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
《在全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个月,美欣达又顺利通过了我市第一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验收,成为全市第一家拥有五项“国字号”名牌荣誉的企业。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名牌总量偏少,特色名牌缺乏,名牌竞争力不强,区域性经济的名牌带动效应不够突出;
部分行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还时有发生;
部分企业的质量意识、创牌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也缺少质量提升和名牌培育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质量和品牌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湖州的实际,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振兴活动。
(一)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创名牌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推进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就这个意义上说,创牌提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促使各方面特别是各企业把质量作为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促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树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文明进步的新形象。
(二)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从表面看,这是由于生产要素供给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资金、电力、原材料、环境等要素制约比较严重;
但从深层次看,反映了我市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小、散”经济格局未能得到有效扭转,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就企业来说,总体上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少、档次偏低,名牌产品偏少,品牌效应不够突出;
多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质量基础还相当薄弱,质量观念淡薄,创牌意识不强,“重生产、轻管理”和“重产量、轻质量”等现象还比较普遍。
就三次产业而言,第一产业中,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数量少且未形成优势,有机、绿色农产品占比不高;
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能耗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问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的农资、建材、药品、食品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服务领域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将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开展以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为核心的质量振兴活动,就是重要的载体和途径之一。
通过扎扎实实抓规范、抓标准、抓质量、抓品牌,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三)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现实要求
工业是湖州经济的主体和支柱,实现湖州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核心标志,就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产业崛起。
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方针,高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旗帜,着力增强我市工业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在这其中,质量与品牌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和保障。
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是现阶段质量振兴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我市工业产品提高档次、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和有力保证。
面对国内、国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企业若不练好内功,在质量上下足功夫,在品牌上做足文章,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掉队。
那么,湖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全市的率先崛起。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有效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管理、创名牌、增效益、夯实力、促发展,提升质量打造新优势,创建名牌促进新发展。
二、围绕质量振兴,全面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全市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主要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着力提升品牌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湖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明确质量振兴的目标,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部位,紧扣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培育区域性重点产业,着力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质量是推进产业水平不断提升的核心。
根据全市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十个中心”,突出加大对区域性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和名牌培育的工作力度。
长兴县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近几年随着电动助力车行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的新型特色产业。
德清县和南浔区的木业产品主要为木地板、装饰贴面板和细木工板,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规模效应显著,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最快、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区域特色产业。
吴兴区的童装业是织里镇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举办中国织里童装博览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安吉县的椅业和竹地板业是县域经济两大支柱产业,椅业已成为安吉县外贸出口的第一产品,竹地板产品畅销欧美市场,是“中国转椅之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
各县区要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按照“一产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分类指导,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环境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全方位提升产业质量,努力将区域性重点产业做精做细、做长做新、做大做强。
(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名牌产品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象征。
大力培育和争创名牌产品,是全面提升湖州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也是增强湖州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创”字上下功夫。
引导和促进企业坚持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抓产品的关键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名牌、抓名牌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名牌创建之路。
加大创建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的力度,做到无牌变有牌、有牌创名牌,使更多的产品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名牌。
二要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在“育”字上下功夫。
认真制订名牌培育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列入规划的企业和行业开展创名牌工作。
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创名牌的培育力度,实行专人负责,加强指导和服务,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升级一批。
我市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推进计划是根据国家公布的目录,市名推委结合我市产业和产品的现状提出的,这个计划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对列入计划的中国名牌重点培育企业,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名牌培育工作责任,在技术改造、市场准入、监督抽查、质量保证体系、计量保证体系、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资本、资源、项目和政策向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倾斜。
三要发挥产业产品优势,在“特”字上下功夫。
围绕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和“十个中心”的建设,走特色名牌发展之路。
依托我市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产业和品牌的聚集,培养和提升一批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特色品牌。
要结合当前区域性重点产业的培育和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着力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提升档次、扩大影响,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区域性特色名牌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三)加强质量基础建设,着力以质取胜
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质量基础建设是最基础的关键环节。
要坚持“以质取胜”,夯实标准、计量、质检、质保、咨询认证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设基础。
一是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和基础,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要加强质量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申请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赶超和节能降耗等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律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二是积极推进标准提升工程。
重点对技术创新能力强、有核心技术专利、产业链长的龙头企业,鼓励其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把关键技术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时转化为标准,利用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创名牌,并带动产业链整体标准的提升。
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工作,完善主要耗能、耗水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标识制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工作,引导出口企业主动应对,提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
三是加强计量基础工作。
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手段和方法,严格对计量测试设备的管理。
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小企业要积极配备必要的计量检测设备,确保产品经严格检验合格后出厂。
进一步发挥计量和校准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加大对法定计量机构的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计量测试保证。
四是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加强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检验机构布局网络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社会化。
鼓励检验机构进园区,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切实解决企业检测难问题。
加强对食品的监督检测,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放心。
检验机构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创新,确保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可靠。
五是促进认证咨询市场的健康发展。
积极鼓励和推进企业申报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节水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促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环保型企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各类协会、学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训、质量改进、技术互助、品牌培育策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强化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