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570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

4.1总经理负责重大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治理方案的批准。

4.2EHS部门负责组织对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4.3各部门配合EHS部门识别本部门的风险因素,并负责制订本部门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

4.4EHS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隐患,接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重大隐患通知,并建立档案,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4.5EHS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5危险源辨识

5.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五个辨识内容:

1)常规活动:

正常的生产和作业活动

2)非常规活动:

临时或突发的作业活动(如设备抢修)

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包括公司员工,外来访客,商业合作伙伴或供应商人员等

4)公司所有的设备设施(包括租赁设备)

5)公司外出服务人员的活动

◆三种时态:

过去:

以往产生并遗留下来的,对目前的活动和过程仍存在影响的风险。

现在:

目前正发生或存在并对活动和过程持续产生影响的风险。

将来:

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

◆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

持续、稳定、例行和已做出计划安排的活动状态。

异常状态:

非例行的,不经常发生的活动状态。

紧急状态:

可能突发的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

◆六种类型:

1)物理性:

如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等

2)化学性:

如易燃易爆物质,有毒物质等

3)生物性:

如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等

4)生理及心理性:

如健康状况异常,恐高等

5)行为性:

如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等

6)制度性:

如管理缺陷,制度不健全等

5.2危险源辨识更新的时机:

1)每年11月的年度更新时;

2)新、改、扩建项目开工前;

3)新购设备、新改造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使用前;

4)环保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5)公司有关部门有特别要求时

6)公司发生重大事故恢复生产前。

5.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5.3.1EHS部门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行业特点,把在生产、办公和服务活动中常见的危险源收集,汇总,编制公司《常见危险源名录》并下发各部门

5.3.2各部门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参照本公司《常见危险源名录》,结合实际情况辨识出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建立本部门《危险源汇总表》

5.3.3各部门在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应特别注意辨识公司《常见危险源名录》中未包括的危险源,并纳入本部门《危险源汇总表》

5.3.4各部门的本部门《危险源台账》应报公司EHS部门审核并备案,EHS部门汇总各部门新增危险源,及时更新公司《常见危险源名录》。

6风险评价

6.1本公司风险评价主要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

D=L*E*C

6.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1所示。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

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造成许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大灾难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3所示。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判断准则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严重事故,1~2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意

6.3根据风险值D的计算结果以及风险程度的不同,将风险值划分为1~5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的为1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的为5级,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如表4.

表4风险等级划分(D)判断准则

D值

风险程度

风险等级

>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级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4级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级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级

<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级

6.4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可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可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2)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3)D≥160可判断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4)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无有效控制措施的可暂时判断为重大危险源

6.5EHS部门应根据危险源的分类标准将危险源归类并编制《危险源识别评价表》,表中应标明作业活动、危险源名称、类型、判断依据、危险评价、控制措施、时态、状态等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应作为安全生产文件档案保管三年。

7危险源控制

7.1公司应对危险源制订控制计划,控制计划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得到认可。

2)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危险源等级甚至消除危险源;

3)不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7.2对危险源应首先采取技术控制,尽可能实现本质安全,技术控制措施和实施应遵循如下步骤进行。

  1)消除措施。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如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

  2)预防措施。

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排风装置等。

  3)减弱措施。

在危险源危险源无法消除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轻危险因素的措施,如选择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等。

  4)隔离措施。

在无法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源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源隔离并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采取遥控作业,设置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等。

  5)连锁措施。

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6)警告措施。

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7.3其次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抓好信息反馈并及时整改隐患,并切实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7.4危险源控制还应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7.5公司应加强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有效使用,以预防和减轻事故对员工造成的职业伤害。

7.6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应及时传达给相关员工并定期进行演练,同时应针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

8附则

8.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部门制定,并经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公司总经理签字,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8.2本制度每年评审和更新一次,在新版本公布的同时,旧版本同时废止。

8.3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安全部门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