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6495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ord格式.doc

总进口额+总出口额=总贸易额

(过境贸易列入总贸易)

中国、美、日、英、加、澳大利亚、独联体、东欧。

以上两种贸易的划分依据:

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2、反倾销税:

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3、出口押汇(以托收行为收款人):

出口人发货后,开出汇票连同全套商业单据,交托收行委托收款时,由银行买入汇票及所附单据,将票款金额扣除从付款日至预期收款日的利息和手续费,先行垫付给出口商。

4、单独海损和共同海损:

单独海损是指不属于共同海损的货物损失,是由承保范围内的风险所直接导致的船舶或货物的部分损失,该损失由受损者单独负担;

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它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

5、对等样品:

在卖方提供代表性样品时,应留存一份或数份同样的样品,以备日后交货或处理争议时核对之用,该样品称为复样(DuplicateSample),又叫对等样品。

6、贸易创造:

A、B两国产生新的贸易,该产品生产成本自成本较高的A国转移到较低的B国,创造出新的国际分工,这就是贸易创造效果。

7、贸易转移:

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

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的效果。

8、关税升级现象:

如果一国对制成品比对其所用的中间投入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则对该制成品的有效保护率将大于该国税则中所列制成品的名义保护率。

9、普遍优惠制(GSP):

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关税优惠待遇的一种制度,是单向优惠税率,是在最惠国税率基础上的减税或免税。

10、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FreeOn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

CFR:

CostAndFreight成本加运费

CIF:

CostInsuranceAnd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11、电汇(T/T):

电传付款委托通知

12、付款交单(D/P):

出口方在委托银行收款时,指示银行只有在付款人(进口方)付清货款时,才能向其交出货运单据。

*区别于承兑交单(D/A):

出口方开具远期汇票,连同货运单据委托银行办理托收,并指示银行,进口人在汇票上承兑后即可领取全套货运单据,待汇票到期日再付清货款。

(物权归进口方)

13、信托收据(T/R):

是进口方借单时提供的一种担保文件,表示愿意以银行受托人身份代为提货、报关、出售等,并承认物权归银行。

14、信用证(L/C):

支付方式

15、贸易值:

又称贸易额,是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贸易量:

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算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品的规模。

(由于以货币表示的贸易值常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值往往不能准确反应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物价指数

二、单选20*1‘+三、判断10*1.5’

1、公量:

对于含水率不稳定的商品,先算出商品的干净重,再用公定回潮率计算商品的重量。

公量=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干净重=实际重量/(1+实际回潮率)

2、运输标志:

唛头

3、散装货允许有5%的伸缩性。

四、简答题3*5’

1、绝对利益论: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主要论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各自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

评价:

1、科学性:

对社会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成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理论工具。

他的见解(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参加国都有利)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2、局限性:

只有在某方面具备了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与国际分工。

2、比较利益论:

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便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3、要素禀赋理论(H—O原理):

①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应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②国际贸易的过程实质上是使商品供求趋于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可以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即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4、凯恩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

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

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是出口增加的若干倍;

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

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

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将是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5、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按一体化程度划分)

①优惠贸易安排:

关税优惠

②自由贸易区:

协定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商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③关税同盟:

除2)条件外,对外关税税率统一

④共同市场:

除3)条件外,域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⑤经济同盟:

除4)条件外,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⑥完全经济一体化:

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自由流动。

6、两国两种产品比较优势以及交换区间

五、案例分析4*2.5’+六、计算题2*5’(参考课件)

七、论述题1*10’

1、自由贸易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世界福利最大化,且使参加贸易的国家获利,因而WTO极力倡导并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然而当今许多国家却程度不同地实施贸易限制政策,谈谈你的理解。

2、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八、实务操作题1*10’

1、以FOB价成交、T/T结算方式为例,写出我外贸公司出口一批货物的全过程(从与外商签约到货款安全收回的全部环节与步骤,并写出所涉及到的单证)

2、以CFR价成交、L/C结算方式为例,写出我外贸公司出口一批货物的全过程(从与外商签约到货款安全收回的全部环节与步骤,并写出所涉及到的单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