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6852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之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第4题: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D

第5题:

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_____.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C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第6题: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_____.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第7题:

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第8题:

实践证明,许多操作性的智能如动手能力的培养等主要应通过()的方式去实现。

A.文化课的课堂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集体活动

第9题: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

”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第10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______.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第11题:

第12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13题: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第14题:

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

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第15题:

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______.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第16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__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第17题: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

第18题: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在()。

第19题: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第20题: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共分()。

A.二层

B.三层

C.四层

D.五层

填空题

第21题: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声它有四种基本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______成分

理想

详细解答:

第22题:

组织主题班会注意的问题:

主题不能过杂;

要有的放矢;

班主任要做好“______”而不是“演员”

导演

第23题:

_____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

第24题:

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教育。

思想

第25题:

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_____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

第26题:

教学过程的结构:

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______;

三是巩固知识;

四是运用知识;

五是检查知识.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理解教材

第27题: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______包括______.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第28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第29题:

______国心理学家______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美、柯尔柏格

第30题:

孔子提出了“_____”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31题:

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_____活动,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

心理

第32题: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

学生是_____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能动的

第33题:

______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

第34题:

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

醒悟,转变,反复,稳定

第35题: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_____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智力

第36题:

主题班会的组织:

______、______、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确定主题、精心准备

第37题: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_____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孟子

第38题:

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_____。

孔子

第39题:

《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_____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宪法

第40题:

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即是强调_____作为德育范畴的最基本的内涵;

“望多”是指德育还应包括_____、_____等项基本价值教育的内涵。

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简答题

第41题: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与价值取向相比,社会历史条件对教育目的的制约更具有基础和决定的性质。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主要是指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受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

此外,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也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42题:

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第43题:

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______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44题: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_____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第45题:

简述课程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完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2)有助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论述题

第46题:

论述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构成儿童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求。

知即道德认知,这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对儿童德性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顽强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

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一般采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

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儿童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