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9209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docx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

2.完成“老鼠和大象”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大象和老鼠》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

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

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场。

歌曲节奏样式丰富,乐句有短而长,节奏有急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宽,演唱形式有独唱有合唱,整个歌曲在对比中有统一,适于歌唱,表演效果颇佳,难度适中。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

尤其是二声部合唱部分。

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部分。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找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欣赏《草原放牧》。

2.根据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

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

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草原放牧》是个呈示性段落,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

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

它是这部协奏曲的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

这里写景是为了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与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草原放牧》

  1.听录音。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草原放牧》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哪吒再生 

课题:

管弦乐曲《哪吒再生》 

课型:

欣赏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初步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2.用动作表演音乐主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听觉力和想象力。

 3.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粪便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教育。

 

2.教学重、难点:

 听音乐讲述《哪吒再生》的故事。

 

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室里的场地布置、头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播放《动画城》主题歌,学生边唱边表演)。

 

师:

同学们,《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你们猜猜今天动画片中的小主人会是谁?

(生学生自由交流) 

师:

今天老师请来的是一位少年英雄,(大屏幕显示哪吒图片),你都知道哪些哪吒的小故事?

      

 生:

再次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师:

哪吒是一个嫉恶如仇、勇斗妖魔的小英雄,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这为小英雄吧。

       (大屏幕播放动画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师生一起边唱边表演。

) 

师:

那么在哪吒降妖除怪的途中都遭遇到了哪些危险和挫折?

他又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呢?

听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哪吒再生”的音乐故事。

       

二、听赏乐曲:

 

 1.初听全曲,感受作品情绪意境。

(第一遍听)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一位学生叙述《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

)       

生:

安静地聆听并回答问题。

      

2.再听全曲,理解作品。

 

1)请大家再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乐曲都讲了哪吒的那几个故事?

2)当乐曲的速度、乐器音色发生变化时,你能听出来吗?

大家可以用手式或动作表示出来。

       

3)乐曲简介:

 师:

哪吒闹海的故事在咱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今天大家听到的这首乐曲选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故事片《哪吒闹海》音乐片段,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作曲。

这首管弦乐合奏是动画片的几个重要的音乐片断组成的一个小组曲,共有四段音乐组成:

金光洞、哪吒苏醒、师徒相见、出发报仇,这四段音乐情绪也各不相同。

       

3.分段细听:

 

(1)第一乐段:

金光洞里 

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领导学生聆听欣赏。

 

师:

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再听一遍,你能听出主题旋律反复了几次吗?

 

师:

听到的同学,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拍拍手、晃晃手臂)   

再听音乐,你能讲一讲这段音乐的故事吗?

       

(2)第二乐段:

哪吒复苏 

出示主题旋律,引导学生聆听。

 

师:

这部分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再听音乐  

师:

你能讲述音乐描绘的意境吗?

       

(3)第三乐段:

师徒相见       

出示主题音乐 

师:

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第四乐段:

出发报仇       

出示主题旋律,学生聆听欣赏。

 

师:

这段音乐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

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逐段播放音乐片断及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议、边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5.完整地听全曲。

 

师:

同学们,金复载叔叔写的《哪吒再生》精彩吗?

你们喜欢吗?

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都表现出来!

三、音乐创作 

随音乐讲《哪吒再生》的故事。

 

师:

老师知道咱们同学都特别爱听故事,下面老师就想请一位同学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音乐来讲一个哪吒再生的故事,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来画出你最喜欢的曲中的人物和情节。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教学目标

1、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2、认识倚音记号,并准确演唱。

 

3、能复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懂得并说出它的寓意。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本课我根据成语守株待兔创作的一首歌曲。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前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小节。

其中,第三四乐句都是由两个相同的乐节构成,节奏独具特色,与前两乐句形成对比,装饰音的使用增加了歌曲幽默感。

教学重点

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能复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懂得并说出它的寓意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生共同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出课题。

 2、学唱歌曲 

(1)感受情绪:

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引导学生

听辨歌曲的情绪;学生对优美、欢快情绪的音乐体验较多,对诙谐情绪的音乐作品接触较少,可以歌曲的倚音和风格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初步学唱:

跟老师听唱前两个乐句,提示第

一乐句的倚音,以及第二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与顿音的演唱。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三四乐句旋律的进行特点;每个乐句中有两个旋律完全相同的乐节。

指导学生自己视唱,提示十六分音符的四个字要吐字清晰,以及倚音和波音的演唱要准确。

跟老师听唱第五乐乐句,提示一字多音以及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视唱第二段歌词,提示准确地按反复跳越记号演唱。

 

3、外理歌曲 

(1)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演唱时要注意分

句。

歌曲可分为五个乐句。

前四个乐句都有四小节,一乐句一换气。

第五乐句是扩充乐句,六小节,可在第二小节后换气。

整首歌曲要唱得连贯、诙谐。

 

(2)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表现

出老农夫开始的得意和后来的失望等情绪。

 

(3)这是一首诙谐的歌曲,演唱时要注意表情和声音的特点。

 

4、表演小结 

在唱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表演,每组可有演唱,表演。

师生评价。

 

最后,挑选一些表演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全体同学演唱结束音乐课。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