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6219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2.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不断将细管剪短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部,感到发麻,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即声音由振动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

C、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符合题意;

D、敲击橡皮膜时,火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重点是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加深理解难度不大,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多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3.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

B.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C正确;

D.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与物距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B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即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即物距大于焦距,且逐渐变大时,像距会变小,像也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5.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汽在轮胎划有花纹B.轴承中装有滚珠C.运动鞋底上的鞋钉D.用力据紧球拍

【解析】A.汽在轮胎划有花纹,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运动鞋底上的鞋钉,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据紧球拍,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意;

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

6.下例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雪化成水B.湿衣服变干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

【解析】A.雪化成水,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B.湿衣服变干,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

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是因为从冰箱内取出的瓶降低了四周的空气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壁上形成的,是液化过程;

故D符合题意。

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

7.天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A.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内能,所以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正确;

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高,水的温度低,内能从鸡蛋转移给水,即通过热传递,鸡蛋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正确;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

故C错误,符合题意。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故B正确;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故C正确;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故D正确;

故A错误,符合题意。

关键是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

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

具有惯性。

9.小明对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观察,画出下列四种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解析】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且三种灯依次点亮,说明灯是并联的,分别由开关控制灯的通断。

A图,三灯串联,两个开关都闭合时,一起亮,故A不符合实际;

B图,三灯并联,且干路和支路分别由开关控制,可以单独点亮,故B符合题意;

C图,三灯串联,且三个开关闭合时,电源会被短路,故C不符合实际;

D图,红、黄并联,再与绿灯串联,则绿灯必须点亮,另外两灯才会亮,故D不符合实际;

10.安全用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可用铜丝代替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用手拉开他

D.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

【解析】A.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所以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不可用铜丝代替,故A错误;

B.如果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则插座的连线会电流过大,根据焦耳定律知,导线发热多,容易烧坏,甚至引起火灾,故B错误;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若尽快用手拉开他,施救者也会触电,故C错误;

D.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则灯不带电,可以保证安全,故D正确;

1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解析】A图为奥斯特实验,研究电流的磁效应,不符合题意;

B图,当导体通过电流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导体会运动,据此发明了电动机,故B符合题意;

C图为电磁继电器,其核心部件是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不符合题意;

D图,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B符合题意,选B。

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从图看很相似,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是,有电源的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实验,有灵敏电流计的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磁场中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通常情况下大地是绝绿体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无关

【解析】A.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不同的两种材料相互摩擦时,不同的材料会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即带了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正确;

B.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的特征,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大地是导体,故C错误;

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故D错误;

重点是摩擦起电现象,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

二、填空题

13.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

“鹊桥”号中继屋的成功发射,解决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教据传输的问题。

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原因是________。

若“鹊桥”号中继星定位在拉格朗日L2点上,它既在月球背面又相对地球和月球静止,那么它相对太阳是_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

(1).月球在探测器与地球中间挡住了直线传播的电磁波

(2).运动

【解析】根据电磁波沿直线传播的特点解释。

因为电磁波与光的直线传播相似,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原因是月球在探测器与地球中间挡住了直线传播的电磁波。

若“鹊桥”号中继星定位在拉格朗日L2点上,它既在月球背面又相对地球和月球静止,但因为地月系统在围绕太阳旋转,相对位置在变化,所以它相对太阳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14.热机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

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热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有:

热污染、空气污染和_______污染。

【答案】噪声

【解析】热机的大量使用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热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有:

燃料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热能直接排放到了空气中,造成了热污染;

燃烧产生的大量废气,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如酸雨,气候变暖等;

热机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造成噪声污染。

15.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提升的物体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答案】越大

【解析】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效率为:

可知,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对动滑轮做的额外功是不变的,当提升的物体质量越大时,有用功越大,所以效率会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