秀石图》,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无年代题记,有资料说其作于1340年,倪瓒时年35岁。

此款题笔画瘦硬劲健,无多少弹性,粗细、提按等也少变化,如同以硬笔题写。

字形瘦长,兼有方形或扁方字,结字或松散,或紧凑,姿态或平正端雅,或俯仰倾侧,字距或宽或紧,行线或弯或直,变化殊多,似在绘画之余信手而写,不事修饰,潇洒随意。

应为其早年题写,但晚期书风已出现。

如横画的末笔顿按回锋,或回钩,或微出锋,略带隶意;

“梧”“云”“五”“廉”“户”等字,已颇似晚年书法。

此款题虽风貌稚拙,略嫌生硬,但仔细读之,仍可体悟作者超逸拔俗之情怀,与简淡散逸之画面协和呼应。

元倪瓒梧竹秀石图故宫博物院藏

《水竹居图卷》,元至正三年(1343)作,时年38岁。

此诗题笔画清劲挺健,很有力感,章法上横平(每行第一字)竖直,疏朗齐整。

明代鉴藏家张丑评此款题云“全师欧阳率更”。

从用笔看,不乏欧阳询的痕迹。

不过欧书筋骨过于外露,风格险劲,而倪氏此题则清劲无险。

倪云林以隶书笔意作自己的发挥,起笔没有明显的露锋,而较为含蓄,有些字的捺脚舒展潇洒,严谨遒劲中融进了舒徐婉转的意致,整饬秀雅中又不乏字形大小等变化,避免了单调与呆板。

此题诗精整匀称,未脱晋唐楷法,还处于学步而未形成自我面目的阶段。

但其晚期书法的某些特点,如主横画收笔处加重,在此题上已出现,只是不如中、晚期那么明显;

字形上也由瘦长向扁方演变过渡,扁方字较多。

元倪瓒水竹居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六君子图》,款题有两处,其中一处明确题为至正五年(1345)题写,时年40岁。

此题与《水竹居图》款题不一样,它不似欧书精整中的遒媚,倒有钟、王的高古萧散。

该题款的一个特点,是对横笔和捺脚作了适当的夸张,制造了张力与字的情趣。

“每”“之”等字,隶意浓厚,横、捺都超出了正常长度;

“大笑”的“大”字,呈现歪倒的态势,突出了趣味。

“笑”等字写得较随意,有行草的意味,显示他题款时的轻松随意。

整幅题款追求的是写意书风,笔势灵动有生气,笔画掺以隶意而神气雅逸。

元倪瓒六君子图上海博物馆藏

《岸南双树图》作于1353年,时年48岁。

此题也属早期题字,笔画多瘦劲硬挺,但有提按顿挫等变化,转折处干净利落,骨力笃定遒健。

横画多稍向上取势,主横画末端多顿按,粗重回锋。

隶意减弱,除了“余”等少数字撇捺较舒展外,其他字撇捺均较收敛。

结体纵向取势,字形多修长,且有揖让、倾侧、大小、呼应等变化,如“思”字下半部偏右,“忆”字右半部上下不在一条直线上,下半部偏左,破平正之乏味,得揖让之拙趣。

字字随势生形,或欹或正,或疏或密,或长或扁,或刚或柔,笔画之间、字行之间气息连贯而多有变异,避免整齐划一产生的算子之累,生动有情趣,但总体来说,此题劲健有余,温雅秀逸不足,略有生硬造作之弊。

最后“至正十四年二月”数字,却与前几行不同,字形扁方,潇洒流畅,已近乎晚期成熟风格。

元倪瓒岸南双树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松林亭子图》,作于至正十四年(1354),时年49岁。

此款题与《梧竹秀石图》等早年画作所题相似。

字形多瘦长,笔画瘦劲硬挺,无明显粗细变化,可以想见其题写时用力平匀。

但为破其板滞,其体势除少数平正外,多向右上倾侧;

有行无列,行也不直,另在字形、结字等方面,也别具匠心,随手生发,变化多多,风格简逸率性。

与前几幅题记一样,此题虽为早年书法,自我风格尚未成熟,但已蕴含晚年风格端倪。

如“至正十四”等字,形体宽扁,笔法精熟,已近于其晚期书法风致。

元倪瓒松林亭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期演变发展期

《古木幽篁图》,年代不详。

此图款题字势及行线略向右上倾侧,字形除长方外,还有方、扁方等变化。

横画末端多顿按回锋,或轻挑出锋,有的已显露圭角;

竖画挺健,撇画展长,点、宝盖折钩处回钩有力,转折处较为方楞。

线条硬挺,骨力骏健,瘦硬如铁,力透纸背,刚强奇崛有余,秀润雅正不足。

兼具早期和晚期书风某些特点,处于倪氏书法中期的演变过渡阶段,约创作于50岁左右。

元倪瓒古木幽篁图故宫博物院藏

《竹石乔柯图》,作于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时年52岁。

其横画顺锋起笔,笔画较细,收笔时作顿笔回锋,或回钩,或起圭角,有的字已呈现其晚期常见的左尖右钝、左轻右重等笔法和态势特点,如“两”“三”“言”“二”“仲”等字。

撇捺舒放自然,“春”“起”“乔”“奉”“文”“夏”“征”诸字,带有隶意,展逸多姿。

结字匀称,字形或长或扁或方,这些长方字或依结构及笔画多寡,或拖长竖画,随手变化,散落点缀,为精整的字行带来节奏感。

点画精丽,挺拔隽美,出尘拔俗,耐人品鉴,洵为倪氏中期书法佳作。

元倪瓒楷书竹石乔柯图跋上海博物馆藏

《江岸望山图》,作于至正二十三年(癸卯,1363),时年58岁。

此款题仍有早期书风痕迹,字形以扁方为主,但杂以长方字;

笔画遒健,但行笔的顿按和线条的弹性比早期增强,如“晴”“明”“奇”“舟”等字竖钩柔弯,有的字弯的幅度过大,而略有软弱之弊。

主横画收笔处重按回锋,有的字顿按过于粗重,而形成圭角,如“杨”“程”“江”等字;

有的字捺笔舒展,带有明显隶意,如“余”“癸”等字;

而“云”“友契”等字已为晚期成熟风貌。

看似写得随意,因字变形,随手生发,而有避让、趋就、穿插、向背、呼应等多种变化,笔力劲拔,风骨棱棱,力透纸背,但不一味霸悍,刚柔相济,正欹互映,生拙劲逸。

早、晚期书风在此汇聚孕化,代表其中期晚段之书法风格。

元倪瓒楷书江岸望山图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亭远岫图》,作于癸卯年,即1363年。

线条生拙,行气不畅,但横画的顿按回锋、回钩等特征明显。

与《江岸望山图轴》等同年创作的《江渚风林图轴》,横画处顿笔明显,有圭角,捺的收笔有顺势斜钩,如“怀”“征”等字,同属书风转型即将完成时的作品。

晚期成熟期

《溪山图》,作于至正二十四年(甲辰,1364),时年59岁。

虽同为行楷书,但行意增强,“为友”“轻舟”“一日”等字,笔画自然映带,字里行间有清雅之气韵流动,而有秀润超逸之韵致。

字形扁方,笔画遒劲,转折处多圆融,点、捺、主横画末端或出锋,或重按回锋,或起圭角,皆粗重有力;

撇、捺舒展,灵动有致。

结体旷逸多姿,左轻右重、上轻下重、上紧下疏之态势明显。

全无晋唐小楷的拘谨,晚期书法风貌显著。

技法圆熟,笔意洒脱,格调雅逸,风神隽美。

《琪树秋风图》与之风格相类,同样精彩,约作于同时或稍早。

《竹石霜柯图》,年代不详。

从风格看,应为晚期前段作品,与《溪山图轴》创作年代大致相当。

横画末端一般不显圭角,或顿按回锋,或轻按出锋,或向上下回钩,后者如“戏”“便”“五”诸字;

撇画多敛细,捺画展逸,转折圆润,线条秀劲。

字形以扁方为主,瘦长字少见,结体宽疏,体势多向右上倾侧,而间以平正。

虽有笔画勾连之势,但行笔较为迟缓,笔法、行气不如晚期后段圆熟流畅。

元倪瓒楷书竹石霜柯图跋上海博物馆藏

《树石幽篁图》,作于至正二十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