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035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弃土、弃渣优先考虑综合利用,对弃渣先拦后弃;

水土保持措施要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

(6)坚持工程建设及生产与保护水土资源相结合的原则,水电站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布设应从电站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使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7)本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并为整体项目服务。

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水电站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的原则。

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立足于对主体工程设计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细化的防治措施,使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措施既要满足本分区的功能需要,又要从总体上符合大石峡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宏观要求。

工程坝址区及库区为高山峡谷区,其他施工场区为低山丘陵及河谷阶地。

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植被稀疏简单,覆盖度低,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

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并存,侵蚀动力主要为暴雨、洪水和大风。

施工开挖裸露面、碾压扰动区、填筑区、堆弃区为主要侵蚀对象。

水土保持方案主要针对不同侵蚀对象的侵蚀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临河型弃渣场以拦挡防冲等防水蚀措施为主,其他弃渣场坡脚采取适当拦护措施,确保弃渣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危害。

料场开采迹地、弃渣场顶部、临时施工迹地等平缓区,以覆盖砾石等防风蚀措施为主,保护和利用表土,发挥土壤种子库的潜能,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结合区域植被景观,辅助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恢复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

业主营地结合风蚀防治,周边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厂区内植树种草,绿化美化,并配套灌溉设施。

永久交通道路两侧设排水沟,营造道路防护林;

临时道路重点做好施工期养护措施,严格控制车辆随意穿行,施工结束后尽可能恢复原有功能。

主体工程区,结合实际需要适当进行边坡生态防护绿化,改善局地环境。

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如下:

(1)主体工程区

初拟在坝肩开挖边坡坡脚栽植爬山虎、刺山柑等藤本植物进行生态绿化。

(2)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期临时堆料场采用防风抑尘网苫盖,防止风蚀。

临山一侧设临时排水沟,防止暴雨冲刷。

施工结束后拆除临建设施,清理场地,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

(3)弃渣场区

弃渣场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渣场临河一侧先修挡渣墙,挡渣墙坡脚外侧设钢筋笼护脚,弃渣按稳定边坡分层堆放,逐层压实,渣顶及马道设截排水沟,坡面设置浆砌石网格防护护坡,为防止风蚀在渣顶进行砾石覆盖撒播盐节木、木地肤,渣坡马道栽种刺山柑。

(4)料场区

料场开采前,在其周边设临时截水沟,取料结束后坑凹回填,平整场地,撒播草籽,尽可能恢复植被。

(5)交通道路区

交通道路区施工期设临时排水沟,道路两侧营造道路防护林。

施工结束后,清理场地,栽植乔、灌、草恢复植被。

(6)移民安置区

对移民安置区,充分结合安置区规划建设尽可能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道路改建和边防设施复建尽量减少占地、破坏植被和弃土弃渣,根据安置区规划方案,安置区道路及周边恢复植被。

(7)水库淹没影响区

库区周边营造乔灌木库岸防护林,固岸护滩,涵养水源。

大石峡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见附图14,

水土保持措施一览表见表8.3-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见图8.3-1。

表8.3-1水土保持措施一览表

序号

防治分区

防治面积(hm2)

水土保持措施

主体已有

方案新增

1

主体工程区

5.72

厂房后边坡浆砌石护坡、喷锚支护、采取挂网喷混凝土、随机锚杆,坡脚设浆砌石排水沟

坝肩开挖边坡坡脚栽植爬山虎、刺山柑等藤本植物进行生态绿化

2

施工产生生活区

场地截排水沟、沉沙池;

恢复植被

3

弃渣场区

101.86

浆砌石挡墙、钢筋笼护脚;

浆砌石网格护坡;

渣顶进行砾石覆盖、渣顶内侧及马道设浆砌石排水沟;

渣坡马道栽种刺山柑、锦鸡儿。

1#弃渣场

5.55

2#弃渣场

4.41

3#弃渣场

及倒运场

11.70

4#弃渣场

75.00

干砌石挡墙;

5#弃渣场

2.30

4

料场区

410.00

表土剥离,装土草袋挡墙防护;

干砌石排水沟;

回填平整;

砂砾石料场

土料场

5

交通道路区

55.30

营造乔灌木草防护林,恢复植被;

浆砌石排水沟

7

水库淹没影响区

营造库岸防护林

图8.3-1大石峡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

8.4工程措施典型设计

8.4.1设计标准

按照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及各防治分区措施体系,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主要进行挡渣墙、截排水沟、土地整治等措施的设计。

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地方有关规定,结合工程防护对象的规模特性等因素分别确定不同措施的设计标准。

(1)挡渣墙防洪标准

大石峡水电站地处高山峡谷地貌,工程总弃渣量为1507.11万m3(松方),施工规划布设了5个弃渣场,其中4个为临河型弃渣场。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挡渣墙防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防洪和拦渣的双重要求,挡渣墙的防洪标准与堤防工程相同,可按照堤防工程的规定执行。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江、河、湖、海及蓄滞洪区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受灾后损失的大小以及江河流域规划或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

由于开发河段现无防洪规划,因此挡渣墙的防洪标准主要参考《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结合弃渣场所在河段的防护对象重要性综合确定。

最终确定各弃渣场的防洪标准,见表8.4-1。

表8.4-1弃渣场防洪标准

弃渣场名称

弃渣量(松方)

万m3

类型

等级

设计洪水

重现期(a)

校核洪水

挡渣墙

安全超高(m)

99.38

临河型

30

水库设计洪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两者的高值(789.0m)

0.7

29.15

20

主体工程设计洪水(50)

3#弃渣场及

倒运场

302.69

50

1022.47

12.74

(2)弃渣边坡及挡渣墙稳定安全系数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的规定,弃渣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挡渣墙抗滑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应满足表8.4-2的标准要求。

 

表8.4-2边坡及挡渣墙稳定安全系数标准值

项目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边坡

1.3

1.5

(3)截排水沟设计标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截排水沟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1h降雨量设计,即45.4mm/h。

8.4.2主体工程区

(1)截排水设计

施工前,在厂房后边坡上开挖线上方布置截排水沟,拦截坡面降水汇流,沿两侧排出厂区,防止冲刷侵蚀。

截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坡比1∶1,底宽0.4m,深0.5m,比降不小于2%。

采用M7.5浆砌石砌筑,衬砌厚度0.3m。

排水沟总长290m。

(2)截水沟过流量复核

1)清水洪峰流量QB:

式中:

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

k——径流系数;

取0.7;

i——降雨强度,取45.4mm/h;

F——坡面汇水面积,km2。

2)排水沟过水断面计算公式为:

A2——排水沟断面面积,m2;

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m3/s;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m;

i——排水沟比降,平均取0.02。

3)R值的计算:

A2——截水沟断面面积,m2;

——截水沟断面湿周,m。

4)C值的计算:

n——糙率0.02

截水沟过流量计算结果见表8.4-3。

表8.4-3厂房后边坡截水沟过流量计算表

集水面积

(F)

设计流量

(QB)

(h)

(m)

底宽

(B)

过水断面面积

(A2)

比降

(i)

实际过流量

(Q)

复核计算结果

经计算,厂房后边坡所设截排水沟断面尺寸满足坡面排水需要。

(3)工程量

根据截排水沟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推算的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见表8.4-4。

表8.4-4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