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翼然临于泉上者临:
面对。
C.饮少辄醉辄:
总是,就。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
寄托。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山间之朝暮也名之者谁
D.其西南诸峰其一犬坐于前
8.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第一段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先写“环滁”,又写其“西南诸峰”、“琅琊”、“酿泉”,写到“醉翁亭”,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的。
B.第一段还介绍了醉翁亭的得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千古流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第二段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的景色,“乐亦无穷也”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情感。
D.“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酿泉推至读者面前,先从听觉的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泻出于两峰之间”,静的峰与动的水相映成趣,更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共9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水尤清冽尤:
格外B.日光下澈澈:
清澈
C.做尔远逝做尔:
忽然D.悄枪幽遵变:
深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心乐之肉食者谋之
B.全石以为底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以其境过清去以六月息者也
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8.下列对本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作者柳宗元,曾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本文为其中之一。
B.文章第一段寥寥数语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
D.文章的语言精炼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
6.B
【解析】澈:
穿透。
【评分意见】本题3分。
7.A
【解析】A都是代词B作为/被C因为/凭借
D于是/竟然
8.C
【解析】作者的情感由“乐”逐渐转为“寂寥”。
9.(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阅:
经过,经历
B.竟不可得竟:
竟然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
侵蚀,冲刷
D.可据理臆断欤臆断:
主观地判断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尝射于家圃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可以为师矣
C.乃石性坚重乃悟前狼假寐
D.然则天下之事无丝竹之乱耳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B.本文记叙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阐发不可“据理臆断”的思考。
C.文章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寺僧盲目行动;
老河兵认识片面;
讲学家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0.(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B.非学无以广才广才:
广大的才能
C.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
振奋精神
D.年与时驰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A.淫慢则不能励精思而不学则殆
B.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
C.夫君子之行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夫学须静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B.“静以修身”强调了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学须静也”表明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静”的重要性。
9.B;
A;
D;
10.B;
B;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6~8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
经常B.腰白玉之环腰:
在腰间佩戴
C.主人日再食食:
食物D.假诸人而后见也假:
借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
B.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更有痴似相公者
D.岂他人之过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如“俯身倾耳”,仅用四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B.本文以描写为主,兼有记叙、议论和抒情,语言生动传神,令人回味。
C.文章最后,点明了为文的本意,即“道为学之难”,“勉乡人以学”。
D.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
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
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
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