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万吨米粉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年产1万吨米粉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万吨米粉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人代表:
刘砖
所有制形式:
私营企业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三亚市万吨米粉生产项目建设地点暂定荔枝沟地区。
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康美洁”系列海南米粉万吨以上,实现年产值438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米粉的加工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出具有物色精美、方便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系列米粉。
主要是配套工艺流程的加工设备及原材料的购置。
5.项目申报单位:
6.投资规模及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
分三期投入,总投入三条全自动化鲜湿米粉生产流水线设备和建设万亩模范性示田。
7.投资计划:
一期投资为800万,其中用于购买全自动化鲜湿米粉生产流水线设备投资380万,原材料购置170万,厂房建筑、绿化250万。
二期投资为300万,主要用于增加第二、三条全自动化干米粉生产流水线,生产干米粉、河粉、切粉,销售国内、外市场。
三期投资为400万,主要用于民企合作资金,与农民合作,建设万亩模范性示田,开发无公害大米系列新型产品。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米粉系列产品1万吨,年产值4380万元,税收438万元,利润520万元,并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就业200余人,为农民增收。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康美洁”系列海南米粉不但提高了米粉的品质,米粉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确保了消费者身心健康,而且该项目实施后可辐射到市内5个乡镇及周边乡镇,涉及到基地农户3600余户,可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人,给项目区农民每户年均增加2000元,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已成为我国食品种植、养殖业和加工业的主流,面对进入WTO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我国乃至世界全球因化学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的现实,党和政府已把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江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2001年11年3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也提出“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品生产,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根据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我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及三亚市成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市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走绿色、安全食品产业化的道路。
项目提出对“康美洁”海南鲜湿米粉的开发是源于“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其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加工工艺独特,质量可靠。
三亚康美洁食品有限公司将在传统米粉产品上做积极努力,将利用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挖掘传统产品,改造传统工艺,把过去民间小作坊生产转变成工业化生产,开创“康美洁”品牌系列米粉,产品主要有:
直条鲜湿米粉、干米粉、方便米粉等三个系列十几个品种。
该米粉具有久煮不糊汤、不粘牙的特点,且不含任何添加剂。
2.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产品供不应求,民间小作坊规模小,产品质量不合格。
2010年5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对海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在对海口、三亚、文昌、琼海、儋州、万宁、定安、临高、保亭等9个市县进行重点检查时发现,大部分米粉作坊卫生安全问题突出。
3.该项目是一项富市富民的项目,是三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切入点和结合点,生产1公斤米粉可消化大米1.5公斤,根据年产1万吨米粉新建方案,每年可消化大米1.5万吨,折合稻谷2.31万吨,约占三亚市粮食总产量(2007年为6.58万吨)的35%。
米粉项目是一条转化粮食并提升其价值的渠道,三亚市是粮食生产区,全市有良田286万亩,粮食总产量近7万吨,今年来,常规水稻价格低,农民种植积极性减低,导致粮食紧缺,给粮食储备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市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大笔资金从事粮食采购,给市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
通过项目实施可鼓励农民大批种植水稻,为农民增收、财政降压带来较大的好处。
同时,工业、农业的双向驱动将加大三亚市经济的发展,项目本身带动的相关产业多,如农业上对种植业、养殖业的拉动,工业上对包装行业和电力行业的拉动,对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的拉动也是很大的。
四、问题与建议
该项目的总体规划已经基本完成,一期投资资金已初步到位。
因此,目前该项目的关键在于需要一块约20亩以上的工业用地建立规模性厂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恳请三亚市委、市政府、是发改委结合实际情况将该项目进行立项,给予厂房建设土地方面及相关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乃至世界全球都面临着因化学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的现实。
2.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已成为我国食品种植、养殖业和加工业的主流。
3.2001年11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也提出“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品生产,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4.2002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2]62号发布《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中提出“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
5.根据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市的自然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走绿色食品产业化的道路。
6.三亚康美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康美洁”系列海南米粉具有久煮不糊汤、不断条、色泽洁白、均匀一致、口感滑爽、绵软柔韧、不粘牙、营养丰富之特点。
为保护、继承和开发这一传统食品,三亚康美洁食品有限公司在将在三亚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下,决定对“康美洁”系例海南米粉实施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创物色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项目。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亚市是种植大市,其主导产业还是以旅游业和种粮为主。
因此,该项目结合当地政策,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操作管理,公司将在三亚市6个乡镇、五大国营农场建立了原料供应基地,以基地为中心,带动和辐射全市6个乡镇五大国营农场建立基地10万亩,带动3600余户农民,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推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项目建成后为农民粮食生产寻找到一条畅通的销售渠道,成为转化粮食的大户。
三亚市是粮食生产区,全市有良田286万亩,粮食总产量为近7万吨。
由于产业调整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稻谷生产仍然为三亚市农民主要粮食种植物。
在品种结构上又以常规水稻为主,近年来,常规水稻价格下跌,市场销售不畅,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由于米粉项目的建成,为稻谷生产者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销售渠道。
生产一公斤米粉消化大米1.5公斤。
根据年产1万吨米粉新建方案,每年可消化大米1.5万吨,折合稻谷2.31万吨,约占三亚市粮食总产量的33%。
由此可见,米粉项目是一项转化和销售粮食的渠道,而且也给农民增收,是一项对农业支持力度很大的项目。
2.企业和农民都有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愿望与要求。
由于三亚米粉的市场占有量大,使企业本身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三亚目前的米粉生产作坊仍然是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生产规模不大,生产现代化水平低,工业企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远不能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到和国建卫生城市的要求。
迫使米粉必须走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走深层次开发和扩大经营规模之路。
同时,农民在从事粮食生产过程中,从中得到了实惠,也迫切希望能够依托米粉生产的企业发展粮食生产,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形成有实力的企业和稳定的原料基地,创造米粉生产更广泛的发展前景,同时,米粉项目又是一项具备较大市场容量产品,属快速消耗品,米粉项目完全具备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可能和条件。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三亚,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
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是祖国的南大门;
是建设中的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新城。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
09′34″——18°
37′27″、东经108°
56′30″——109°
48′28″之间。
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
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
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
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
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
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
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
2.气候资源状况
三亚的气候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5.4℃,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8.3℃,一月平均最低20.7℃气温,全年日照时间约2.563小时。
优势的气候资源,促使海南水稻种植“一年三熟”,更有利于海南的水稻种植。
3.社会经济状况
建国后,我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截止2009年,三亚市常住人口为58.0万人,户籍人口为55.71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8.51万人,女性27.20万人。
按年龄分,18岁以下13.42万人,占24.1%;
18岁-35岁18.52万人,占33.3%;
35岁-60岁18.46万人,占33.1%;
60岁以上5.31人,占9.5%。
按民族分,汉族32.54万人,占58.4%;
黎族21.56万人,占38.7%;
回族0.85万人,占1.5%;
苗族0.37万人,占0.7%;
壮族0.19万人,占0.3%;
其他民族0.20人,占0.4%。
2010年第一季度三亚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83元,而第二产业收入一直是三亚农民收入的薄弱环节,一季度农民人均第二产业现金收入60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元,同比略微下降1.6%。
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不仅是工业生产问题,而且会给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工业,农业的双向驱动将加大三亚市经济的发展。
项目本身带动的相关产业多,如农业上对种植业、养殖业的拉动,工业上对包装行业和电力行业的拉动,对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的拉动也是很大的。
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适合选择在荔枝沟地带。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省、市对此作出了具体要求并下了文件。
因此,该基础上的实施符合大环境的趋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