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
《衢州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
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衢州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衢州,为浙江省地级市。
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一直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地理坐标为位于东经118°
01′一119°
20′,北纬28°
14′~29°
30′。
总面积8844.6平方公里。
衢州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
下辖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和开化县。
衢州旅游资源丰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称。
境内江郎山、烂柯山、龙游石窟等150多处景点。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2013年国家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成为浙江省惟一上榜的地级市。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衢州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4610.63平方米(折合约51.89亩),净用地面积34610.63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1.8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衢州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2.40%,建筑容积率1.2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3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9.53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经济新常态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依然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应当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需要着力做好的重要工作。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4610.6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1597.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917.18平方米,其中:
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1485.67平方米,根据测算:
计容建筑面积42917.18平方米;
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4610.63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50台(套),设备购置费3191.69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514965.41千瓦?
时,折合63.29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10541.14立方米,折合0.90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二)项目节能分析
“衢州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514965.41千瓦?
时,年总用水量10541.1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64.19吨标准煤/年。
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22.5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92%,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
坚持协同实施。
落实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节能监察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重点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
八、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本期工程项目符合衢州某某工业园发展规划,选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符合衢州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
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所以,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清洁生产
本期工程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
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
(三)安全生产
本期工程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本期工程项目在建成后将有效防止火灾、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噪声危害等事故的发生。
本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项目设计中除了各专业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消防措施设计外,还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各类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干粉灭火器等,因此,本期工程项目消防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四)绿色工业发展规划
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推行计划。
提升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应用水平,开展政府购买清洁生产服务试点,实施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培训计划。
继续实施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在其他地区推广示范。
工业节水专项行动。
围绕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等重点行业实施节水治污改造工程,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在缺水地区实施工业节水专项行动,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10788.66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8796.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4%;
流动资金1991.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6%。
(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796.91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投资3702.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32%,设备购置费3191.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58%,其它投资1902.23,占项目总投资的17.63%。
(三)项目总投资及其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及其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8796.91+1991.75=10788.66(万元)。
一十、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0788.66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全部由衢州某某科技有限公司自筹。
一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一)达纲年经济效益目标值
1、项目达纲年预期营业收入(SP):
13783.00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TC):
10762.24万元。
3、税金及附加:
52.67万元。
4、达纲年利税总额:
3512.34万元。
5、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PFO):
3020.76万元。
6、项目达纲年净利润(NP):
2265.57万元。
7、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
1246.77万元。
(二)达纲年收益增益目标
1、达纲年投资利润率:
28.00%。
2、达纲年投资利税率:
32.56%。
3、达纲年投资回报率:
21.00%。
(三)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Pt):
6.26年。
2、项目经营盈亏平衡点(BEP):
46.29%。
一十二、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衢州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即从2018年2月开始至2019年1月正式投产止,包含:
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人员培训及竣工验收等工作阶段。
目前,衢州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市场调研、建设规模确定、项目选址、用地预审、资金筹措等项事宜,现在正在办理项目备案工作。
一十三、综合评价
(一)项目综合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衢州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
项目的建设对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衢州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速我国国产化进程,推动衢州制造产业调整和行业振兴;
有助于提高衢州某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衢州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衢州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衢州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21个,达纲年纳税总额1246.77万元,可以促进衢州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涌来,全球制造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调整和变革。
各工业发达国家纷起应对,制订国家战略,以求在行将到来的变革中取得主动。
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
随后,又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口号。
德国提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英国制订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相继提出物联网和机器人战略,法国起草了《未来产业》规划,韩国则有“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等,无不是为促进本国制造业适应未来、赢得发展。
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应。
对此,中国工程院于2013年适时组织100多位院士、专家,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