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8181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6.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D.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7.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

B.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C.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D.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跟二氧化碳起反应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FeSO4溶液(CuSO4)

过量锌粉

过滤

B

NaCl固体(Na2CO3)

过量稀盐酸

蒸发

C

CaO固体(CaCO3)

足量的水

D

CO2气体(CO)

过量氧气

点燃

A.AB.BC.CD.D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B.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属于碱类物质

C.饱和澄清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氯化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二、填空题

10.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遇到许多物质,例如①小苏打、②硫酸铜、③氢氧化钙。

请用序号填写:

(1)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2)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剂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____。

11.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中倾倒的液体为___________。

(2)石灰石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上方看到的“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_性。

12.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g。

(2)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______________结晶方法提纯。

(3)在20℃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3.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铺设高铁的轨道材料不用纯铁而用合金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铝、铜、银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的是____________。

(3)探究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除铝、铜、银外,还需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

三、流程题

14.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煤粉作原料制备FeCO3的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所得的非气态物用稀硫酸“酸浸”时,会产生少量可燃性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主反应器中,溶液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医疗上用碳酸亚铁(FeCO3)给病人食用,可用于防治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15.向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ob段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b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的有______________。

A.aB.bC.cD.dE.e

五、实验题

16.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装置D中甲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

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何时收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_______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烧杯被换成了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

C.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17.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1)M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老师分别取图中a、b、c三处所对应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用一定的方法将三种溶液加以鉴别(不用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

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

结论:

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氧化铁,加入足量该溶液

固体完全溶解,且_____________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为c处溶液,并推知c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六、科学探究题

18.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

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某化学小组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

(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该试剂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

试剂中溶质为Na2CO3。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请根据(查阅资料)Ⅱ,设计一个实验区别Na2CO3和NaHCO3:

七、计算题

19.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是同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它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有机物,如甲烷(CH4)、乙烯(C2H4)等.试计算:

(1)C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CO2转化为C2H4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一定条件C2H4+4H2O,若用24gH2转化CO2,则理论上能生成C2H4多少克(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食物腐烂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金属导电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C

【分析】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详解】

A、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正确;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C。

3.A

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正确;

B、医用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错误;

C、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错误;

D、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错误。

故选A。

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

4.D

植物生长最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则化学肥料“三要素”是氮、磷、钾,其符号分别是N、P、K。

故选:

D。

5.A

A、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对着手心,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或者俯视读数都会导致实验误差,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

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

6.C

A、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而不是手帕不是可燃物,错误。

B、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而不是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错误;

C、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正确;

D、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着火点降低,错误。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7.D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