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8557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籍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Word格式.docx

地籍管理:

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握土地信息、管理土地权属、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管理措施,这些综合措施的总称就叫地籍管理,又叫地籍工作。

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

1)土地调查2)土地登记3)土地统计4)土地分等定级5)地籍档案管理

地籍管理的内容之间却不是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彼此紧密相关的。

土地调查和土地定级是地籍管理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工作。

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都是土地调查的后续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调查工作的归宿,而土地登记与土地统计对于同一土地对象来讲在大量指标上是一直的,然而在法律性上它们之间是断然有别的。

这两项工作的先后次序并无严格的规定,甚至可以讲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和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安排在同时进行。

但是从内在关系来讲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实质上都是以调查和分等定级为基础的。

这样可以保证统计、登记的准确、可靠,也有益于统计、登记成果的稳定、真实。

地籍管理上述各项工作成果是地籍档案的基本来源,可以说地籍档案是其他各项地籍管理工作的归宿,这些档案的进一步提供使用是地籍管理整个工作的最终归宿。

因此,地籍档案管理在地籍管理工作体系中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分类?

目的是什么?

土地分类是根据土地的异同性对土地按类进行划分与归并的过程。

土地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土地,从而能因地制宜地开展人类活动,包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改良、调查、统计和管理等。

土地分类的标志?

(土地自然分类系统、评价分类系统、利用分类系统)

土地分类标志:

是对土地进行归并划类时应用的分类指标或者分类标准。

土地分类标志是土地分类的核心研究对象。

土地利用分类的标志:

土地的用途、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经营特点。

土地分类体系:

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和分类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叫土地分类体系(或土地分类系统)。

从不同的目的出发,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志,开展土地分类,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

我国运用的土地分类系统大致分为三类:

方法

依据

具体标志

目的

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土地自然屈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以地貌、土壤、植被为具体标志

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最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

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评价指标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以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等为具体标志

为开展土地条件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服务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管理特性及其他因素

以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覆盖特征为具体标志

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国家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服务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4个),各自依据、特点、使用范围?

A.198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B.1989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C・全国土地分类(2001,试行),全国土地分类(2002,过渡期间适用)

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07,国标)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在我国地籍管理的实践中,到现在为止先后出台3个部门土地分类系统和1个国家标准分类系统。

1)1984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其屮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该分类体系是在为开展全国土地利用详查,查清全国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等工作服务的背景下制订的。

强调农业利用的详细分类,曾被广泛用于1984年一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对摸清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农业用地资源的具体情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提供依据,同时还能为国家的农业宏观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984年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不足:

类型划分不十分准确、详略不一;

侧重于农业用地的划分,对城镇用地关注不够,级别太低。

(八大类: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2、1989年9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其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城镇土地分类》按照土地用途对城镇土地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有助于了

解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它与1984年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形成一套我国土地利用的分类体系。

这套分类体系为完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土地管理部门掌握各类土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状况提供了依据,基本上满足了土地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城镇土地分类》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存在同名不同义的情况、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存在同名不同位的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类体系屮有的含义己不太准确和完善。

(十大类:

商业、金融业用地;

工业仓储用地;

市政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住宅用地;

交通用地;

特殊用地;

水域用地;

农用地;

其他用地)

3、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发出了试行新的土地分类的通知,发布了《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过渡期间适用)(3个一级地类、15个二级地类、71个三级地类)《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指导思想:

以现有两个土地分类为基础,以最小的修改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土地管理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给今后的发展、修改留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研究制订适应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需要的土地分类体系。

《全国土地分类》的特点:

城乡统一;

类型全面;

系统详尽、准确;

适用性提高。

(三大类: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4、2007年1月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其屮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特点:

国家标准,解决土地统计数出多门的情况;

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四个主要指标进行分类,一级地类主要按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二级地类主要按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续分,所采用的指标具有唯一性;

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指标,城乡土地统一划分,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雹(十二大类: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调查的定义、目的、内容?

土地调查:

是以土地为对象开展的有关土地客观存在状况的信息的调查。

土地调查的目的:

全血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

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土地调查包括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以获取土地利用的现实信息,即土地的地类、位置、分布、数量、用途和利用状况为主的调查。

2)土地权属调查:

是以土地权属的状况为主要调查内容的调查,及以地籍调查为主要内容和方法的调查,也就是以土地权属、界址、面积等地籍要素为主要内容的调查。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是以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从而达到对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定期检测的目的。

4)土地条件调查:

调查获取与推进土地利用相关的土地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信息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更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的相互关系?

土地利用调查的主要内容:

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

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是指在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建立初始地籍后,国家每年对土地权屈和用途发生变化的土地进行连续调查、全面更新土地用地资料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监测。

3)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指采用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基础图件比例尺的现势性强的遥感资料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最新测绘的地形图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分布、数量、面积和土地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更新调查。

4)农村土地调查:

是指对城市、建制镇以外的土地进行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1)各阶段都包括什么内容?

流程图?

(2)外业调査的细节:

A线性地物的量测

B什么是零星地物?

C零星地物的最小上图面积

D为什要进行外业补测、要求、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

方案准备、组织准备(建立领导机构、组织专业队伍、技术准备、制定工作计划)、仪器用品准备、资料准备(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相关资料的收集)

2)外业阶段:

准备工作(资料与工具的准备;

整理调查区的航片)、室内判读(预判)、外业调绘(地类图斑、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基本农口)、外业补测

3)内业阶段:

以未纠正航片为基础的成图;

利用正射影像材料绘成图;

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权属界线图的绘制;

图斑编号;

土地面积量算;

田坎系数计算

4)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土地面积汇总统计;

图件绘制;

调查报告的编写

线状地物调绘

(1)线状地物:

指北方宽度大于2米,南方宽度大于1米的河流、铁路、公路、林带、固定的农村道路、沟、渠、口坎、管道用地。

(2)宽度大于50米的线状地物,依比例尺按原图斑调查的规定进行调查,宽度小于50米的线状地物按半依比例尺调绘。

(3)半依比例尺线状地物的宽度量测,应选择实地线状地物宽度均匀、有代表性处丈量,精度为0.1m;

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线状地物宽度。

零星地类指小于最小上图标准的地类图斑。

补测:

运用测绘知识将需要补测的实地地物按调查底图比例尺缩小在调查底图相应位置上的过程,称为地物补测。

补测内容:

由于实际地物发生变化,个别地物或者部分地物的影像在航片上与实地不符,且用一般的方法无法准确调绘时,需要通过补测的办法将变化了的情况标绘到航片等外业调绘材料上。

补测要求:

按测量工作的要求,补测点与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误差应在下列范围内:

a.平原、丘陵地区不得超过图上0.5mm;

b.山区和四周明显地物点少的地区不得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