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9060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1Word文件下载.docx

双轮驱动.......13

1、资产驱动型公司发展迅猛......13

2、健康医疗保险发展空间巨大..14

四、财产险业务:

车险竞争加剧、创新加速.................16

1、财产险业务仍处在快速发展通道............16

2、车险一险独大、市场竞争加剧................18

3、创新加速、步入大数据时代..21

五、保险资金投资积极稳健.......21

1、资产负债管理是基本原则......22

2、成熟市场的大类资产配置风格稳健........23

3、其他投资和资产管理愈发受青睐............25

六、布局互联网保险,蜕变尚需时日..........29

1、庞大的网民数量是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根基..............29

2、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30

3、蜕变尚需时日........31

七、偿二代即将实施,对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32

政府目标明确。

政策明确到2020年保险要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其中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达成此目标行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要在15.69%以上。

健康医疗发展空间大。

在经济增长、医疗服务便利性提升、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社会加速、城镇化进程持续和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的背景下,健康医疗的服务需求会不断的提升。

近年来健康险增速要显著快于人身险保费增速,占人身险的比例逐年提高。

财产险创新加速、步入大数据时代。

非寿险S曲线表明人均GDP在5000美元和35000美元之间的国家保费收入增长最快,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通道。

2015年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试点,创新加速,随着车联网普及和大数据、互联网运用,财产险方面增添了更多活力。

保险资金投资积极稳健。

保险总资产规模在2015年10月已达11.83万亿,庞大的保险资金规模已经使保险公司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监管对保险投资也不断放开,投资地域的拓展和投资工具的增多不论从风险分散的角度还是优质资产的获得性上,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保险资金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下,投资相较以往会更积极进取一些。

布局互联网保险、蜕变尚需时日。

我国网民的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根基深厚。

2011年行业互

联网保险规模保费为32亿元到2014年行业规模保费达859亿,近年来保费的同比增速一直在200%上下,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层出不穷,但要改变行业格局、完成蜕变尚需时日。

一、政策持续助力行业发展,监管“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1、政策持续助力行业发展

“新国十条”是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新国十条”将保险业务分为三类:

一是商业化运作的保险业务,二是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业务,三是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和升级中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仍然基础薄弱的保险业务。

对于第一类保险业务,政府主要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二三类业务政府要扶持引导。

“新国十条”提出后保险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在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稳步提升,行业地位越发重要。

政策明确到2020年保险要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其中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根据Sigma报告,2014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2%和235美元/人,按此目标要求则2015年至2020年间(假设年均GDP增速为6.53%,人口数量增速为0.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4),保险深度的复合年均增长应为14.76%,保险密度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应为15.69%,综合来看,达成政府目标的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要在15.69%以上。

“新国十条”同时提出商业保险在国计民生上要发挥对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要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促进保险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要发展多样化的健康保险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同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

在新国十条之后,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医疗健康、养老方面的扶持政策,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讲,在医疗健康及养老领域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

2、监管“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中国保监会分别于2013年8月、2015年2月和2015年9月实施了普通型、万能型和分红型人身险费率改革工作,其实质就是将前端产品的定价权交还给保险公司,

产品的预定利率或者保证最低利率由保险

公司自己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

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揽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管住风险。

在放开前端的推进上,保监会还取消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例如:

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代表机构审批,保险经纪机构动用保证金审批,保险代理机构动用保证金审批,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分立、合并、变更组织形式、设立分支机构及解散退出审批,保险经纪机构分立、合并、变更组织形式、设立分支机构及解散退出审批等之前需要审批的事项现在都改为事后报告的形式。

保险资金投资市场化加速,政策不断放开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和工具的限制,保险资金可以更加市场化地参与到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竞争中去,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收入来源。

政策放开对已有渠道减少审批和监管限制,更有利于保险公司参与到现有投资渠道,政策放开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投资工具,使得保险公司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时不至于处于劣势地位,同时拓展了保险资金投资收入来源。

“管住后端”的根本是风险监管,风险监管的核心是偿付能力监管。

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管方向,并在“偿二代”的催化下在保险业内逐渐落实实施,在新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节约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而目前我国的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保险公司尚把利润和保费收入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偿二代”将成为“管住后端”更加可靠的工具和标准。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2015年一季度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结果显示:

“与偿一代相比,偿二代的风险识别能力显著增强,各家公司由于风险状况不同,偿付能力充足率有升有降。

业务结构好、投资稳健的公司风险较低,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偿一代下提高,而风险高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偿一代下降低。

总体看,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充足率较偿一代下提高,其中财险公司主要集中在车险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寿险公司主要集中在长期期缴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

三分之二的公司较偿一代下降低。

偿二代下,一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公司共有13家,其中财险公司有3家,主要是境外分出业务较多的外资公司,寿险公司有7家,主要是高现金价值业务较多、投资较为激进的公司,再保险公司有3家。

不达标公司数量比偿一代下增加,说明偿二代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计量风险,一些本身风险较高、但在偿一代下达标的公司,在偿二代下暴露了真实的风险状况。

二、朝阳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1、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2015年1到10月份,财产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505.66亿元,同比增长10.84%;

人身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4201.47亿元,同比增长24.22%,行业整体原保险费收入为20707.12亿元,同比增长19.68%。

其中健康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原保险费收入2027.25亿元,同比增长48.35%,显著高于行业整体平均水平。

寿险公司1到10月份原保费收入已经超越2014年全年,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相对去年增速略微有所减慢。

得益于上半年A股市场行情,行业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但股市6月份调整以来,累积权益类投资收益增速放缓,行业的权益类投资比例在6到8月间持续下滑,由年内最高16.1%的权益投资比例下降到13.1%,9月份和10月份有所回升,10月份权益投资占比达到14.02%,同时其他类资产投资占比增长明显。

目前全行业资金运用余额106061.64亿元,较年初增长13.66%。

今年以来原保费赔付支出基本与保费增幅保持一致,保险业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业务质量相对稳健。

从财产险和人身险分开来看,财产险的赔付增速低于保费增速,赔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人身险赔付增速要高于保费增速,主要是受满期给付和年金给付增加的影响,但从年初到年底有逐渐收敛的趋势。

2、龙头公司依然领先

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前四名依然是四大上市公司,但市场份额略有所下滑,非上市公司中阳光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的原保费收入增长迅猛,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96.14%和93.62%,其中理财型产品(高现价)的快速增长贡献最大,如若考虑保护投资款新增交费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富德生命人寿和华夏人寿的保费规模分别为1391亿元和1317亿元,排在前十月总保费榜单的第三和第四位。

财险方面前十名中的国寿财产、太平财产和阳光财产保费增速在20%以上,上市公司中人保、平安和太保市场份额分别为33.67%、19.49%和11.29%,第四名国寿财险与太保财险依然有较大差距,太保财险今年前10个月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落后于同业,主因是公司今年重点改善承保质量,主动剔除劣质业务。

双轮驱动

1、资产驱动型公司发展迅猛

从精算定价角度来说,传统型产品具有较高的承保利润,而且内含价值高。

在目前国内的保险市场发展情境下,综合考虑费率、精算假设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长期寿险的资产负债匹配不尽如人意,即使匹配,收益率或许也很难达到要求,在利率和费率同时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资产负债的错配风险和保费再投资风险都在加剧。

因此寿险公司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产品的开发销售,改善业务结构,控制负债端的成本,另一方面要结合资产端和资本市场的情况做出公司整体的经营策略,利用资产端引导负债端的发展,即双轮驱动。

类似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前海人寿、阳光人寿和建信人寿这几家公司在规模保费增速上十分迅猛,同比增速超过100%,主要就是依靠高现价产品和万能产品的销售贡献。

规模保费的迅速集聚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巨量的保费可以在资本市场欣欣向荣的环境下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

极大

的提升保险公司的利润;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面临着现金流风险,因为高现价和万能产品的期限较短,退保和满期给付高,另外容易出现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同时有较高的偿付能力压力。

2、健康医疗保险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Sigma报告数据,2012年全球的医疗支出为7.2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医疗支出是1.6万亿美元,在经济增长、医疗服务便利性提升、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社会加速、城镇化进程持续和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健康医疗的服务需求会不断的提升。

据统计,在新兴市场,医疗保健费用通常都是由国家一般税收支付,此外家庭储蓄是另一个主要的支付来源,商业健康险在总的医疗支付中占比仍然很小,2012年占比不到10%。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承担约50%,家庭储蓄承担约45%,商业保险承担的部分仅仅在5%左右,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兴市场的商业医疗保险深度依然很低,但在2003到2013年间,保费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2%,此期间全世界的平均增速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