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6239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初中部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

因此他

A.重视教育B.倡导节俭C.轻徭薄赋D.虚心纳谏

4.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

它们运用于()

A.农业B.工业C.商业D.交通

5.“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A.汉族与南诏B.匈奴与回纥C.汉族与突厥D.汉族与吐蕃

6.下列有关李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坎坷

②其作品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

③其作品具有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④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7.某班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开元盛世”“盛唐气象”“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等相关资料,请你推断他们探究的课题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中华文明的起源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国家生产和社会变革

8.“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A.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C.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D.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9.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编写体例是(  )

A.纪传体B.编年体C.纪事本末体D.国别体

10.曾担任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的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称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建立于()

A.755年B.763年C.907年D.960年

11.宋蒙战争时,蒙哥汗死于征宋前线的()

A.钓鱼岛B.钓鱼城C.赤嵌城D.幽云十六州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哪位南宋抗元将领的崇高气节()

A.文天祥B.岳飞C.寇准D.李纲

13.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

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⑤D.①②③④

14.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

A.负责全国军事事务B.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C.负责全国监察事务D.掌管全国财政事务

15.《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

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某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现D.娱乐场所瓦舍表演杂剧《西厢记》

二、综合题

16.(2016·

重庆B卷·

16-20)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

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

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

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

17.下图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请在图中相应方框中填入相应的英文字母代号。

A.女真族建立的政权B.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18.下图为《元朝交通路线图》,观察下图:

(1)请在图中相应方框中填入相应的英文字母代号。

A.优良品种占城稻原产地B.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据图分析元朝交通路线的特点。

19.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

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

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据估计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0%,在有些地区达到20%以上。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古代的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中心,因而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京出现了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除开封以外的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请以东京为例,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20.阅读以下材料:

(图一、图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

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中华文明史》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四:

明朝人方孝儒曾言: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2)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

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3)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时期出现的现象,并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看法。

21.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1)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双方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举例说明唐与日本的友好交往。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

历史上真正去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是指谁?

故事中的西天又指的是什么地方?

(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朝廷在国策上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4)从繁盛的唐朝到卓越的宋朝,请就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三、简答题

22.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国力的兴盛都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隋朝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朝代,这一时期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

它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北宋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了什么政策?

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设置了什么官职?

(3)元朝疆域十分辽阔,在行政制度上有着新的建树与发展。

这一时期,为加强西南边疆和琉球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故C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灌溉、饮水、泄洪功能,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随后创立科举制,开凿大运河,但618年因为暴政而亡,尽管时间短暂,但是它影响深远。

因此对“流星”的理,,最准确的是“繁荣而短暂”。

选项D符合题意;

大运河开通、实现了统一,是隋朝“光芒四射”的表现,AB排除;

统治者残暴是隋朝灭亡的原因,C排除。

故选D。

3.D

试题分析:

依据题干“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可知唐太宗强调君主要虚心接受忠臣的进谏,即虚心纳谏,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不符,故答案选D。

4.A

题干材料中第一幅图片是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第二幅图片是筒车,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筒车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因此它们都运用于农业,故选A。

5.D

依据题干“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求亲,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他,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抓住里面的关键词“金城公主”,结合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的政策解答问题,可以判断这是唐朝时期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6.D

依据所学可知,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作品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特点,②③④符合题意;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①不符合题意;

7.A

【解析】

依据题干“开元盛世”“盛唐气象”“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创造的盛世,实现了唐朝的盛世和辉煌,“盛唐气象”指的是唐朝的盛世,“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反映的是唐朝繁荣的对外关系,由此可知,“开元盛世”“盛唐气象”“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反应的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A项符合题意;

中华文明的起源指的是原始社会,B项不符合题意;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不符合题意;

国家生产和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依据所学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