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25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docx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

《太阳钟》教学设计模板

《太阳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

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

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

”“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

”“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1.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想一想:

我们有哪些时间单位?

  提问:

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

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

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

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

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

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2.引导思考回忆:

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

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发生变化吗?

影子的什么和什么会发生变化?

是怎样变化的?

有没有规律?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方法:

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动。

人们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

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

(板书课题)

  三、制作太阳钟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

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

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

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

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2.太阳钟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圭表

  【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

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

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太阳钟》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2.从多角度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二)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制作日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

  师: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

”,让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

”(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

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1)古代有时钟吗?

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2)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3)讲述: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

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4)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5)讨论:

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

  (6)碟片介绍:

日晷;

  2、制作简易太阳钟:

  

(1)谈话:

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2)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3)动手制作;

  (4)展示、评比。

  3、玩手掌日晷:

  

(1)讲述:

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2)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3)教师讲解、演示;

  (4)室外活动:

玩手掌日晷;

  (三)、归纳本课教学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课题:

太阳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

  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

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

太阳钟。

(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

一天是怎么确定的?

(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

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

是怎样划分的?

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太阳钟》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太阳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

”(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

”(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

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太阳钟

  1、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

(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

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

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

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得到了什么启发?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二)探究日晷原理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

(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

(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探究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

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

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

(晷面刻的是什么?

它是怎样工作的?

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

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

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

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

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

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三)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

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

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

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

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六、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

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

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

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

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这节课不受天气的影响下,带学生到室外体验教学效果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